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43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伸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的前端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顶部为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置机械手码垛小车,机械手码垛小车包括底部的履带移动底盘、履带移动底盘上的小车升降机和小车升降机顶部的平台,平台的前端设置码垛机械手,码垛机械手后方的平台上设置缓冲输送机和送袋输送机,缓冲输送机与后部斜坡输送机相连,斜坡输送机后部连接伸缩输送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机械手和输送机借助履带车进行了结合,码垛机械手设置在履带底盘车上,稳定性好,能实现机械手移动目的,通过设置两级升降结构,机械手码垛小车下升降结构匹配车厢高度,适用于多种规格车厢。厢。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属于物料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货车车厢装载卸货是物流行业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环节,需要大批的码垛劳动力进行装货,劳动强度大。
[0003]现有采用机械设备进行转载卸货仍旧需要人力搬起放到输送机上,即使输送机能够实现较灵活的移动,对人的劳动需要依旧很强烈。特别是车厢内的较窄空间内,输送设备很难进入车厢深处,输送设备在入口及顶部位置并不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0004]码垛机械手能够实现货物的堆叠码垛,但是其通常固定设置,缺少适合的移动设备,也不能和输送设备进行很好的结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解决车厢转载货物中机械转载的移动和与输送设备的衔接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包括前伸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的前端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顶部为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置机械手码垛小车,机械手码垛小车包括底部的履带移动底盘、履带移动底盘上的小车升降机和小车升降机顶部的平台,平台的前端设置码垛机械手,码垛机械手后方的平台上设置缓冲输送机和送袋输送机,缓冲输送机与后部斜坡输送机相连,斜坡输送机后部连接伸缩输送机。
[0008]作为优选,移动平台为四驱原地转向电动底盘,能够左右平移及前后移动,移动平台的后部设置支撑架支撑伸缩输送机,伸缩输送机后部上料,斜坡输送机随着上下料输送机的升降随之升降,伸缩输送机随着上下料输送机的前进与后退同步前进与后退。
[0009]作为优选,升降机构和小车升降机为剪刀叉升降机构,剪刀叉升降机构为对称的两剪刀叉组成,两剪刀叉之间的铰轴为同轴,剪刀叉的下部一端固定,另一端设置在限位滑道内滑动,两剪刀叉之间设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于升降液压缸的伸出端,升降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移动平台或履带移动底盘上。
[0010]作为优选,机械手小车平台的前部设置门形架,所述码垛机械手设置在门形架的顶部梁上,所述缓冲输送机和送袋输送机的前端设置在门形架内的中间位置,缓冲输送机和送袋输送机配合将袋子送至机械手的接袋斗中。
[0011]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码垛机械手为双关节机械手,两关节沿水平面摆动,码垛机械手的前部关节末端设置码垛料斗,码垛机械后的后部关节通过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门形架上,旋转驱动机构处于门形架的上方,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穿过门形架后连接于码垛机械后的后部关节。
[0012]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码垛料斗包括倒置的U型状的货物槽、摆动爪和驱动气缸,U型
状槽下端两侧边缘铰接方式分别设置两板状的摆动爪,摆动爪的铰接轴端部设置摆动臂,驱动气缸作用与摆动臂的自由端,驱动气缸推动摆动臂摆动,摆动臂带动铰接轴转动,铰接轴带动摆动爪展开,驱动气缸设置在U型状槽的外部侧面,U型状的货物槽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连接与机械手的前关节臂的端部。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将机械手和输送机借助履带车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输送与码垛上下货的自动化作业;码垛机械手设置在履带底盘车上,稳定性好,能实现机械手移动目的,通过设置两级升降结构,机械手码垛小车下升降结构匹配车厢高度,适用于多种规格车厢;机械手码垛小车的升降结构实现机械手的升降,实现货物的层叠摆放,达到了堆叠货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与车厢配合作业的侧面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码垛小车的侧面结构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码垛小车的俯视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码垛料斗的结构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码垛料斗的截面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码垛料斗的侧面图,
