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70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9
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包括端板主体、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及电极片;端板主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电芯放置槽,端板主体内部开设有散热腔,电芯放置槽与散热腔之间通过电极片隔离,散热腔内设置有导热硅胶层及相变材料层,第一散热片设置于导热硅胶层及相片材料层之间,导热硅胶层及相变材料层分别与第一散热片相抵接;端板主体背对电芯放置槽的一端面开设有散热通孔,第二散热片的一端与相变材料层相连接,第二散热片的另一端穿设散热通孔。利用导热硅胶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绝缘性能,利用相变材料层具有近似恒温蓄能放热的特点,且结合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快速导热的特点,使得电动车电池端板能够快速散发电池的热量。热量。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电池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中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运行状况,而温度又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当车辆在高速、低速、加速、减速等交替变换的不同行驶状况下,电池会以不同倍率放电,产生大量热量,加上整车设计时电池组空间有限,导致使用过程中的热量散发较慢,电池温度极易升高。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池的容量、寿命和能量效率的降低,高温下若不及时散发热量,会导致热失控的产生,严重时有发生剧烈膨胀和爆炸的危险。
[0003]目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问题受到了许多电池制造商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空冷散热通风方式,但这种方式冷却速度慢,电池单体之间温度分布均匀性差,这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运行是很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对动力电池辅助散热的电动车电池端板。
[0005]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包括端板主体、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及电极片;
[0006]所述端板主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电芯放置槽,所述端板主体内部开设有散热腔,所述电芯放置槽与所述散热腔之间通过所述电极片隔离,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导热硅胶层及相变材料层,所述导热硅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极片背对所述电芯放置槽的一面,所述相变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导热硅胶层背对所述电极片的一面,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导热硅胶层及所述相片材料层之间,所述导热硅胶层及所述相变材料层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相抵接,所述第一散热片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凸起,所述导热硅胶层及所述相片材料层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凸起插设于所述散热孔内;
[0007]所述端板主体背对所述电芯放置槽的一端面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一端与所述相变材料层相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散热通孔,所述第二散热片固定于所述端板主体上。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片至少部分凸出所述端板主体设置。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片凸出所述端板主体的部分呈波浪状设置。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放置槽及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电芯放置槽对应一所述电机片,各所述电极片之间电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及所述散热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散热通孔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散热凸起对应所述散热孔设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石墨散热膜,所述石墨散热膜用于包裹所述相片材料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电芯放置于所述电芯放置槽内,所述电极片把电芯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导热硅胶层,所述导热硅胶层把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把热量传递给所述相变材料层,所述相变材料层把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把热量导出所述端板主体外,进而实现在电芯的散热;利用所述导热硅胶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绝缘性能,在充分导热的同时避免电芯发生漏电现象,利用所述相变材料层具有近似恒温蓄能放热的特点,且结合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快速导热的特点,使得所述电动车电池端板能够快速散发电池的热量,使电池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0、电动车电池端板;100、端板主体;200、第一散热片;300、第二散热片;400、电极片;110、电芯放置槽;120、散热腔;500、导热硅胶层;600、相变材料层;210、散热凸起;510、散热孔;130、散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请参阅图1,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10,包括端板主体100、第一散热片200、第二散热片300及电极片400;
[0022]所述端板主体100的一端面设置有电芯放置槽110,所述端板主体100内部开设有散热腔120,所述电芯放置槽110与所述散热腔120之间通过所述电极片400隔离,所述散热
腔120内设置有导热硅胶层500及相变材料层600,所述导热硅胶层500设置于所述电极片400背对所述电芯放置槽110的一面,所述相变材料层600设置于所述导热硅胶层500背对所述电极片400的一面,所述第一散热片200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散热片200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200设置于所述导热硅胶层500及所述相片材料层之间,所述导热硅胶层500及所述相变材料层600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片200相抵接,所述第一散热片200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凸起210,所述导热硅胶层500及所述相片材料层开设有散热孔510,所述散热凸起210插设于所述散热孔510内;
[0023]所述端板主体100背对所述电芯放置槽110的一端面开设有散热通孔130,所述第二散热片300的一端与所述相变材料层600相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片300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散热通孔130,所述第二散热片300固定于所述端板主体100上。
[0024]具体地,电芯放置于所述电芯放置槽110中,电芯的正极或者负极抵持所述电极片400设置,所述电极片400用于电连接电芯,同时所述电极片400用于传导电芯的热量,所述电解片把电芯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导热硅胶层500,由于所述导热硅胶层500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及绝缘性能,所述导热硅胶层500在保证绝缘不漏电的同时把所述电极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主体、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及电极片;所述端板主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电芯放置槽,所述端板主体内部开设有散热腔,所述电芯放置槽与所述散热腔之间通过所述电极片隔离,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导热硅胶层及相变材料层,所述导热硅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极片背对所述电芯放置槽的一面,所述相变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导热硅胶层背对所述电极片的一面,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导热硅胶层及所述相变材料层之间,所述导热硅胶层及所述相变材料层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相抵接,所述第一散热片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凸起,所述导热硅胶层及所述相变材料层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凸起插设于所述散热孔内;所述端板主体背对所述电芯放置槽的一端面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一端与所述相变材料层相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柳华周岳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欣业达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