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572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废水集存池、过滤池、沉淀池、絮凝剂存放箱、浊度检测仪、反应池、反应试剂存储箱、吸附过滤池和排放池、第一抽吸机构、过滤机构、第二抽吸机构、第一传输管道、第三抽吸机构、第二传输管道、搅拌装置、第三抽吸机构、高分子吸附海绵、导液管道、电导率检测装置、排放管道、三通阀和循环回流机构。该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液体中重金属处理是否达标,并配合循环回流机构和三通阀,能够提高对电镀废水的处理质量,且该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镀是指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电镀废水。
[0003]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4)设备冷却水,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为了防止污染,需要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才能进行排出。
[0004]我国电镀废水的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2)氧化还原处理法,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3)溶剂萃取分离法。(4)吸附法。(5) 膜分离法。(6)离子交换法。(7)生物处理法,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植物修复法。
[0005]目前,电镀废水处理设备主要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现有技术中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在处理电镀废水过程中,对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在排放的废水中常常出现含有金属离子超标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该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液体中重金属处理是否达标,并配合循环回流机构和三通阀,能够提高对电镀废水的处理质量,且该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集存池、过滤池、沉淀池、絮凝剂存放箱、浊度检测仪、反应池、反应试剂存储箱、吸附过滤池和排放池;所述废水集存池通过第一抽吸机构与过滤池连接;
[0008]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池通过第二抽吸机构与沉淀池连接;所述絮凝剂存放箱通过第一传输管道与沉淀池内部连通,所述浊度检测仪的检测端位于沉淀池内部液面以下,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三抽吸机构与反应池连接;
[0009]所述反应试剂存储箱通过第二传输管道与反应池内部连通,所述反应池设有搅拌
装置,所述反应池通过第四抽吸机构与吸附过滤池连接;
[0010]所述吸附过滤池内设有高分子吸附海绵,所述吸附过滤池通过导液管道与排放池连接,所述排放池设有检测端位于排放池内部液面以下的电导率检测装置;
[0011]所述排放池底端连接有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出口端连接有循环回流机构,所述循环回流机构的出口端与过滤池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时,通过将电镀加工产生的电镀废水引入废水集存池中,对电镀废水进行集存,便于后续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然后通过第一抽吸机构,将废水集存池内的电镀废水抽吸至过滤池中,利用过滤池内的过滤机构对电镀废水进行过滤,从而对电镀废水中的颗粒物杂质进行处理;通过第二抽吸机构,将经过过滤池过滤处理后的电镀废水抽吸至沉淀池内,并通过絮凝剂存放箱和第一传输管道,向沉淀池内加入絮凝剂,使沉淀池内的电镀废液与絮凝剂进行反应,对电镀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沉淀处理;通过浊度检测仪,便于检测沉淀池内液体的浑浊度;在沉淀池内液体满足浑浊度要求时,通过第三抽吸机构,将沉淀池内满足浑浊度要求的液体抽吸至反应池内,并通过反应试剂存储箱和第二传输管道将存储于反应试剂存储箱内的碱液加入反应池中于电镀废液进行反应,同时,通过搅拌装置的工作,便于加快反应池内的反应速率;待反应池内反应完成后,通过第四抽吸机构,将反应池内的上清液抽吸至吸附过滤池,通过吸附过滤池,对反应池内反应完成的液体进行再次吸附过滤,除去液体中的有机物;吸附过滤池内经过吸附过滤后的液体通过导液管道转移至排放池内,通过电导率检测装置,便于对排放池内的液体的电导率进行检查,从而判断出液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处理是否达标,若电导率检测装置检测结果超标,则三通阀上的循环回流机构进行工作,将排放池内的液体回流至过滤池再次对液体进行处理,反之,三通阀打开排放管道,将处理达标的电镀废水进行排放。该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液体中重金属处理是否达标,并配合循环回流机构和三通阀,能够提高对电镀废水的处理质量,且该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水集存池设有废水排入管道,所述废水排入管道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废水排入管道,便于将电镀加工产生的电镀废水排入至废水集存池内;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便于调控废水排入管道的流量。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安装于过滤池内部的活性炭过滤网、石英砂过滤网和磁体棒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性炭过滤网,便于过滤电镀废水中的颗粒;通过石英砂过滤网,便于进一步过滤电镀废水中的固体颗粒;通过磁体棒组,便于除去电镀废水中的部分金属。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回流机构包括循环回流管和安装于循环回流管上的液泵,所述循环回流管一端部与三通阀一出口端连接,所述循环回流管另一端部与过滤池内部连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循环回流管和安装于循环回流管上的液泵,便于将排放池内处理为达标的废液回流至过滤池内进行再处理。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回流管设有靠近过滤池顶端的第二流量控制
阀。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流量控制阀,便于调控循环回流管的流量。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输管道设有第三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传输管道设有第四流量控制阀。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流量控制阀,便于控制第一传输管道的流量,从而控制絮凝剂的添加量;通过第四流量控制阀,便于调控第二传输管道的流量,从而便于控制反应试剂的添加量。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电镀加工产生的电镀废水引入废水集存池中,对电镀废水进行集存,便于后续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然后通过第一抽吸机构,将废水集存池内的电镀废水抽吸至过滤池中,利用过滤池内的过滤机构对电镀废水进行过滤,从而对电镀废水中的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废水集存池(1)、过滤池(2)、沉淀池(3)、絮凝剂存放箱(4)、浊度检测仪(5)、反应池(6)、反应试剂存储箱(7)、吸附过滤池(8)和排放池(9);所述废水集存池(1)通过第一抽吸机构(10)与过滤池(2)连接;所述过滤池(2)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池(2)通过第二抽吸机构(11)与沉淀池(3)连接;所述絮凝剂存放箱(4)通过第一传输管道(14)与沉淀池(3)内部连通,所述浊度检测仪(5)的检测端位于沉淀池(3)内部液面以下,所述沉淀池(3)通过第三抽吸机构(12)与反应池(6)连接;所述反应试剂存储箱(7)通过第二传输管道(15)与反应池(6)内部连通,所述反应池(6)设有搅拌装置(16),所述反应池(6)通过第四抽吸机构(13)与吸附过滤池(8)连接;所述吸附过滤池(8)内设有高分子吸附海绵(17),所述吸附过滤池(8)通过导液管道(18)与排放池(9)连接,所述排放池(9)设有检测端位于排放池(9)内部液面以下的电导率检测装置(19);所述排放池(9)底端连接有排放管道(20),所述排放管道(20)设有三通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霖邓琳静朱睿孙述杰李文辰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