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86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包括支撑骨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所述支撑骨架安装在电机外壳上,并对第一夹板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上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夹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三夹板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合装后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导向孔用以固定电机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双绕组电机电缆进行集中有效固定,防止电机电缆在安装时的不良受力,避免电机电缆断裂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运用,永磁同步电机高效率、宽高效区等显著优点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驱动方面已经发展到极致。为了更充分提升永磁同步电机的宽高效区特性,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双绕组电机电机应运而生,已经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界的高度重认可。
[0003]双绕组电机电机集成双绕组于同一电机上,共轴输出动力,双绕组协同工作,独立控制。双绕组电机需要两套电缆进行电能输入,目前行业双绕组电机电缆都是采用两套电缆支架独立固定支撑,电机出线电缆较多电缆杂乱,增加了工序、工时、材料浪费,同时增加了电机的外形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通过该结构定位保证双绕组电机电缆通过同一个电缆支架进行集中固定支撑,防止电缆在安装时的不良受力,避免电机电缆断裂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电机电缆走向一致,便于整车电缆整齐布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所述支撑骨架对第一夹板有固定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单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二夹板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三夹板单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合装后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安装孔用以固定电机引出电缆;
[0007]第二夹板内设有电缆紧固器,电缆紧固器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杆以及第三顶块,第二夹板内开设有若干滑槽,第一滑块的一端处于第二夹板外,第一滑块的另一端嵌入滑槽内,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滑杆的上端,第二滑杆位于滑槽内,第二滑杆的另一侧位于第三顶块的下端,第三顶块位于滑槽内;第三顶块包括下滑块、减压弹簧以及上弹块,下滑块内套接有上弹块,上弹块与下滑块之间设有减压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骨架底脚设置有与电机外壳固定的螺栓安装孔,所述支撑骨架上侧设置固定第一夹板的螺纹孔。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板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和螺纹孔。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夹板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和螺纹孔。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夹板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骨架采用钢板冲压而成。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均采用环氧布板或尼龙板。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支撑骨架上。
[0015]与原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通过支撑骨架对第一夹板的支撑,以及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对电机电缆的有效固定,可防止电缆在安装时的不良受力导致电缆断裂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同时通过电缆紧固器对电机电缆进行二次固定,有效的避免了电缆因剧烈颠簸在固定孔内滑动,进而造成电缆外表皮磨损破裂;
[0017]本技术采用电机电缆集中固定,可实现同一电缆支架固定两套电机电缆,减少工序工时,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制造成本;
[0018]本技术电机电缆排列整齐、走向一致,便于整车电缆布置,便于提高电缆布置的五感提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应用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支撑骨架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第一夹板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二夹板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第三夹板示意图;
[0026]图7为图5中A处放大图。
[0027]图中:1、支撑骨架;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第三夹板;5、导向孔;21、电机外壳;22、螺栓;23、电机电缆;31、支撑骨架通孔;32、支撑骨架螺纹孔;301、第一滑块;302、第二滑杆;303、第三顶块;304、下滑块;305、减压弹簧;306、上弹块;41、第一夹板沉头通孔;42、第一夹板螺纹孔;43、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51、第二夹板螺纹孔;52、第二夹板沉头通孔;53、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61、第三夹板沉头通孔;62、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

7所示,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包括支撑骨架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第三夹板4,所述支撑骨架1对第一夹板2有固定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2单侧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凹槽、第二夹板3两侧各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凹槽、第三夹板4单侧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凹槽,电机线缆支架架构合装后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若干电缆导向孔5用以固定导向电机引出电缆;
[0030]通过螺栓22将电缆支架结构安装在电机外壳21上,电机电缆23穿过电缆支架电缆导向孔5,电缆支架结构对电机电缆23起到导向、固定、防护作用。
[0031]支撑骨架1底脚设置若干支撑骨架通孔31用来使用螺栓将支撑骨架1安装在电机外壳21上,支撑骨架1上侧设置若干支撑骨架螺纹孔32用来螺栓将第一夹板2固定在支撑骨架1上;第一夹板2上侧设置若干第一夹板沉头通孔41、第一夹板螺纹孔42、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43,第一夹板沉头通孔41用于螺栓将第一夹板2固定在支撑骨架1上,第一夹板螺纹孔42用于螺栓将第二夹板3与第一夹板2的固定安装,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43用以导向电机电缆23;第二夹板3上侧设置若干第二夹板螺纹孔51、第二夹板沉头通孔52,上下两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53,第二夹板螺纹孔51用于螺栓将第三夹板4与第二夹板3的固定安装,第二夹板沉头通孔52用于螺栓将第二夹板3固定在第一夹板2上,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53与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43形成导向孔5用以固定导向电机电缆23;第三夹板4上侧设置若干第三夹板沉头通孔61,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62,第三夹板沉头通孔61用于螺栓将第三夹板4与第二夹板3的固定安装,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62与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53成导向孔5用以固定导向电机电缆23;
[0032]第二夹板3内设有电缆紧固器,电缆紧固器包括第一滑块301、第二滑杆302以及第三顶块303,第二夹板3内开设有若干滑槽,第一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第三夹板(4),所述支撑骨架(1)对第一夹板(2)有固定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2)上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二夹板(3)上下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三夹板(4)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合装后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导向孔用以固定电机引出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1)底脚设置有与电机外壳固定的螺栓安装孔,所述支撑骨架(1)上侧设置固定第一夹板(2)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宝平谢浩司辰伟蒋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