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式换热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91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围绕式换热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围绕式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风扇,换热器包括围绕设置于所述风扇的壳体以及盘管,盘管包括外侧的第一部分和内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串接,从而使冷媒在进入第二部分之后,须依次经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流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隔区,分隔区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设置第一部分的第一区域和设置第二部分的第二区域,以便:阻止冷媒在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流出换热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基于这样的结构,在保证冷媒始终先流经第二部分后流经第一部分的前提下,可以谋求改善空调器的性能。的性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围绕式换热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围绕式换热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通常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冷媒在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部件(如可以是电子膨胀阀或者毛细管等)

蒸发器

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可以向室内提供温度适合的空气。具体而言,在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的情形下,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而在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的情形下,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
[0003]除了基本的温度调节的需求,考虑到更舒适的体验,空调器的用户还有对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的需求,如中国技术专利(CN99112401.4)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室内、外换热器和节流机构,所述的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机构处于完全开通状态;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分为两段,在该两段换热器之间串接副节流机构。本系统确保室内机中总是有一段换热器处在制冷模式运转,实现除湿,同时又有一段室内换热器放热,确保不降温除湿。不过,在该方案中,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两段中的其中一个是升温段,另一个是除湿段;而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时,制冷模式中的除湿段切换为升温段。
[0004]可以看出,该方案中:在空调器处于制冷除湿模式时,室内空气的处理方式为合理的先除湿后加热,但是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空气的处理方式为在除湿之前首先被加热,显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实现除湿,这是因为:进入空调器内的室内空气在被加热的过程中,水分含量基本不变,因此这部分空气被加热的温度越高,与当前的露点温度的差距便会越大。也就是说,在水分含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产生凝露。这样一来,被升温段加热之后的空气在经过除湿段的时候,只是将空气的温度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并不会达到露点温度,因此除湿段的除湿功能失效,因此空调器在模式切换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0005]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问题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对换热器的结构和模式配置的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改善空调器的模式切换机制。
[0008]解决方案
[0009]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围绕式换热器组件,该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风扇,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其围绕设置于所述风扇;盘管,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远离所述风扇的位置,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风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串接,从而使冷媒在进入所述换热器
的第二部分之后,须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流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隔区,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远离所述风扇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风扇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以便:阻止冷媒在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流出换热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
[0010]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温度差别比较明显的情形下,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过于接近甚至贴合而发生热交换从而导致换热器的性能受到影响。基于这样的换热器结构,能够谋求通过与风扇以及冷媒流向的配合改善空调器的模式切换机制,进而优化空调器的性能。
[0011]此外,由于分隔区无需增加新的结构,因此,一方面,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隔开了固定接触导致的内部的热交换。另一方面,在空气的流动路径为由外侧的第一部分向内侧的第二部分流动的情形下,还避免了由于结构的增加导致空气的流动顺畅性受到影响。
[0012]对于上述换热器组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如下方式串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串接管路串接,所述串接管路上配置有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节流部件配置有切换机构,以便:冷媒在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部分之后,以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和/或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切换机构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流出换热器。
[0013]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一种具体的串接方式。从而在将该换热器组件应用于空调器时,使通过第一节流部件与空调器已有的节流部件相结合来优化空调器的性能成为了可能。
[0014]可以理解的是,提到的冷媒的三种可能的路径中,可以通过第一节流部件和切换机构的形式从而保留全部或者只保留其中的一部分。
[0015]对于上述换热器组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机构具体为:所述串接管路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的两端并接入一段连接管路,该段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从而通过切换所述第四阀门的开关状态的方式使冷媒在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部分之后,只能以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或者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流出换热器。
[0016]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切换机构的方式。
[0017]对于上述换热器组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为毛细管。
[0018]通过这样的设置,直接通过切换第四阀门的开关状态即可实现两种路径之间的切换。
[0019]第一节流部件也可以为电子膨胀阀,可以理解的是,此时需要同时切换第四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实现两种路径之间的切换。
[0020]对于上述换热器组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盘管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分隔区的宽度为3

10mm之间的任意值。
[0021]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能够较佳地降低两个部分之间发生内部热量换热的可能性的方案。
[0022]对于上述换热器组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单体,多个单
体彼此拼接从而形成围绕设置于所述风扇的结构。
[0023]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围绕式结构的实现。
[0024]对于上述换热器组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为贯流风扇。
[0025]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前述的围绕式换热器组件。
[0026]可以理解的是,该空调器具有前述的围绕式换热器组件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7]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四通阀、节流组件和阀门组件,在所述风扇的作用下,空气依次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进入室内空间,所述节流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第二节流部件,所述四通阀具有A、B、C、D四个侧,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其中,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阀的C侧相连,四通阀的A侧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四通阀的B侧与第一部分的第一侧相连,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绕式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风扇,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其围绕设置于所述风扇;以及盘管,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远离所述风扇的位置,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风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串接,从而使冷媒在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部分之后,须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流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隔区,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远离所述风扇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风扇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以便:阻止冷媒在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流出换热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如下方式串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串接管路串接,所述串接管路上配置有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节流部件配置有切换机构,以便:冷媒在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部分之后,以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和/或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切换机构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流出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具体为:所述串接管路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的两端并接入一段连接管路,该段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从而通过切换所述第四阀门的开关状态的方式使冷媒在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部分之后,只能以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或者依次经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式流出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为毛细管。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盘管的厚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亚东赵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