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04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包括:外部支撑模块、内部支撑模块、驱动模块和防滑模块,外部支撑模块包括底面实心承载体和侧面载重体,侧面载重体设置在底面实心承载体的两侧形成截面为C型的承重结构;内部支撑模块为实心载重体,实心载重体的两侧面与侧面载重体相连;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轴组Ⅰ和驱动轴组Ⅱ,驱动轴组Ⅰ为履带驱动轮,驱动轴组Ⅰ设置在实心载重体的前后两面的上端,驱动轴组Ⅱ为履带驱动轮,驱动轴组Ⅱ设置在驱动轴组Ⅰ的下端;防滑模块为防滑履带,防滑履带设置在驱动轴组Ⅰ和驱动轴组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利用两种不同摩擦的履带设置在可驱动履带转动的轮轴上,从而起到在需要增加路面摩擦力时能够快速改变路面的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现有的城市路面大多以沥青路面为主,沥青路面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利用、适宜分期修建等优点,同时也有温度稳定性差,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软化;压实的混合料空隙率大,耐水性差,易产生水损坏;沥青为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耐久性不易保证;平整度的保持性差,不仅沉降使平整度劣化的缺点。
[0003]综合来看,城市道路对雨天抗打滑能力较差,在雨天积水堆积时,如果车速过快,面对红绿灯等交通设施需要停车时,如果不及时减速,会出现严重的打滑问题,现在城市多应用沥青路面,打滑的同时也会对轮胎,路面双方造成一定的危害。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上述提出现有的路面在积水时不能有效地起到防滑作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两种不同摩擦的履带设置在可驱动履带转动的轮轴上,从而起到在需要增加路面摩擦力时能够快速改变路面的摩擦力。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7]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撑模块、内部支撑模块、驱动模块和防滑模块,所述外部支撑模块包括底面实心承载体和侧面载重体,所述侧面载重体设置在所述底面实心承载体的两侧形成截面为C型的承重结构;所述内部支撑模块为实心载重体,所述实心载重体的两侧面与所述侧面载重体相连;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轴组Ⅰ和驱动轴组Ⅱ,所述驱动轴组Ⅰ为履带驱动轮,所述驱动轴组Ⅰ设置在所述实心载重体的前后两面的上端,所述驱动轴组Ⅱ为履带驱动轮,所述驱动轴组Ⅱ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组Ⅰ的下端;所述防滑模块为防滑履带,所述防滑履带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组Ⅰ和所述驱动轴组Ⅱ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履带包括高摩擦履带、过渡带和正常履带,所述高摩擦履带的两端通过所述过渡带与所述正常履带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组Ⅰ和所述驱动轴组Ⅱ的外部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驱动轴组Ⅰ和所述驱动轴组Ⅱ与所述实心载重体之间设有防干涉缝隙Ⅰ。
[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摩擦履带、所述过渡带和所述正常履带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锯齿状结构相匹配的锯齿结构,所述过渡带的两端通过挂钩连接所述高摩擦履带和正常履带。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组Ⅰ和所述驱动轴组Ⅱ之间设有防干涉缝隙Ⅱ。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通过可以切换的履带系统,实现了根
据实时状况切换需要的履带。
[001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结构简单可以大范围应用于雨雪天事故多发的路段。
[0014]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道路交通技术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的左视图。
[0018]图中:1、高摩擦履带;2、驱动轴组Ⅰ;3、过渡带;4、正常履带;5、驱动轴组Ⅱ;6、底面实心承载体;7、固定钉孔;8、实心载重体;9、侧面载重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2]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
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2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2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撑模块、内部支撑模块、驱动模块和防滑模块,所述外部支撑模块包括底面实心承载体和侧面载重体,所述侧面载重体设置在所述底面实心承载体的两侧形成截面为C型的承重结构;所述内部支撑模块为实心载重体,所述实心载重体的两侧面与所述侧面载重体相连;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轴组Ⅰ和驱动轴组Ⅱ,所述驱动轴组Ⅰ为履带驱动轮,所述驱动轴组Ⅰ设置在所述实心载重体的前后两面的上端,所述驱动轴组Ⅱ为履带驱动轮,所述驱动轴组Ⅱ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组Ⅰ的下端;所述防滑模块为防滑履带,所述防滑履带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组Ⅰ和所述驱动轴组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打滑的未来路面,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颖马佰钰牛泽群逯再林赵育祥边可侯洪凤顾天鸿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