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037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包括呈圆环状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分割缝,所述分割缝将筒体沿中心平面分割为两半,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尖刺形刀刃,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设于分割缝两侧,还包括连接轴和两个撬土板,所述连接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两个所述撬土板对称设于分割缝两侧,所述撬土板相对于分割缝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撬土板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撬土板沿所述插槽伸入筒体内部。与茶苗现有的起苗方式相比,该起苗装置在起苗时能够减少茶苗主根损伤,同时能够在茶苗根系上附带较多的原生土壤,有利于确保移栽后茶苗成活及生长。有利于确保移栽后茶苗成活及生长。有利于确保移栽后茶苗成活及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苗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树为无性繁育,是采用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扦插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后进行移栽。目前在进行茶苗育苗时,大多是直接将剪好的插穗插入土壤中,等到生根后就可移栽,使之成为独立的新茶树。在进行茶苗移栽时,需要先将土壤中的幼苗起苗,而目前起苗一般是直接采用锄头挖苗或者用手拔苗。采用锄头挖苗与劳动者经验密切相关,一不小心就容易挖断茶苗的主根,而用手拔苗在土壤板结严重时也容易将主根扯断,这些都会造成茶苗根系损伤,且根系上附带的原生土壤较少,这些都会影响到移栽后的茶苗成活及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茶苗移栽时起苗一般是直接采用锄头挖苗或者用手拔苗,容易造成茶苗主根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该装置在起苗时能够减少茶苗根系损伤,同时能够在根系上附带较多的原生土壤,有利于确保移栽后茶苗成活及生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包括呈圆环状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分割缝,所述分割缝将筒体沿中心平面分割为两半,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尖刺形刀刃,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设于分割缝两侧,还包括连接轴和两个撬土板,所述连接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两个所述撬土板对称设于分割缝两侧,所述撬土板相对于分割缝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撬土板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撬土板沿所述插槽伸入筒体内部。
[0006]本技术使用时先沿分割缝分开为左右两半,将茶苗套入筒体后,将两个连接板与连接轴相连使筒体拼合,由于筒体下端设有尖刺形刀刃,在向下按压连接轴时筒体插入土壤中形成环形切缝,由于在筒体分割缝两侧设有两个撬土板,所述撬土板相对于分割缝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撬土板相对应的插槽,在筒体竖向插入土体深度到位后,将撬土板沿筒体上的插槽斜向下插入筒体内部,然后向上提升起苗装置,使得筒体内的土壤和茶苗在撬土板的作用下一起被提出来,与茶苗现有的起苗方式相比,该装置在起苗时能够减少茶苗主根损伤,同时能够在茶苗根系上附带较多的原生土壤,有利于确保移栽后茶苗成活及生长。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设置,且所述滑杆直径小于所述连接轴直径。通过在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滑杆,在将筒体沿分割缝分开为左右两半时,可以使连接板与滑杆不分离,方便操
作。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滑杆横截面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上。通过使连接板滑动连接在滑杆上,在分开或拼合筒体时,只需沿滑杆进行滑动连接板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靠近所述连接轴设置。如此,在分开筒体放入茶苗后,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两个连接板沿滑杆相互靠近运动,实现筒体的自动拼合,有利于起苗操作的方便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杆上设有扁位,所述扁位沿滑杆全长设置。通过在滑杆上设置扁位,使得连接板在滑杆上直线滑动,可以避免连接板在滑杆上转动而影响操作。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杆上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设有挡圈,避免连接板从滑杆端头脱落。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撬土板的前端呈尖刺形,有利于插入筒体内的土体中。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轴外套设有防滑套,可以避免在握住连接轴时发生打滑,也可以起到减震作用,降低起苗时手掌酸痛感。
[00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使用时先沿分割缝分开为左右两半,将茶苗套入筒体后,将两个连接板与连接轴相连使筒体拼合,由于筒体下端设有尖刺形刀刃,在向下按压连接轴时筒体插入土壤中形成环形切缝,由于在筒体分割缝两侧设有两个撬土板,所述撬土板相对于分割缝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撬土板相对应的插槽,在筒体竖向插入土体深度到位后,将撬土板沿筒体上的插槽斜向下插入筒体内部,然后向上提升起苗装置,使得筒体内的土壤和茶苗在撬土板的作用下一起被提出来,与茶苗现有的起苗方式相比,该装置在起苗时能够减少茶苗主根损伤,同时能够在茶苗根系上附带较多的原生土壤,有利于确保移栽后茶苗成活及生长;
[0016]2、通过使连接板滑动连接在滑杆上,在分开或拼合筒体时,只需沿滑杆进行滑动连接板即可,同时在分开筒体放入茶苗后,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两个连接板沿滑杆相互靠近运动,实现筒体的自动拼合,方便起苗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的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筒体俯视方向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的滑杆横断面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1-筒体,11-分割缝,12-刀刃,13-插槽,2-连接板,21-连接孔,3-连接轴,31-防滑套,4-撬土板,41-尾板,5-滑杆,51-扁位,52-挡圈,6-拉伸弹簧,7-导向板,7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包括呈圆环状的筒体1,所述筒体1上设有分割缝11,所述分割缝11将筒体1沿中心平面分割为两半,所述筒体1下端设有尖刺形刀刃12,所述筒体1上端焊接有两个连接板2,两个所述连接板2对称设于分割缝11两侧,还包括连接轴3和两个撬土板4,所述连接轴3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的上端,两个所述撬土板4对称设于分割缝11两侧,所述撬土板4相对于分割缝11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撬土板4相对应的插槽13,所述撬土板4沿所述插槽13伸入筒体1内部。
[0025]本技术使用时先沿分割缝分开为左右两半,将茶苗套入筒体后,将两个连接板与连接轴相连使筒体拼合,由于筒体下端设有尖刺形刀刃,在向下按压连接轴时筒体插入土壤中形成环形切缝,由于在筒体分割缝两侧设有两个撬土板,所述撬土板相对于分割缝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撬土板相对应的插槽,在筒体竖向插入土体深度到位后,将撬土板沿筒体上的插槽斜向下插入筒体内部,然后向上提升起苗装置,使得筒体内的土壤和茶苗在撬土板的作用下一起被提出来,与茶苗现有的起苗方式相比,该装置在起苗时能够减少茶苗主根损伤,同时能够在茶苗根系上附带较多的原生土壤,有利于确保移栽后茶苗成活及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环状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分割缝,所述分割缝将筒体沿中心平面分割为两半,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尖刺形刀刃,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设于分割缝两侧,还包括连接轴和两个撬土板,所述连接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两个所述撬土板对称设于分割缝两侧,所述撬土板相对于分割缝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撬土板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撬土板沿所述插槽伸入筒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设置,且所述滑杆直径小于所述连接轴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茶苗幼苗移栽的起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超张世成刘太兴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县水中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