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51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涂布(6)通过UV固化辊(5)进行涂胶,通过UV固化辊(5)两侧的第一压轮(1)和第二压轮(2)压紧,在UV固化辊(5)和涂布(6)之间形成无空气层,在第一压轮(1)与UV固化辊(5)之间上胶,同时UV固化辊(5)下方采用UV固化灯源(7)对胶水进行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将UV上胶和固化工艺整合为一体,具有投入小、能耗低、产出高、良品率高、占地小、无有毒有害物质挥发等优点。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工艺胶水路线,通过无空气层进行固化,利用可发热的UV固化辊和下方的UV固化灯源进行加热,大大缩短固化时间,本UV固化速度是以秒计数;而传统热固化至少分钟计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及装置,属于背光模组UV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LCD行业中,背光模组BLU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模组表面极易受到环境中灰尘的污染或者在剥离保护膜时,由于静电而导致光学器件表面产生污染。因此,电子行业对保护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国内外LCD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各生产厂商的竞争力也不断上升,有的甚至造成大量货物库存,客户在使用这种经长期放置后的产品时,仍要保证剥离保护膜时,光学元件表面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因此,保护膜与被保护面长期贴合的情况下,不但要求保护膜胶层无转移、无气泡,保护膜的剥离力稳定、抗静电性稳定。
[0004]现有的保护膜包括基材层和胶粘层,基本是通过涂布的方式将胶粘层粘结在基材层的表面,即直接在胶黏剂中添加抗静电剂,基材层放卷,经搅拌均匀后的胶黏剂再涂布于基材上面,然后对胶层进行烘干,胶黏剂形成胶粘层,再覆上离型膜。此过程中增加了复卷的次数,也就增加了成本的使用,同时制成工艺复杂会造成过程不可控因而会出现各类品质问题。上述复卷指放卷、收卷。上述的胶黏剂指压敏胶,压敏胶是胶水的总称,压敏胶又分为多类,比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树脂胶水、聚氨酯类胶,亚克力胶、有机硅类胶等。
[0005]聚氨酯胶系价格略高,所以传统的保护膜厂商使用的胶黏剂多数为硅胶,亚克力胶系。如大家所知,硅胶和亚克力胶经长期放置后,对保护面易产生污染,例如白雾残胶等。另外,聚氨酯胶系涂布工艺过程中需要考虑氧阻聚问题,解决方案使用惰性气体保护模式,如氮气。另外,配合涂布头工艺使用的胶水多采用有机溶剂配合,需要烘干,不仅能耗增加而且挥发分需要回收,且溶剂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增加管控的风险。
[0006]因此,现有涂布工艺中存在氧阻聚问题、涂布产线过长(特别是其中的溶剂挥发段加热烘道)、涂布层复杂易污染、过程使用大量溶剂、能耗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可以解决氧阻聚问题,缩短涂布产线,涂布层不易污染,能耗低,设备占地小。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涂布通过UV固化辊进行涂胶,通过UV固化辊两侧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压紧,在UV固化辊和涂布之间形成无空气层,在第一压轮与UV固化辊之间上胶,同时UV固化辊下方采用UV固化灯源对胶水进行固化。
[0009]前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所述涂布固化结束后与上层保护膜通过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复合。
[0010]前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所述UV固化辊的温度在20

180℃之间调节。
[0011]前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所述UV固化辊的温度在50

150℃之间调节。
[0012]前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所述UV固化辊与两侧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的间隙厚度范围为0.1—100Um。
[0013]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装置,包括UV固化辊,在UV固化辊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在UV固化辊和涂布之间形成无空气层,在UV固化辊下方设有UV固化灯源。
[0014]前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装置,所述UV固化辊前端设有第一放卷。
[0015]前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装置,所述UV固化辊固化后的涂布通过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与上层保护膜复合。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UV上胶和固化工艺整合为一体,采用UV固化灯源进行固化,取消了加热烘道,不仅减少了生产设备,缩短了生产线体积,还大大减小了无尘车间的面积和投入,因此具有投入小、能耗低、产出高、良品率高、占地小、无有毒有害物质挥发等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工艺胶水路线,通过无空气层进行固化,利用可发热的UV固化辊和下方的UV固化灯源进行加热,大大缩短固化时间,本专利技术中UV固化速度是以秒计数;而传统热固化至少分钟计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装置,包括UV固化辊5,在UV固化辊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轮1和第二压轮2,在UV固化辊5和涂布6之间形成无空气层,在UV固化辊5下方设有UV固化灯源7。
[0020]所述UV固化辊5前端设有第一放卷9。
[0021]所述UV固化辊5固化后的涂布6通过第三压轮3和第四压轮4与上层保护膜8复合。上层保护膜8通过第二放卷10进行放送,复合后的涂布6由收卷11收拢。
[0022]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涂布6通过UV固化辊5进行涂胶,通过UV固化辊5两侧的第一压轮1和第二压轮2压紧,在UV固化辊5和涂布6之间形成无空气层,在第一压轮1与UV固化辊5之间上胶,同时UV固化辊5下方采用UV固化灯源7对胶水进行固化。胶水采用现有的纯UV树脂体系,不含有溶剂材料,降低污染。UV固化辊5可以选用特种橡胶辊、金属辊或者复合材料辊,结构上可采用镜面轮或者网纹轮或其它结构。压轮材质可为橡胶辊、金属辊或其它复合材料辊。
[0023]所述涂布6固化结束后与上层保护膜8通过第三压轮3和第四压轮4复合。上层保护膜8采用PP\PE\PET或其它类型或复合型功能离型或保护膜;在固化区结束时同步复合,大大避免了过程暴露导致的不良。
[0024]所述UV固化辊5的温度在20

180℃之间调节,更好的是,温度在50

150℃之间调节。
[0025]前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所述UV固化辊5与两侧第一压轮1和第二压轮
2的间隙厚度范围为0.1—100Um。
[0026]UV固化辊5、第一压轮1和第二压轮2的间隙部分通过GAP方式控制,可以精确控制胶层厚度,厚度范围在0.1—100Um间,固化胶水可采用纯UV体系、也可以采用水性、油性体系、UV型、热固型通用。采用自动供胶泵上胶方式,可搭配微凹、逗号辊、刮刀、狭缝涂布方式上胶并控制上胶量。线速度可调1—100m/min。
[002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装置,包括UV固化辊5,在UV固化辊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轮1和第二压轮2,在UV固化辊5和涂布6之间形成无空气层,在UV固化辊5下方设有UV固化灯源7。
[0028]所述UV固化辊5前端设有第一放卷9。
[0029]所述UV固化辊5固化后的涂布6通过第三压轮3和第四压轮4与上层保护膜8复合。上层保护膜8通过第二放卷10进行放送,复合后的涂布6由收卷11收拢。
[0030]所述UV固化辊5的温度在60

140℃之间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布(6)通过UV固化辊(5)进行涂胶,通过UV固化辊(5)两侧的第一压轮(1)和第二压轮(2)压紧,在UV固化辊(5)和涂布(6)之间形成无空气层,在第一压轮(1)与UV固化辊(5)之间上胶,同时UV固化辊(5)下方采用UV固化灯源(7)对胶水进行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6)固化结束后与上层保护膜(8)通过第三压轮(3)和第四压轮(4)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固化辊(5)的温度在20

180℃之间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UV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固化辊(5)的温度在50

15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竹竹郭秋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澄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