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559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及方法。所述施工结构包括隧道管片、预制箱涵、埋设在预制箱涵内的隧道风管和管片二衬结构,所述管片二衬结构包括管片上部二衬结构和位于预制箱涵两侧的弧形矮边墙,两弧形矮边墙的下边缘分别与预制箱涵的两侧对接,上边缘分别与管片上部二衬结构的端面对接,且弧形矮边墙的厚度与管片上部二衬结构的厚度相匹配;所述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还包括盾构施工用管线布设的临时管线支架,所述临时管线支架在弧形矮边墙施工之前,水平架设在预制箱涵的两侧,在施工相应区段的弧形矮边墙时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盾构管片的二衬结构与盾构施工过程同步进行,节约施工工期,满足施工要求。满足施工要求。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泥水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泥水盾构介质为泥水,则需要从地面不断地通过泥浆管输送至开挖仓,然后通过排浆管携带渣土输送到地面进行分离,所以在盾构隧道内管片上需要始终悬挂着两根较大的进浆管和排浆管;而且由于盾构施工需要采用外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施工用电高压线、排污等都需要通过管片悬挂。现有大直径盾构常规二衬施工常采取盾构掘进的各类管线及附属支架均悬挂至隧道内管片上,待盾构向前推进约200余米时,先进行箱涵两侧的管片凿毛、钢筋绑扎、人工立模板等工序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等级时,再将管片上的泥浆管、循环水管、各类高压电缆电线、照明及配套开关箱等迁改至箱涵两侧进行从新布设固定,管线迁改需要停机至少5

7天,对工期有着较大影且管道拆除迁改时管道内大量的泥浆易造成隧道污染。待管线迁改完成后再进行箱涵面以上的二衬施工。/>[0003]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结构包括隧道管片(1)、位于隧道管片(1)仰拱区域的预制箱涵(2)、埋设在预制箱涵(2)内的隧道风管(3)和管片二衬结构,所述管片二衬结构包括管片上部二衬结构(6)和位于预制箱涵(2)两侧的弧形矮边墙(7),两弧形矮边墙(7)的下边缘分别与预制箱涵(2)的两侧对接,上边缘分别与管片上部二衬结构(6)的端面对接,且弧形矮边墙(7)的厚度与管片上部二衬结构(6)的厚度相匹配;所述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还包括临时管线支架(8),所述临时管线支架在弧形矮边墙(7)施工之前,水平架设在预制箱涵(2)的两侧,并将盾构施工用管线(9)布设在临时管线支架(8)上;当施工弧形矮边墙(7)时,将临时管线支架(8)拆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衬同步施工结构还包括铺设在预制箱涵(2)两侧的混凝土现浇车道板(10),所述现浇车道板(10)在弧形矮边墙(7)施工完成后通过设置预制搭板(11)后,在预制搭板(11)顶部搭设模板浇筑而成,且现浇车道板(10)的顶面与预制箱涵(2)在同一平面,并在现浇车道板(10)与预制箱涵(2)顶面设有垫层(15)和管线支撑架(12),所述管线支撑架(12)设有两组,对称分布在两现浇车道板(10)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管线支架(8)的高度为0.6m~0.8m,固定在临时管线支架上的管线距离隧道管片(1)内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所述盾构施工用管线(9)包括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泥浆管、电缆、水管和气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箱涵(2)的两侧设有护栏(13)和照明灯带(14),所述照明灯带(14)设置在护栏(13)上;且在弧形矮边墙(7)施工时临时拆除护栏(13)和照明灯带(1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管线支架(8)采用槽钢,一端固定在预制箱涵(2)侧面,弧形矮边墙(7)施工前的临时管线支架(8)另一端固定在隧道管片(1)上,弧形矮边墙(7)施工后的临时管线支架(8)另一端固定在弧形矮边墙(7)上;所述管线支撑架(12)为工字型支撑架,横向固定在现浇车道板(10)上,上部形成泥浆管和水管支撑凹槽,侧面设有电缆支撑槽。6.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过程中隧道管片二衬同步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箱涵的施工及隧道风管的安装;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同步拼装箱涵,并将盾构机台车泥浆管水平布置,泥浆管路底部高于箱涵顶面0.6~0.8m;同时将隧道通风用的双风筒布置在箱涵内;(2)盾构向前掘进脱出4号台车的箱涵两侧悬空部分采用临时管线支架悬挑铺设,所述临时管线支架高0.3m,两临时管线支架一端分别固定在箱涵上表面两侧,另一端固定在隧道管片上;隧道内盾构施工用管线固定在临时管线支架上,固定的各类管线与盾构管片内壁的间距不小于1m;(3)预制箱涵两侧的弧形矮边墙的施工,先将配套的矮边墙施工模板台车安装好,所述矮边墙施工模板台车包括门型台车钢架、台车行走系统、矮边墙模板、模板伸缩系统和测量系统,所述矮边墙模板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门型台车钢架两侧的弧形模板,两弧形模板分
别通过模板支架与门型台车钢架连接,在两弧形模板上开设有浇筑口,在两侧模板支架上分别设有管线悬挂架,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模板支架邻近盾构管片内壁端部的净距测量仪,以控制矮边墙施工模板台车的横向位置;(4)盾构施工完成一公里后,管片浮动基本稳定,开始管片内侧二衬结构的同步施工;首先在洞口位置按照设计位置安装模板台车轨道,并组装矮边墙施工模板台车的门型台车钢架和两侧的模板支架,所述台车轨道布设在箱涵顶面;(5)矮边墙模板的安装,在模板台车的门型台车钢架和模板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晗唐达昆万维燕龙广山王双廖帅张昆峰郑俊陈佳俊周法庭殷鹏程徐宗辉李威振梅雄鑫杜殿逵吕阳赵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