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22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及其工艺,涉及光学结构膜技术领域。该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包括基膜层、结构层、粘着层、离型层,其应用在miniLED灯源表面,整体厚度为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分散mini 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结构膜
,具体为一种用于分散mini 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板的背面侧设置有作为面光源装置的背光装置作为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光源。可用于面光源背光的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由于具有高亮度、高解析度和寿命长等优点而备受关注。Mini

LED芯片尺寸在200微米以下,能够在现实效果上媲美OLED产品,且在材料成本上较OLED更有竞争优势。随着Mini

LED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Mini

LED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多,比如高亮度背光、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HDR)型背光等。直下式的Mini

LED背光装置的主要构件有光学膜片组、Mini

LED光源与反射片等,在此组成架构中,如何在不增加成本与出光亮度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出光均匀度的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0003]同时,目前普遍的直下式Mini

LED背光模组,其采用阵列式LED面光源,由于Mini

LED光接近朗伯型分布,中心亮度较高,周围亮度较低,在直下式背光模组发光过程中极易产生亮度不均的现象。目前多采用扩散片混光或者在荧光膜中加入散射雾度粒子混光,但膜层的加入会降低整体面光源的穿透率,影响面光源的整体亮度,荧光膜中雾度粒子或者扩散结构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混光效果。
[0004]行业中也有开发一种具有反射罩的背光装置,背光装置包括多个LED光源、反射罩包括容置LED光源的反射杯结构以及反射杯结构上方的量子点膜。反射杯结构底部设置有开口,LED光源设置在开口内。反射杯结构的设置,增加光线在背光装置的出光率,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但是光线在反射杯结构的连接位置难以穿透,从而形成灯斑,影响了显示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散mini 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及其工艺,解决了由于Mini

LED光接近朗伯型分布,中心亮度较高,周围亮度较低,在直下式背光模组发光过程中极易产生亮度不均的现象的问题。
[0007]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有助于提高红宝石切割精准度的加工工艺,包括基膜层、结构层、粘着层、离型层,其应用在miniLED灯源表面,整体厚度为75

280u。
[0009]优选地,所述基膜层采用PET、PP、PE、PMMA中的一种,其雾度在3%以下,透光率在90%以上,挺度性能在50以上;基膜层表面设置有Primer涂层。
[0010]优选地,所述结构层通过UV固化涂布方式粘附在基膜层表面,所述结构层包括若干个菲涅尔光学结构,相邻的菲涅尔光学结构的间距为50

200um,与miniLED灯源的间距相
同,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0011]优选地,所述菲涅尔结构角度为30

120度,其结构的倒角为3

5um,所述菲涅尔结构的PITCH大小为10

30um,其深度为5

20um;所述菲涅尔结构的角度为60

90度,角度2为30

50度。
[0012]优选地,所述粘着层的厚度范围在为20

50um之间,其厚度与LED灯珠的排列距离相适应。
[0013]优选地,所述离型层的离型力为3

10g,厚度为20

50um。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分散mini 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5]S1、制作菲涅尔软膜版:首先在镍板表面利用精雕机按照设计图纸加工菲涅尔母模,然后利用平板UV转印设备,将母模上面的菲涅尔结构转印到软膜板基材上面,得到软膜板;得到软膜板后,利用高压汞灯对软膜板进行二次固化,固化能量800

1000mj/cm2,经过二次固化后,检验合格备用;
[0016]S2、预涂上胶:将软膜板放置在可以连续运转的输送平台上面,并采用夹具做好固定,采用淋膜方式将胶层填满软膜板上的菲涅尔结构空穴。
[0017]S3、基材放卷:利用放卷机构将PET基材进行放卷,放卷出来的PET基材经过压合工位、UV固化工位、脱膜工位之后在进入到收卷机构,整个流程连续进行;
[0018]S4、基材压合:通过上下压合辊自动压合,将PET基材和软膜板压合在一起,并行进一段距离,距离达到后,压辊自动张开,此时在辊压作用下,PET基材与预涂在软膜板表面的胶水充分接触,形成复合体;
[0019]S5、UV固化:压合后,将S4中得到复合体送入到UV灯照射工位,UV灯和压辊之间设置有屏蔽装置,复合体经过UV灯照射后,使得内部的胶水固化成型;
[0020]S6、脱膜:固化后的复合体继续运转,进入到脱膜工位,固定在输送平台的软膜板会随着输送平台向设备下部大弧度转向运行,复合体上面的PET基材会向设备上部收卷位置运行,在张力作用下,PET基材从软膜板表面剥离,然后进入收卷工位;
[0021]S7、贴离型膜:脱膜后的软膜板进入贴保工位,贴合离型膜;
[0022]S8、收卷:贴离型后的软膜板利用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得到所述的菲涅尔光学结构膜。
[0023]优选地,所述S1中的软膜板基材采用厚度为PC0.5

1.0mm的板或厚度为0.5

1.0mm的PET板,软膜板为方形结构,菲涅尔纹理平均分布在软膜板中心位置处。
[0024]优选地,所述S2中预涂上胶过程在连续转印设备上完成,所述输送平台为履带式连续循环运转。
[0025]优选地,所述S3中的PET基材基材采用光学级PET材料制成,其厚度为100um、125um和188um中的一种。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连续转印设备上完成预涂上胶工序,预涂上胶采用淋膜方式进行,涂胶范围可控,胶层厚度可控,胶层填满模板菲涅尔结构空穴;整体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可使用现有的机械设备组装成完整的生产流水线,便于推广应用,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菲涅尔光学结构膜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Mini LED光源会
产生亮度不均,灯斑现象、辉度低等问题。
[002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菲涅尔光学结构膜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基膜层;2、结构层;3、粘着层;4、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包括基膜层(1)、结构层(2)、粘着层(3)、离型层(4),其特征在于:其应用在miniLED灯源表面,整体厚度为75

280u。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1)采用PET、PP、PE、PMMA中的一种,其雾度在3%以下,透光率在90%以上,挺度性能在50以上;基膜层(1)表面设置有Primer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2)通过UV固化涂布方式粘附在基膜层(1)表面,所述结构层(2)包括若干个菲涅尔光学结构,相邻的菲涅尔光学结构的间距为50

200um,与miniLED灯源的间距相同,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结构角度为30

120度,其结构的倒角为3

5um,所述菲涅尔结构的PITCH大小为10

30um,其深度为5

20um;所述菲涅尔结构的角度1为60

90度,角度2为30

5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3)的厚度范围在为20

50um之间,其厚度与LED灯珠的排列距离相适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4)的离型力为3

10g,厚度为20

50um。7.一种用于分散miniLED光源的光学结构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制作菲涅尔软膜版:首先在镍板表面利用精雕机按照设计图纸加工菲涅尔母模,然后利用平板UV转印设备,将母模上面的菲涅尔结构转印到软膜板基材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竹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澄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