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NMN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烟酰胺单核苷酸(NMN,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物活性核苷酸。NMN有两种不规则存在形式,α和β。其中,β异构体是NMN的活性形式。NMN是NAD+的前体,其功能也主要通过NAD+体现。NAD+又名辅酶I,全称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它广泛分布在人体的所有细胞内,参与上千种生物催化反应,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辅酶。NAD+具体参与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生长、DNA修复(PARPs介导)、SIRTs蛋白、NADP(H)合成。NMN在全身组织及器官中有广泛的分布,且从胚胎发育时期就存在于多种细胞中。NMN在人体细胞能量生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参与细胞内烟酰胺单核苷酸以及细胞能量转化的重要辅酶的合成。鉴于NMN的生物活性,开发以活性成分NMN为主的药物、食品、保健品成为一个现有市场热点。
[0003]目前NMN主要以混合的组合物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由芯核和囊壳组成,所述芯核包括吸附剂以及分散于吸附剂上的NMN、载体油和乳化剂,所述囊壳中同时含有壁材Ⅰ和壁材Ⅱ,所述壁材Ⅰ为非蛋白质类碳水化合物和/或植物胶壁材,所述壁材Ⅱ为具有与乳化剂电性相反电荷的壁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其特征在于,以所述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的总重量为基准,NMN的含量为1~10%,载体油的含量为5~20%,乳化剂的含量为0.1~1%,吸附剂的含量为5~20%,壁材Ⅰ和壁材Ⅱ的总含量为50~84%;优选地,所述壁材Ⅰ和壁材Ⅱ的质量比为(5~20):1;优选地,以所述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壁材Ⅰ的含量为42~80%,所述壁材Ⅱ的含量为4~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油为植物油和/或脂肪酸酯;优选地,所述乳化剂选自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钙、酪蛋白钙肽、酪蛋白酸钙、天冬氨酸钙、硬脂酰乳酸钙和硬脂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吸附剂选自二氧化硅、β
‑
环糊精、微孔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非蛋白质类碳水化合物选自麦芽糊精、淀粉、普鲁兰多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植物胶壁材选自阿拉伯胶、改性淀粉、瓜尔胶、结冷胶、果胶和琼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壁材Ⅱ选自柠檬酸盐、植酸盐、海藻酸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中还含有其他助剂,所述其他助剂选自抗氧化剂、着色剂、遮光剂和食品香精香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助剂中的油溶性组分分布于芯核中且水溶性组分分布于囊壳中;优选地,以所述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抗氧化剂、着色剂、遮光剂和食品香精香料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0~2%;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油相抗氧化剂和/或水相抗氧化剂,更优选选自卵磷脂、天然VE、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茶多酚、抗坏血酸钠和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着色剂选自天然胡萝卜素、辣椒红、姜黄素、焦糖色、胭脂红和紫玉米色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和/或氧化锌;优选地,所述食品香精香料选自甜橙油、柠檬烯和乙基麦芽酚中的至少一种。5.一种NMN缓释肠溶性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将NMN与乳化剂以及其他助剂中的油溶性组分分散于载体油中形成油相混合物,所述油相混合物经雾化吸附于吸附剂上形成芯核颗粒;将壁材Ⅰ和壁材Ⅱ以及其他助剂中的水溶性组分溶于水中形成水相溶液,加热至40~50℃保温备用;所述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洪,林木荣,王文积,王雪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