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78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它包括机架、第一主旋臂和第二主旋臂,每个主旋臂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主旋臂电动机、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从动齿轮和固定在第一从动齿轮上的臂体,主旋臂电动机的输出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一主旋臂的臂体自由端固定有浸泡杯和一个翻盖电动机,该翻盖电动机输出轴设有第一翻盖;第二主旋臂的臂体自由端固定有公道杯和另一个翻盖电动机,该翻盖电动机输出轴设有第二翻盖;公道杯还设有出茶口;浸泡杯和公道杯中均设有电热丝;机架上还设有锅炉,煮泡组件还包括用于连通锅炉和浸泡杯的水管,水管上设有水泵。该组件能自动完成茶水煮泡及茶水茶块分离。煮泡及茶水茶块分离。煮泡及茶水茶块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泡茶机械设备
,具体讲是一种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然而现阶段的推广却遭遇到一定的瓶颈,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茶文化均是手工浸泡,工序繁多,尤其普洱茶的煮泡过程更是如此。将定量的普洱茶小茶块投入煮泡杯中后,注入定量的水以满足茶叶与水的配比,且由于普洱茶茶叶特别浓郁,煮泡时间过长、茶水浓度过高反而会伤及脾胃,故普洱茶的煮泡过程还存在特殊的讲究,即需要先用煮泡杯短暂煮泡一定时间,再迅速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以实现小茶块与茶水的分离,人们再从公道杯中倒茶引用;且一般普洱茶的小茶块能泡10~15道,而好的普洱茶往往能冲泡20道,且前几道煮泡时间往往较短,一般为10s,而后几道煮泡时间需要加长,一般为15s。综上,上述煮泡过程步骤繁琐,讲究也多,速度太慢,费时费力,明显不符合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要,故推广困难。尤其是在餐厅、茶楼等客流量大的营业场合,往往每天需要冲泡大量的茶水,但上述纯手动操作效率较低,速度慢,一人一次性只能冲泡一杯或几杯,根本无法批量倒茶,而导致人力成本高、负担重,而且手动煮泡很难把控每一道煮泡的时间和火候,对茶料与水配比的控制也不好,且容易出现疏漏而导致未能及时将茶水从茶叶中分离。总之现有的纯手动式人工冲泡显然难以满足商用及推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完成茶水煮泡及茶水茶块分离,快速高效便捷,且能严格控制每一道煮泡过程的煮泡温度、煮泡时间、煮泡水量等因素,以提升煮泡口感和品质的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
[0004]本技术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它包括机架、第一主旋臂和第二主旋臂,每个主旋臂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主旋臂电动机、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从动齿轮和固定在第一从动齿轮上的臂体,主旋臂电动机的输出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一主旋臂的臂体自由端固定有浸泡杯和一个翻盖电动机,浸泡杯设有用于承接茶料的第一杯口,该翻盖电动机输出轴设有摆杆,摆杆上设有用于遮挡第一杯口的第一翻盖,第一翻盖与第一杯口之间设有漏茶口;第二主旋臂的臂体自由端固定有公道杯和另一个翻盖电动机,公道杯设有当浸泡杯倾斜时用于承接漏茶口茶水的第二杯口,该翻盖电动机输出轴也设有摆杆,摆杆上设有用于封闭第二杯口的第二翻盖;公道杯还设有出茶口;浸泡杯和公道杯中均设有电热丝;机架上还设有锅炉,煮泡组件还包括用于连通锅炉和浸泡杯的水管,水管上设有水泵。
[0005]采用以上的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6]先分析该煮泡组件的工作过程:当使用者向浸泡杯第一杯口手动投入定量茶料如普洱茶小茶块后,或者是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向第一杯口内投入定量茶料后,驱动水泵经水
管将热水从锅炉引入到浸泡杯中,再闭合第一翻盖,水泵能精确控制进水量,从而保证茶料与水的配比符合要求,锅炉确保进水温度符合要求,浸泡杯内的电热丝确保煮泡温度持续符合要求;待达到煮泡时间后,驱动第一主旋臂倾斜浸泡杯,将茶水从漏茶口倒入公道杯的第二杯口内,实现茶叶与茶水的分离,再闭合第二翻盖;浸泡杯内的电热丝对留存的茶叶保温以确保后续多道煮泡的口感,公道杯内的电热丝对茶水保温以确保饮用口感,使用者从公道杯的出茶口接茶饮用。
