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15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食品三通换向阀领域内的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包括设置在阀体内的可绕转轴转动的翻板组件,所述翻板组件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中芯门板,中芯门板上布满开设有若干贯穿中芯门板的分散孔,所述中芯门板上包覆有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的门套,所述门套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聚氨酯材质的连接部,各连接部与各分散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部均穿过对应分散孔设置,连接部的外周与分散孔的内壁相匹配设置,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分别贴靠着中芯门板的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阀内输送通道的卫生死角,更加卫生安全。更加卫生安全。更加卫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三通换向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目前饲料工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三通换向阀,用于料流换向。现有技术中,三通换向阀是用一定厚度的钢材做成管状或长方形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进料口,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出料口,壳体内部在两个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可绕转轴转动的翻板,转轴与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三通工作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拨料板挡住一个出料口,物料可以从另一个出料口排出;通过转轴带动翻板摆动,物料的流向就可以在两个出料口之间互相切换。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翻板结构,是将一片聚四氟乙烯板,通过平头螺栓固定在金属板的一侧,其不足之处在于:因为使用平头螺栓,导致增加了输送通道内的卫生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将聚氨酯材质的门套直接固定在中芯门板上,不需要使用螺栓来固定,减少阀内输送通道的卫生死角,更加卫生安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包括设置在阀体内的可绕转轴转动的翻板组件,所述翻板组件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中芯门板,所述中芯门板焊接固定在转轴上,中芯门板上布满开设有若干贯穿中芯门板的分散孔,所述中芯门板上包覆有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的门套,所述门套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贴靠着中芯门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聚氨酯材质的连接部,各连接部与各分散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部均穿过对应分散孔设置,连接部的外周与分散孔的内壁相匹配设置,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分别贴靠着中芯门板的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部。
[0005]本技术的翻板组件在制造时,先将中芯门板放入模具内,再把熔融的聚氨酯通入模具内部,模具内腔与门套的形状相匹配,熔融聚氨酯会流过中芯门板的各分散孔,并且聚氨酯会包覆在中芯门板的外部,待聚氨酯冷却后形成门套,门套包覆住中芯门板,各连接部穿过相应分散孔设置,确保门套牢固连接在中芯门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中芯门板上有多个分散孔,确保聚氨酯冷却后不会脱落;聚氨酯门套表面光滑,摩擦力小,减少物料在翻板上的堆积;不需要螺栓来固定中芯门板与门套,减少输送通道内的卫生死角;金属材质的中芯门板保证翻板组件的结构强度;聚氨酯比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更高,不会产生破损导致污染物料。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孔设置有至少四列,每列分散孔设置有至少四个,分散孔为腰形孔,各分散孔对称分布在中芯门板的左右两侧。门套的各连接部穿
过相匹配的对应分散孔,确保门套与中芯门板紧密连接,结构强度高,门套不会脱落。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芯门板的厚度为2.45~2.55mm,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厚度相同,前侧板的厚度为3.70~3.80mm。门套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对称分布在中芯门板的前后两侧,结构更加均匀。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厚度相同,中芯门板的顶部呈弧形,顶板也呈弧形。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阀体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出料口,转轴设置在阀体内部,转轴的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翻板组件转动,翻板组件挡在一侧出料口,从进料口进入阀体内的物料就可以从另一侧出料口排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2]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0013]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安装在三通换向阀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阀体,2转轴,3翻板组件,4中芯门板,5分散孔,6门套,6a前侧板,6b后侧板,6c左侧板,6d右侧板,6e顶板,6f连接部,7进料口,8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5所示,为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包括设置在阀体1内的可绕转轴2转动的翻板组件3,翻板组件3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中芯门板4,中芯门板4焊接固定在转轴2上,中芯门板4上布满开设有若干贯穿中芯门板4的分散孔5,中芯门板4上包覆有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的门套6,门套6包括前侧板6a、后侧板6b、左侧板6c、右侧板6d和顶板6e,前侧板6a和后侧板6b分别贴靠着中芯门板4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前侧板6a和后侧板6b之间设置有若干聚氨酯材质的连接部6f,各连接部6f与各分散孔5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部6f均穿过对应分散孔5设置,连接部6f的外周与分散孔5的内壁相匹配设置,左侧板6c、右侧板6d和顶板6e分别贴靠着中芯门板4的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部。分散孔5设置有至少四列,每列分散孔5设置有至少四个,分散孔5为腰形孔,各分散孔5对称分布在中芯门板4的左右两侧。中芯门板4的厚度为2.45~2.55mm,前侧板6a和后侧板6b的厚度相同,前侧板6a的厚度为3.70~3.80mm。左侧板6c和右侧板6d的厚度相同,中芯门板4的顶部呈弧形,顶板6e也呈弧形。阀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7,阀体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出料口8,转轴2设置在阀体1内部,转轴2的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0017]本技术的翻板组件3在制造时,先将中芯门板4放入模具内,再把熔融的聚氨酯通入模具内部,模具内腔与门套6的形状相匹配,熔融聚氨酯会流过中芯门板4的各分散孔5,并且聚氨酯会包覆在中芯门板4的外部,待聚氨酯冷却后形成门套6,门套6包覆住中芯门板4,各连接部6f穿过相应分散孔5设置,确保门套6牢固连接在中芯门板4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中芯门板4上有多个分散孔5,确保聚氨酯冷却后不会脱落;聚氨酯门套6表面
光滑,摩擦力小,减少物料在翻板上的堆积;不需要螺栓来固定中芯门板4与门套6,减少输送通道内的卫生死角;金属材质的中芯门板4保证翻板组件3的结构强度;聚氨酯比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更高,不会产生破损导致污染物料。
[0018]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包括设置在阀体内的可绕转轴转动的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组件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中芯门板,所述中芯门板焊接固定在转轴上,中芯门板上布满开设有若干贯穿中芯门板的分散孔,所述中芯门板上包覆有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的门套,所述门套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贴靠着中芯门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聚氨酯材质的连接部,各连接部与各分散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部均穿过对应分散孔设置,连接部的外周与分散孔的内壁相匹配设置,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分别贴靠着中芯门板的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卫生死角的三通换向阀的翻板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飞李洋王新文龚勋
申请(专利权)人:远腾自动化设备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