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98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包括筒体,筒体壁中埋设有冷却循环通道,筒体壁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温层、耐冲击层和低温冷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的制作方法,取耐温层和低温冷却层,通过下封板将耐温层与低温冷却层的端部连接并密封,形成腔体,腔体中设置有冷却循环通道,向腔体中浇注耐冲击层材料,冷却后形成由内向外依次设置耐温层、耐冲击层和低温冷却层的筒体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循环管道对配料口筒体进行降温,减小筒体的热应力,通过多层设置的结构降低热传导性,增强筒体的使用寿命,并且材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所有硬质物料的加入。加入。加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冶金设备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炼钢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目前铁厂为了减少铁水用量,降低成本,会加大废钢的比例。
[0003]为了更高效的添加废钢,在相关技术中,废钢由转炉的汽化冷却烟道处的配料口加入。配料口为连通设置在汽化冷却烟道上的管状开口,加料方便快捷。但由于汽化冷却烟道内存在周期性的高温烟气以及粉尘冲刷,工况条恶劣,加之废钢硬度较高,在经过配料口时会对配料口内壁造成磕碰,因此在生产中对配料口的抗疲劳性、抗耐磨性、抗冲击性都要求较高,而相关技术中的配料口难以达到上述较高的要求,因此使用寿命普遍较短。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配料口,在配料口的内壁中埋设冷却水管对配料口进行降温,并在配料口内壁设置耐磨条来增强配料口的抗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但是上述配料口为整体铸造成型,各方面性能仍相对较差,寿命仍然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及其制作方法,以达到增强配料口强度,提高配料口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筒状结构,所述筒体壁中埋设有冷却循环通道,所述筒体壁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温层、耐冲击层和低温冷却层,所述冷却循环通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7]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耐温层和低温冷却层由钢板制成,所述耐冲击层由铸钢制成。
[0008]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冷却循环通道串联排列或并联排列;所述串联排列的冷却循环通道,包括沿筒体壁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通道,和将竖向通道连接成为一条S型管路的横向通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横向通道上;所述并联排列的冷却循环通道,包括沿筒体壁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通道,和将竖向通道之间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横向通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横向通道上。
[0009]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进水口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连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贯穿低温冷却层,向筒体外侧的方向延伸。
[0010]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筒体远离汽化冷却烟道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快速连接装置相连的筒体环板。
[0011]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却循环通道的截面为方形。
[0012]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却循环通道由槽钢或钢板围设于低温冷却层而制成,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开设在低温冷却层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制作腔体:取耐温层和低温冷却层,通过下封板将耐温层与低温冷却层靠近汽化冷却烟道的端部连接并密封,形成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冷却循环通道;浇注耐冲击层:向腔体中浇注耐冲击层材料,冷却后形成由内向外依次设置耐温层、耐冲击层和低温冷却层的筒体壁;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冷却循环通道上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
[0014]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制作腔体的步骤包括:S1:取低温冷却层,在低温冷却层的内壁上围设冷却循环通道;S2:取耐温层和下封板,将耐温层与低温冷却层靠近汽化冷却烟道的端部通过下封板连接并密封,形成腔体。
[0015]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后,在进水口上安装进水管,在出水口上安装出水管,并在筒体远离汽化冷却烟道的端部设置筒体环板。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配料口的筒体埋设冷却循环管道,能够对配料口筒体进行降温,减小筒体的热应力,从而增强筒体的使用寿命,并且,筒体壁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温层、耐冲击层和低温冷却层,通过多层设置的结构,使层与层之间形成不稳定的连接,受热后发生应力变形,使得层间出现微小空隙,从而降低热传导性,进而降低筒体的温度,增强筒体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的耐温层和低温冷却层由钢板制成,耐冲击层由铸钢制成,废钢落入筒体后与耐温层接触,由于耐温层的耐磨和耐冲击性较差,表面温度还较高,磨损会较为严重,当磨损导致出现缺口或破洞时,会露出耐冲击层,耐冲击层的强度和硬度较高,热物理性质较好,不易被落入的废钢损坏,并且由于耐冲击层与冷却循环通道相接触,温度较低,其耐磨性和耐冲击得以保持,这种分层结构使层与层之间逐层失效,进一步延长了筒体的寿命,有效地降低了配料口的故障率,与单纯的整体铸造形成的筒体相比,寿命得到了大大的延长;(3)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循环通道的截面为方形,方形的冷却循环通道比其内接圆的圆形通道的周长更长,因此当冷却水管程相同时,方形管冷却面积更大,能更好的为筒体降温,当筒体壁厚度一定时,方形通道朝向耐温层的侧壁与耐温层之间的距离基本一致,保证了耐温层的冷却效果更加均匀,避免受热面的“冷却厚度”薄厚不一,使受热面的热应力、热变形复杂多样从而影响寿命;(4)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循环通道由槽钢或钢板围设于低温冷却层而制成,材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并且围设在低温冷却层上,冷却循环通道的其中一个侧壁由低温冷却层构成,进一步控制了成本;(5)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循环通道串联或并联排列,并在冷却循环通道上直接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而现有技术中,多根冷却水管通过伸出配料口的环形结构分配管和环形结构汇集管相连,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循环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结
构更加简单,降低了成本;(6)本专利技术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易于与冷却液连接,使用方便;(7)本专利技术在制作配料口时,先形成腔体再向腔体中浇注耐冲击层材料,不仅能够形成分层结构,还可以省去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费用,降低了生产升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循环管道对配料口筒体进行降温,减小筒体的热应力,通过多层设置的结构降低热传导性,增强筒体的使用寿命,并且材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所有硬质物料的加入。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2中A

A面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由钢板制成的冷却循环通道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由槽钢制成的冷却循环通道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冷却循环通道串联的平铺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筒体环板与快速连接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套圈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冷却循环通道并联的平铺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筒体,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筒状结构,所述筒体壁中埋设有冷却循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壁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温层、耐冲击层和低温冷却层,所述冷却循环通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层和低温冷却层由钢板制成,所述耐冲击层由铸钢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通道的截面为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通道由槽钢或钢板围设于低温冷却层而制成,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开设在低温冷却层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通道串联排列或并联排列;所述串联排列的冷却循环通道,包括沿筒体壁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通道,和将竖向通道连接成为一条S型管路的横向通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横向通道上;所述并联排列的冷却循环通道,包括沿筒体壁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通道,和将竖向通道之间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横向通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横向通道上。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通道冷却型废钢配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龙刘洪波李自强李超高健彬翟智阳耿京安家宏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三川钢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