[0022]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的运动范围俯视图,
[0023]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的侧面图,
[0024]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码垛小车的小车升降机结构图,
[0025]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结构图。
[0026]附图标记:1、移动平台,101、升降机构,102、升降平台,103、支撑架,104、伸缩输送机,105、倾斜输送机,2、机械手码垛小车,201、履带移动底盘,202、小车升降机,203、平台,204、送袋输送机,205缓冲输送机,206、门形架,3、码垛机械手,301、前部关节,302、后部关节,303、旋转驱动机构,4、码垛料斗,401、货物槽,402、摆动爪,403、铰轴,404、摆臂,405、驱动气缸,406、连接座,5、剪刀叉升降机构车厢,501、连接轴,502、升降液压缸,503、限位滑道,6、入库输送机,7、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前伸的移动平台1,所述移动平台1的前端设置升降机构101,升降机构101顶部为升降平台102,升降平台102上设置机械手码垛小车2,机械手码垛小车2包括底部的履带移动底盘201、履带移动底盘201上的小车升降机202和小车升降机202顶部的平台203,平台203的前端设置码垛机械手3,码垛机械手3后方的平台203上设置缓冲输送机205和送袋输送机204,缓冲输送机205与后部斜坡输送机相连,斜坡输送机后部连接伸缩输送机104。
[0029]移动平台1为四驱原地转向电动底盘,能够左右平移及前后移动,升降平台的升降范围0~800mm,以便使平台高度与待装车辆底盘高度一致。移动平台采用遥控驾驶,方便与
待装车辆对齐,移动速度为0~100米/分钟。
[0030]移动平台1的后部设置支撑架103支撑伸缩输送机104,伸缩输送机104后部上料或卸料,斜坡输送机随着缓冲输送机和送袋输送机的升降随之升降,伸缩输送机104随着缓冲输送机和送袋输送机的前进与后退同步前进与后退。
[0031]升降机构101为剪刀叉升降机构,剪刀叉升降机构为对称的两剪刀叉组成,两剪刀叉之间的铰轴为同轴,剪刀叉的下部一端固定,另一端设置在限位滑道内滑动,两剪刀叉之间设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于升降液压缸的伸出端,升降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移动平台1上。升降机构101的限位滑道通过螺栓与移动平台1连接,机械手码垛小车2通过定位机构在升降平台上,随升降平台升降。该定位结构可以为电磁固定,也可以为插接桩结构。在移动时将定位结构释放,机械手码垛小车码垛开始。
[0032]机械手码垛小车2的履带移动底盘中每条履带都带动力部,转向时通过PCL控制两个传动部的转速实现转向。小车升降机202为剪刀叉升降机构,剪刀叉升降机构为对称的两剪刀叉组成,两剪刀叉之间的铰轴为同轴,剪刀叉的下部一端固定,另一端设置在限位滑道内滑动,两剪刀叉之间设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于升降液压缸的伸出端,升降液压缸的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其特征是,包括能整体移动的移动平台(1),所述移动平台(1)的前端设置升降机构(101),升降机构(101)顶部为升降平台(102),升降平台(102)上设置机械手小车(2),机械手小车(2)包括底部的履带移动底盘(201)、履带移动底盘(201)上的小车升降机(202)和小车升降机(202)顶部的平台(203),平台(203)的前端设置码垛机械手(3),码垛机械手(3)后方平台(203)上设置缓冲输送机(205)和送袋输送机(204),缓冲输送机(205)和送袋输送机(204)与后部斜坡输送机相连,斜坡输送机后部连接伸缩输送机(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其特征是,移动平台(1)为四驱原地转向电动底盘,能够左右平移及前后移动,移动平台(1)的后部设置支撑架(103)支撑伸缩输送机(104),伸缩输送机(104)后部上料或卸料,斜坡输送机随着缓冲输送机(205)和送袋输送机(204)的升降随之升降,伸缩输送机(104)随着缓冲输送机(205)和送袋输送机(204)的前进与后退同步前进与后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其特征是,升降机构(101)和小车升降机(202)为剪刀叉升降机构,剪刀叉升降机构为对称的两剪刀叉组成,两剪刀叉之间的铰轴为同轴,剪刀叉的下部一端固定,另一端设置在限位滑道内滑动,两剪刀叉之间设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于升降液压缸的伸出端,升降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移动平台(1)或履带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增和刘栋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市三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