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071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为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构件,所述过渡件的顶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两根滑杆以及连接在两根滑杆上的遮阳布,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两侧的滑槽中。由于过渡件能够任意调整遮阳布相对于茶苗的位置及角度,使用方便且具有更好的遮阳效果,在不需遮阳时可将滑杆沿滑槽滑动,使两根滑杆靠近在一起而露出框架中心,以便阳光透过框架中心照射茶苗;该装置能够对刚移栽的茶苗进行庇荫,防止茶苗遭受强烈日照而脱水,确保移栽后的茶苗成活及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苗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
技术介绍
茶树为无性繁育,是采用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扦插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后进行移栽。目前在进行茶苗育苗时,大多是直接将剪好的插穗插入土壤中,等到生根后就可移栽,使之成为独立的新茶树。在进行茶苗移栽时,将茶苗放入挖好的坑中,然后进行填入土壤并压实。由于刚移栽的茶苗不宜接受太强烈的日照,否则容易造成茶苗脱水,影响到移栽后的茶苗成活及生长。因此,有必要对刚移栽的茶苗进行庇荫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刚移栽的茶苗不宜接受太强烈的日照,需要对其进行庇荫保护的问题,提供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刚移栽的茶苗进行庇荫,防止茶苗遭受强烈日照而脱水,有利于确保移栽后的茶苗成活及生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为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构件,所述过渡件的顶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两根滑杆以及连接在两根滑杆上的遮阳布,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两侧的滑槽中。本技术使用时将支撑杆插在茶苗旁边,利用框架上的遮阳布对茶苗进行庇荫,由于设置了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过渡件,使得在支撑杆插入土体后,通过过渡件能够任意调整遮阳布相对于茶苗的位置及角度,使用方便且具有更好的遮阳效果,同时由于框架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而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两侧的滑槽中,在不需遮阳时可将滑杆沿滑槽滑动,使两根滑杆靠近在一起而露出框架中心,以便阳光可以透过框架中心照射茶苗;该装置能够对刚移栽的茶苗进行庇荫,防止茶苗遭受强烈日照而脱水,有利于确保移栽后的茶苗成活及生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杆的上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锁紧螺母。如此,可以通过旋入锁紧螺母使滑杆位置固定,从而防止滑杆自动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设有用于插入过渡件的凹槽,所述连接部的侧面设有朝向凹槽旋入的顶紧螺杆。如此,在过渡件插入凹槽后,可以通过旋入顶紧螺杆将过渡件顶紧在凹槽壁,实现过渡件与支撑杆的连接,同时可以通过沿凹槽转动过渡件,从而更加方便调整框架的位置和角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渡件为金属定型软管,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且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能更好地适应遮阳布位置角度的调整需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与所述框架的下侧相连,便于框架与安装板的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和所述安装板为塑料制成。由于塑料材质较轻,有利于减少过渡件上端承受的重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为尖刺形,有利于将支撑杆插入茶苗旁边的土体中。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时将支撑杆插在茶苗旁边,利用框架上的遮阳布对茶苗进行庇荫,由于设置了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过渡件,使得在支撑杆插入土体后,通过过渡件能够任意调整遮阳布相对于茶苗的位置及角度,使用方便且具有更好的遮阳效果,同时由于框架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而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两侧的滑槽中,在不需遮阳时可将滑杆沿滑槽滑动,使两根滑杆靠近在一起而露出框架中心,以便阳光可以透过框架中心照射茶苗;该装置能够对刚移栽的茶苗进行庇荫,防止茶苗遭受强烈日照而脱水,有利于确保移栽后的茶苗成活及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框架上下两侧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支撑杆,11-连接部,111-凹槽,12-顶紧螺杆,2-过渡件,3-安装板,4-框架,41-滑槽,5-滑杆,6-遮阳布,7-锁紧螺母,8-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设有过渡件2,所述过渡件2为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构件,所述过渡件2的顶端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矩形的框架4,所述框架4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41,所述框架4上还设有两根滑杆5以及连接在两根滑杆5上的遮阳布6,所述滑杆5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4上下两侧的滑槽41中。本技术使用时将支撑杆插在茶苗旁边,利用框架上的遮阳布对茶苗进行庇荫,由于设置了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过渡件,使得在支撑杆插入土体后,通过过渡件能够任意调整遮阳布相对于茶苗的位置及角度,使用方便且具有更好的遮阳效果,同时由于框架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而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两侧的滑槽中,在不需遮阳时可将滑杆沿滑槽滑动,使两根滑杆靠近在一起而露出框架中心,以便阳光可以透过框架中心照射茶苗;该装置能够对刚移栽的茶苗进行庇荫,防止茶苗遭受强烈日照而脱水,有利于确保移栽后的茶苗成活及生长。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杆5的上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锁紧螺母7。如此,可以通过旋入锁紧螺母使滑杆位置固定,从而防止滑杆自动滑动。具体是在滑杆上端外圆设有外螺纹,而锁紧螺母与该外螺纹配合;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母7为蝶形锁紧螺母,可以不借助工具徒手拧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设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的顶端设有用于插入过渡件2的凹槽111,所述连接部11的侧面设有朝向凹槽111旋入的顶紧螺杆12。如此,在过渡件插入凹槽后,可以通过旋入顶紧螺杆将过渡件顶紧在凹槽壁,实现过渡件与支撑杆的连接,同时可以通过沿凹槽转动过渡件,从而更加方便调整框架的位置和角度。优选地,所述凹槽111的形状与所述过渡件2的外形相对应,既便于过渡件2插入凹槽111中,又便于顶紧螺杆12顶紧过渡件2。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件2为金属定型软管,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且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能更好地适应遮阳布位置角度的调整需求。优选地,所述过渡件2为包塑金属定型软管,过渡件外壁包塑可以避免金属发生锈蚀。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通过螺钉8与所述框架4的下侧相连,便于框架与安装板的连接固定。具体是在安装板3的两端设置螺钉8,将框架4固定在安装板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4和所述安装板3为塑料制成。由于塑料材质较轻,有利于减少过渡件上端承受的重量。进一步地,所述滑杆5与所述锁紧螺母7也可以采用塑料制成,以进一步减轻重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为尖刺形,有利于将支撑杆插入茶苗旁边的土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为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构件,所述过渡件的顶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两根滑杆以及连接在两根滑杆上的遮阳布,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两侧的滑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为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构件,所述过渡件的顶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贯穿的滑槽,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两根滑杆以及连接在两根滑杆上的遮阳布,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两侧的滑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上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锁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苗移栽后的庇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超张世成刘太兴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县水中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