[0007]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煮泡组件自动实现了普洱茶的茶水煮泡以及茶块与茶水的分离;且除了初步投料以外,其余过程完全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快速高效,实现了快速连续多杯泡茶的功能,节省了人工成本,满足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求;也满足了客流量大的经营场合冲泡大量茶水的客观需求;更可贵的是,上述煮泡组件能严格控制每一道煮泡过程的煮泡温度、煮泡时间以及煮泡水量,进而为控制茶料与水配比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使泡出的茶水与人工冲泡的效果口感接近,从而最大程度提升茶水品质,留存了茶文化的精髓,具备较大的商用推广价值;况且,该装置将浸泡杯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实现茶水与茶料的分离,避免过度煮泡,保障饮用者的健康,且公道杯中的电热丝保证了引用口感,而浸泡杯中的电热丝则保持了留存的普洱茶料的温度,避免留存的普洱茶料冷却影响到后续多道煮泡的口感,从而充分发挥普洱茶料能煮泡多道的性能,不浪费茶料;况且,本申请还存在一个明显的优点,即本申请的动力源均采用电动机,而不采用任何油缸、气缸,省略了油压或气压驱动系统;使得结构紧凑精炼,缩小了体积和自重。
[0008]主旋臂的结构优选为:每个主旋臂的臂体包括上臂和下臂,第一从动齿轮固定有第一过渡架,上臂上端与第一过渡架螺接,上臂下端与下臂后端螺接,浸泡杯或公道杯固定在下臂前端,翻盖电动机的壳体也固定在下臂前端;这样,驱动主旋臂电动机,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并经臂体实现浸泡杯或公道杯的缓慢摇晃,促进茶水均匀;且实现倾斜浸泡杯向公道杯倒茶的动作,而且,由于第一过渡架、上臂和下臂之间均为螺接,故可以调节三者的夹角,确保茶料投放及茶水倾倒时各个位置的精准。
[0009]作为优选,机架上设有供水旋臂,供水旋臂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从动齿轮、安装在机架上的供水电动机、前臂、中臂和后臂,供水电动机的输出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第二从动齿轮上固定有第二过渡架,前臂上端与第二过渡架螺接,前臂下端经第一关节电动机与中臂上端连接,中臂下端经第二关节电动机与后臂连接,水管为柔性管道,水管入口与锅炉连接,水管出口与后臂固定;这样,两个关节电动机及一个供水电动机实现了水管出口三个自由度的调节,既确保水管出口能正对浸泡杯的第一杯口,又使得水管出口朝向可调,为后续洗杯过程提供前提。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安装在泡茶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安装在泡茶机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所示1、机架,2、小茶块,3、第一主旋臂,4、第二主旋臂,4.1、主旋臂电动机,4.2、第一从动齿轮,4.3、翻盖电动机,4.4、摆杆,4.5、上臂,4.6、下臂,4.7、第一过渡架,5、浸泡杯,6、第一翻盖,7、漏茶口,8、公道杯,9、第二翻盖,10、出茶口,11、锅炉,12、水管,13、
供水旋臂,13.1、第二从动齿轮,13.2、供水电动机,13.3、前臂,13.4、中臂,13.5、后臂,13.6、第二过渡架,13.7、第一关节电动机,13.8、第二关节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它包括机架1、第一主旋臂3和第二主旋臂4,上述两个主旋臂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自由端固定的杯体有差别。具体的说,每个主旋臂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主旋臂电动机4.1、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从动齿轮4.2和固定在第一从动齿轮4.2上的臂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第一主旋臂(3)和第二主旋臂(4),每个主旋臂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主旋臂电动机(4.1)、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从动齿轮(4.2)和固定在第一从动齿轮(4.2)上的臂体,主旋臂电动机(4.1)的输出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4.2)啮合;第一主旋臂(3)的臂体自由端固定有浸泡杯(5)和一个翻盖电动机(4.3),浸泡杯(5)设有用于承接茶料的第一杯口,该翻盖电动机(4.3)输出轴设有摆杆(4.4),摆杆(4.4)上设有用于遮挡第一杯口的第一翻盖(6),第一翻盖(6)与第一杯口之间设有漏茶口(7);第二主旋臂(4)的臂体自由端固定有公道杯(8)和另一个翻盖电动机(4.3),公道杯(8)设有当浸泡杯(5)倾斜时用于承接漏茶口(7)茶水的第二杯口,该翻盖电动机(4.3)输出轴也设有摆杆(4.4),摆杆(4.4)上设有用于封闭第二杯口的第二翻盖(9);公道杯(8)还设有出茶口(10);浸泡杯(5)和公道杯(8)中均设有电热丝;机架(1)上还设有锅炉(11),煮泡组件还包括用于连通锅炉(11)和浸泡杯(5)的水管(12),水管(12)上设有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东陈科卢重泰吴雨薇方思泽张学昌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