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933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包括地坑罐、位于地坑罐上方的缓存罐、用于连通地坑罐和缓存罐的导料管、进料管、出料管、通过出料管与缓存罐相连通的出料泵、控制装置和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由于缓存罐的存在,出料泵再次启动时并不会空转;通过设置包括玻璃管和光纤传感器的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使玻璃管的两端部与地坑罐相连通,形成连通器,再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玻璃管内的液位即可得知地坑罐内的液位,排出了干扰,实现了精准检测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与出料泵、传感器及进料管上的电磁阀电连接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和出料泵的启停,实现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的技术效果。实现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的技术效果。实现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坑罐设置在地坑中,不占用地上面积,并且具有存储量大、存储温度低、损耗小等优点,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料液的存储。
[0003]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地坑罐的液位对地坑罐的进出料系统进行控制,通常采用在地坑罐内设置浮球检测液位,在长时间使用后,浮球容易产生分解物污染料液,并且,在向地坑罐内加入料液时,料液液位的波动也会影响浮球检测的精准性,造成冒罐跑料的现象,由于料液多采用管道从地坑罐的顶部罐口向上抽出,在料液抽出过程中,泵不能中途停机,否则,管道内留存的料液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在泵再次启动时,容易出现泵空转、不吸料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既能精准检测地坑罐内料液液位、又不对料液产生污染,并且在料液抽出过程中,泵再次启动时不会空转的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包括:
[0006]地坑罐,所述地坑罐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料液的空腔,所述地坑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通气口;
[0007]缓存罐,所述缓存罐位于所述地坑罐的上方,所述缓存罐为密封罐,所述缓存罐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
[0008]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用于连通所述地坑罐与所述缓存罐,所述导料管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料管的下端部向下穿过所述地坑罐的顶部并向下延伸至所述空腔内,所述导料管的下开口与所述地坑罐的底壁之间具有用于所述料液通过的间隙,所述导料管的上端部向上穿过所述缓存罐的底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缓存罐内,所述导料管的上开口高于所述出料口;
[0009]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接在所述进料口处,料液通过所述进料管流入所述地坑罐内,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料管开闭的电磁阀;
[0010]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口处,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1]出料泵,所述出料泵连接在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缓存罐的端部,所述出料泵用于将所述缓存罐内的料液泵出,并在所述缓存罐的内部形成真空,使所述地坑罐内的料液能够通过所述导料管向上流入所述缓存罐内;
[0012]所述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
置与所述出料泵和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出料泵的启停和所述电磁阀的开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所述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玻璃管和传感器,所述玻璃管位于所述地坑罐的外侧,所述玻璃管的上端部与所述空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玻璃管的下端部与所述空腔的下部相连通,所述地坑罐内的所述料液能够进入所述玻璃管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管内的所述料液的液位,所述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纤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PLC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有两个,这两个传感器分别检测所述玻璃管内液位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
[0013]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玻璃管内的液位处于上限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玻璃管内的液位处于下限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出料泵停止运行。
[0014]优选地,所述导料管的上端部向上伸入所述缓存罐内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缓存罐高度的二分之一。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料管的上端部向上伸入所述缓存罐内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缓存罐高度的三分之二。
[0016]优选地,所述间隙的高度为10cm。
[0017]优选地,所述缓存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罐体上。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罐盖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缓存罐的内部压力的真空表,所述真空表为数显真空表,所述真空表与所述PLC电连接。
[0019]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真空表检测到所述缓存罐的内部压力大于

0.02MPa或小于

0.08MPa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出料泵停止运行。
[0020]优选地,所述出料泵为离心泵。
[0021]优选地,所述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出料泵转动的电机。
[0022]优选地,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缓存罐的罐底之间的高度差小于等于所述缓存罐高度的三分之一。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料管的内部容积小于所述缓存罐的容积。
[00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5]本技术提供的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包括地坑罐、位于地坑罐上方的缓存罐、用于连通地坑罐和缓存罐的导料管、进料管、出料管、通过出料管与缓存罐相连通的出料泵、控制装置和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由于缓存罐的存在,出料泵再次启动时并不会空转;通过设置包括玻璃管和光纤传感器的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使玻璃管的两端部与地坑罐相连通,形成连通器,再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玻璃管内的液位即可得知地坑罐内的液位,排出了干扰,实现了精准检测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与出料泵、传感器及进料管上的电磁阀电连接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和出料泵的启停,实现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局部进行了剖视。
[0027]其中:100.地坑罐;101.空腔;102.进料口;103.通气口;1031.过滤网;200.缓存罐;201.罐体;202.罐盖;2021.真空表;203.出料口;300.导料管;301.上开口;302.下开口;
400.进料管;401.电磁阀;500.出料管;600.出料泵;700.控制装置;701.PLC;800.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801.玻璃管;8021.上限位传感器;8022.下限位传感器;900.料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本技术中所指的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包括:地坑罐100、缓存罐200、导料管300、进料管400、出料管500、出料泵600、控制装置700和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800,其中,地坑罐100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料液900的空腔101,地坑罐100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02和通气口103,进料口102用于向地坑罐100内进料,通气口103用于使空腔101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缓存罐200位于地坑罐100的上方,缓存罐200为密封罐,缓存罐200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203,出料口203与缓存罐200的罐底之间的高度差小于缓存罐200高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包括:地坑罐,所述地坑罐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料液的空腔,所述地坑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通气口;缓存罐,所述缓存罐位于所述地坑罐的上方,所述缓存罐为密封罐,所述缓存罐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用于连通所述地坑罐与所述缓存罐,所述导料管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料管的下端部向下穿过所述地坑罐的顶部并向下延伸至所述空腔内,所述导料管的下开口与所述地坑罐的底壁之间具有用于所述料液通过的间隙,所述导料管的上端部向上穿过所述缓存罐的底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缓存罐内,所述导料管的上开口高于所述出料口;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接在所述进料口处,料液通过所述进料管流入所述地坑罐内,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料管开闭的电磁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口处,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料泵,所述出料泵连接在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缓存罐的端部,所述出料泵用于将所述缓存罐内的料液泵出,并在所述缓存罐的内部形成真空,使所述地坑罐内的料液能够通过所述导料管向上流入所述缓存罐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罐自动进出料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出料泵和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出料泵的启停和所述电磁阀的开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所述地坑罐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玻璃管和传感器,所述玻璃管位于所述地坑罐的外侧,所述玻璃管的上端部与所述空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玻璃管的下端部与所述空腔的下部相连通,所述地坑罐内的所述料液能够进入所述玻璃管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管内的所述料液的液位,所述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纤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PLC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有两个,这两个传感器分别检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新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佳之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