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385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包括:滤芯拆卸组件,滤芯拆卸组件用于拆卸过滤器筒体上的法兰盖,并将过滤器筒体内的滤芯从过滤器筒体中取出;滤芯转运组件,滤芯转运组件用于将从过滤器筒体中取出的滤芯转运到预设位置;滤芯放置组件;存放容器,滤芯放置组件用于将滤芯转运组件上转运的滤芯抓取后并放置到存放容器中。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滤芯拆卸组件、滤芯转运组件以及滤芯放置组件三者的配合,可以自动话的实现废滤芯拆卸及转运的目的,整体装置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投入,降低了作业风险。降低了作业风险。降低了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核电站规定,过滤器滤芯达到一定使用时间或压差达到设定值时都需要更换,并且废过滤器滤芯接触剂量率大于2mSv/h时就需要装入屏蔽容器转运到废物暂存库暂存。
[0003]然而现有的废滤芯拆卸及转运装置不但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需要工作人员操作整体装置的运行,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废滤芯拆卸及转运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包括存放容器,还包括:
[0006]滤芯拆卸组件,所述滤芯拆卸组件用于拆卸过滤器筒体上的法兰盖,并将所述过滤器筒体内的滤芯从所述过滤器筒体中取出;
[0007]滤芯转运组件,所述滤芯转运组件用于将从所述过滤器筒体中取出的滤芯转运到预设位置;
[0008]滤芯放置组件,所述滤芯放置组件用于将所述滤芯转运组件上转运的滤芯抓取后并放置到所述存放容器中。
[0009]上述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滤芯拆卸组件、滤芯转运组件以及滤芯放置组件三者的配合,可以自动话的实现废滤芯拆卸及转运的目的,整体装置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投入,降低了作业风险。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拆卸组件包括移动本体、螺栓旋松机构、活节螺栓推开机构以及滤芯抽取机构;
[0011]所述螺栓旋松机构、所述活节螺栓推开机构以及所述滤芯抽取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移动本体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本体包括第一履带式移动平台和第一底盘,所述第一底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履带式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0013]所述螺栓旋松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螺母套筒,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螺母套筒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0014]所述活节螺栓推开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机械臂,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0015]所述滤芯抽取机构包括伸缩件和电动夹爪,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另一端与所述电动夹爪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转运组件包括第二履带式移动平台、第二底盘、连杆机构、筒体以及滤芯容器盖
[0017]所述第二底盘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履带式移动平台上,且所述第二底盘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转动,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滤芯容器盖铰接,所述滤芯容器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所述筒体远离所述滤芯容器盖的一端通过转动臂与所述第二底盘铰接。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顶升电动缸和第二顶升电动缸,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铰接,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远离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的一端与所述滤芯容器盖连接;
[0019]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和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均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底盘静止的第一位置和运动的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和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均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滤芯容器盖扣合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所述筒体与所述第二底盘呈20
°
夹角,当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和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均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筒体与所述第二底盘呈90
°
夹角,所述滤芯容器盖相对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打开。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放置组件包括支撑架、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以及机械爪;
[0021]所述X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X轴驱动机构上,所述Z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机构上,所述机械爪设置在所述Z轴驱动机构上。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放置组件包括两个所述X轴驱动机构,两个所述X轴驱动机构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每个所述X轴驱动机构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以及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丝杆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滑轨后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
[0023]所述Y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二滑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之间,且所述Y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连接。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Y轴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以及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滑槽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连接;
[002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丝杆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滑轨后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
[0026]所述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三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三滑轨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连接。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Z轴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三丝杆以及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滑轨上的滑槽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滑轨上的滑槽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连接;
[002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所述第三丝杆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三
滑轨上,所述第三丝杆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三丝杆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三滑轨后与所述第三丝杆连接,所述机械爪与所述第三丝杆螺母连接。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视觉传感器和第三视觉传感器,所述第二视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三视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上。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滤芯拆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现有的过滤器筒体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滤芯转运组件和滤芯放置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的另一示意图;
[0034]图5为图3中的滤芯转运组件示意图;
[0035]图6为图5的另一示意图;
[0036]图7为图3中的滤芯放置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包括存放容器(9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芯拆卸组件,所述滤芯拆卸组件用于拆卸过滤器筒体上的法兰盖,并将所述过滤器筒体内的滤芯从所述过滤器筒体中取出;滤芯转运组件(70),所述滤芯转运组件用于将从所述过滤器筒体中取出的滤芯转运到预设位置;滤芯放置组件(80),所述滤芯放置组件用于将所述滤芯转运组件上转运的滤芯抓取后并放置到所述存放容器(9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拆卸组件包括移动本体(10)、螺栓旋松机构(40)、活节螺栓推开机构(50)以及滤芯抽取机构(60);所述螺栓旋松机构(40)、所述活节螺栓推开机构(50)以及所述滤芯抽取机构(60)均设置在所述移动本体(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本体(10)包括第一履带式移动平台和第一底盘,所述第一底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履带式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螺栓旋松机构(40)包括转动电机和螺母套筒,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螺母套筒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活节螺栓推开机构(50)包括固定座和机械臂,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滤芯抽取机构(60)包括伸缩件和电动夹爪,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另一端与所述电动夹爪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转运组件(70)包括第二履带式移动平台(701)、第二底盘、连杆机构、筒体(704)以及滤芯容器盖(706)所述第二底盘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履带式移动平台(701)上,且所述第二底盘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转动,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滤芯容器盖(706)铰接,所述滤芯容器盖(70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筒体(704)的开口端,所述筒体(704)远离所述滤芯容器盖(706)的一端通过转动臂(705)与所述第二底盘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滤芯自动拆卸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顶升电动缸(702)和第二顶升电动缸(703),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7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703)铰接,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703)远离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702)的一端与所述滤芯容器盖(706)连接;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702)和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703)均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底盘静止的第一位置和运动的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702)和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703)均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滤芯容器盖(706)扣合在所述筒体(704)的开口端,所述筒体(704)与所述第二底盘呈20
°
夹角,当所述第一顶升电动缸(702)和所述第二顶升电动缸(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河杜佳何小平罗刚陈少南叶永东王华刚权子奇张红余冰刘帅张美玲吴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