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72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包括箱体和与箱顶可拆卸连接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支撑杆和若干个矩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沿其纵向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限位板上下两侧面,所述限位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有的限位板沿支撑杆纵向相邻布置且限位槽朝向一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若干个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浸有营养液的海绵,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和通风装置。该装置能够在茶苗转运过程中对茶苗提供保护,避免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减少茶苗损伤,并对箱体内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及调控,避免茶苗水分流失,提高移栽后的茶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
本技术涉及茶苗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
技术介绍
茶树为无性繁育,是采用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扦插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后进行移栽。目前在进行茶苗育苗时,大多是直接将剪好的插穗插入土壤中,等到生根后就可移栽,使之成为独立的新茶树。在进行茶苗移栽时,先要将茶苗从育苗棚中起苗,然后转运至移栽场地进行栽培。然而目前在转运茶苗时,一般是直接将茶苗成捆堆放在车辆上运输,使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容易造成茶苗损伤;而且运输过程中也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容易造成茶苗水分流失,这些都会影响移栽后的茶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在茶苗移栽转运过程中,茶苗采用成捆堆放在车辆上运输,使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容易造成茶苗损伤,以及运输过程中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容易造成茶苗水分流失的问题,提供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该装置能够在茶苗转运过程中对茶苗提供保护,避免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减少茶苗损伤,同时能够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避免茶苗水分流失,确保移栽后的茶苗成活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包括箱体和与箱体顶端可拆卸连接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水平相对的支撑杆和若干个矩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沿其纵向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限位板上下两侧面,所述限位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有的限位板沿支撑杆纵向相邻布置且限位槽朝向一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若干个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浸有营养液的海绵,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和通风装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状况,所述喷雾装置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本技术使用时先打开箱盖,将限位板两端安装在支撑杆上,再将茶苗根部放置在垫板上的凹槽中并使茶苗杆体位于限位板上的限位槽中,然后重复安装另一个限位板并放置茶苗,由于茶苗为竖向放置且茶苗根部及杆体均有限制,能够在茶苗转运过程中对茶苗提供保护,避免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有利于减少茶苗损伤,同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状况,当湿度偏低时采用喷雾装置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以及茶苗根部与浸有营养液的海绵接触,当温度偏高时采用通风装置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共同避免转运过程中茶苗脱水;该装置能够在茶苗转运过程中对茶苗提供保护,避免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减少茶苗损伤,并对箱体内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及调控,避免茶苗水分流失,提高移栽后的茶苗成活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通风装置电性连接。如此,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湿度数据来控制喷雾装置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以及根据传感器温度数据来控制通风装置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从而对箱体内环境温湿度的自动监测及调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通过水管相连的储水盒、水泵和雾化喷嘴,所述储水盒设于箱体内,所述水泵设于箱盖顶面,所述雾化喷嘴设于箱盖底面。通过水泵从储水盒中抽水并送入雾化喷嘴,从而实现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设于箱盖顶面的抽风机,以及设于箱盖上的若干个进风孔,所述抽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箱体外。通过抽风机从箱体内向外抽气,而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孔进入箱体内,从而实现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两端设有定位柱,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若干个定位孔。通过在限位板上设置定位柱,在支撑杆上设置定位孔,方便限位板的安装和拆卸。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为等腰梯形状,且梯形底端位于限位板侧面。采用等腰梯形状的限位槽,使得限位槽口部开阔,非常便于茶苗转运过程中的放入和取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个外侧面上设有提手,便于转运时通过提手抬起整个箱体。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箱盖的四周设有向箱体方向延伸的耳板,相对的两个耳板间距与箱体两个相对的外侧面尺寸相适配。如此,在茶苗放入箱体中后,可以将箱盖直接盖在箱体顶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耳板与所述箱体侧面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插销连接,可以避免转运时箱盖脱离箱体,且箱盖打开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的表面以及所述限位板上与限位槽开口相对的侧面均设有柔性缓冲层,可以减缓转运过程中茶苗杆体与限位槽及限位板侧面的碰撞,从而进一步减少茶苗损伤。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使用时先打开箱盖,将限位板两端安装在支撑杆上,再将茶苗根部放置在垫板上的凹槽中并使茶苗杆体位于限位板上的限位槽中,然后重复安装另一个限位板并放置茶苗,由于茶苗为竖向放置且茶苗根部及杆体均有限制,能够在茶苗转运过程中对茶苗提供保护,避免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有利于减少茶苗损伤,同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状况,当湿度偏低时采用喷雾装置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以及茶苗根部与浸有营养液的海绵接触,当温度偏高时采用通风装置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共同避免转运过程中茶苗脱水;该装置能够在茶苗转运过程中对茶苗提供保护,避免茶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和摩擦,减少茶苗损伤,并对箱体内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及调控,避免茶苗水分流失,提高移栽后的茶苗成活率;2、通过设置控制器,并且所述控制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通风装置电性连接,如此,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湿度数据来控制喷雾装置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以及根据传感器温度数据来控制通风装置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从而对箱体内环境温湿度的自动监测及调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示意图。图2为图1隐藏箱盖后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限位板平面图。图中标记:1-箱体,11-提手,2-箱盖,21-进风孔,22-耳板,3-支撑杆,31-定位孔,4-限位板,41-限位槽,42-定位柱,43-柔性缓冲层,5-垫板,51-凹槽,52-海绵,6-插销,7-储水盒,71-水泵,72-水管,73-雾化喷嘴,8-温湿度传感器,9-抽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包括箱体1和与箱体1顶端可拆卸连接的箱盖2,所述箱体1内设有两个水平相对的支撑杆3和若干个矩形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上沿其纵向设有若干个限位槽41,所述限位槽41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与箱体顶端可拆卸连接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水平相对的支撑杆和若干个矩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沿其纵向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限位板上下两侧面,所述限位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有的限位板沿支撑杆纵向相邻布置且限位槽朝向一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若干个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浸有营养液的海绵,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和通风装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状况,所述喷雾装置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与箱体顶端可拆卸连接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水平相对的支撑杆和若干个矩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沿其纵向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限位板上下两侧面,所述限位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有的限位板沿支撑杆纵向相邻布置且限位槽朝向一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若干个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浸有营养液的海绵,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和通风装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状况,所述喷雾装置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喷雾增湿,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通风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通过水管相连的储水盒、水泵和雾化喷嘴,所述储水盒设于箱体内,所述水泵设于箱盖顶面,所述雾化喷嘴设于箱盖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苗移栽转运保存箱,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超张世成刘太兴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县水中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