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97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离型膜、有机硅压敏胶层、PET膜层、修复涂层、防眩光涂层和抗刮防蓝光涂层,所述PET膜层通过有机硅压敏胶层粘连有离型膜,所述PET膜层远离有机硅压敏胶层一侧设置有修复涂层,所述修复涂层远离PET膜层一侧设置有防眩光涂层,所述防眩光涂层远离修复涂层一侧设置有抗刮防蓝光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修复液涂抹在PET膜层上,增强了膜的自我修复功能,解决膜容易泛黄的问题;增强了膜的防眩光功能,增强了膜的抗刮防蓝光性能。了膜的抗刮防蓝光性能。了膜的抗刮防蓝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型膜
,具体是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分离膜、阻胶膜、离形膜、薄膜、塑料薄膜、掩孔膜、硅油膜、硅油纸、防粘膜、型纸、打滑膜、天那纸、离型纸。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加塑料薄膜的离型力,会将塑料薄膜做等离子处理,或涂氟处理,或涂硅离型剂于薄膜材质的表层上,如PET、PE、PP、OPP,等等;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如热融胶、亚克力胶和橡胶系的压感胶)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根据不同所需离型膜离型力,隔离产品胶的粘性不同,离型力相对应调整,使之在剥离时达到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
[0003]现有的保护膜,其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容易泛黄,且不具有防炫目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离型膜、有机硅压敏胶层、PET膜层、修复涂层、防眩光涂层和抗刮防蓝光涂层,所述PET膜层通过有机硅压敏胶层粘连有离型膜,所述PET膜层远离有机硅压敏胶层一侧设置有修复涂层,所述修复涂层远离PET膜层一侧设置有防眩光涂层,所述防眩光涂层远离修复涂层一侧设置有抗刮防蓝光涂层。
[0006]优选的,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内填充有纳米银离子。
[0007]优选的,所述PET膜层采用光学级PET膜,所述PET膜层的厚度为20

60微米。
[0008]优选的,所述修复涂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多羟基脲基嘧啶酮改性丙烯酸酯树脂30

50份、聚合物多元醇15

25份、醋酸乙酯30

50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

15份、钛酸酯类1

2份、催化剂1

2份、抗氧剂1

2份、光稳定剂1

2份、流平剂1

2份。
[0009]优选的,所述防眩光涂层由以下组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10

15份,含氟丙烯酸酯5

10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单体3

5份,低官能度单体2

3份,含氟功能单体1

2份,无机填料1

2份,POSS单体1

2份,助剂3

4份,光引发剂1

2份,复合溶剂60

70份。
[0010]优选的,所述抗刮防蓝光涂层由防蓝光材料与抗刮材料经物理混合后涂布于防眩光涂层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制备修复涂层:按以下重量份:多羟基脲基嘧啶酮改性丙烯酸酯树脂30

50份、聚合物多元醇15

25份、醋酸乙酯30

50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

15份、钛酸酯类1

2份、催化剂1

2份、抗氧剂1

2份、光稳定剂1

2份、流平剂1

2份,制备修复液涂抹在PET膜层上,增强
了膜的自我修复功能,解决膜容易泛黄的问题;
[0013]制备防眩光涂层:按以下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0

15份,含氟丙烯酸酯5

10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单体3

5份,低官能度单体2

3份,含氟功能单体1

2份,无机填料1

2份,POSS单体1

2份,助剂3

4份,光引发剂1

2份,复合溶剂60

70份制备防眩光液体涂抹在修复涂层上;增强了膜的防眩光功能;
[0014]制备抗刮防蓝光涂层:由防蓝光材料与抗刮材料经物理混合后涂布于防眩光涂层上,增强了膜的抗刮防蓝光性能。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离型膜;2、有机硅压敏胶层;3、PET膜层;4、修复涂层;5、防眩光涂层;6、抗刮防蓝光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包括离型膜1、有机硅压敏胶层2、PET膜层3、修复涂层4、防眩光涂层5和抗刮防蓝光涂层6,所述PET膜层3通过有机硅压敏胶层2粘连有离型膜1,所述PET膜层3远离有机硅压敏胶层2一侧设置有修复涂层4,所述修复涂层4远离PET膜层3一侧设置有防眩光涂层5,所述防眩光涂层5远离修复涂层4一侧设置有抗刮防蓝光涂层6;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2内填充有纳米银离子;所述PET膜层3采用光学级PET膜,所述PET膜层3的厚度为20

60微米;所述修复涂层4由以下组分组成:多羟基脲基嘧啶酮改性丙烯酸酯树脂30

50份、聚合物多元醇15

25份、醋酸乙酯30

50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

15份、钛酸酯类1

2份、催化剂1

2份、抗氧剂1

2份、光稳定剂1

2份、流平剂1

2份;所述防眩光涂层5由以下组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10

15份,含氟丙烯酸酯5

10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单体3

5份,低官能度单体2

3份,含氟功能单体1

2份,无机填料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1)、有机硅压敏胶层(2)、PET膜层(3)、修复涂层(4)、防眩光涂层(5)和抗刮防蓝光涂层(6),所述PET膜层(3)通过有机硅压敏胶层(2)粘连有离型膜(1),所述PET膜层(3)远离有机硅压敏胶层(2)一侧设置有修复涂层(4),所述修复涂层(4)远离PET膜层(3)一侧设置有防眩光涂层(5),所述防眩光涂层(5)远离修复涂层(4)一侧设置有抗刮防蓝光涂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2)内填充有纳米银离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3)采用光学级PET膜,所述PET膜层(3)的厚度为20

6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涂层(4)由以下组分组成:多羟基脲基嘧啶酮改性丙烯酸酯树脂30

50份、聚合物多元醇15

25份、醋酸乙酯30

50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

15份、钛酸酯类1

2份、催化剂1

2份、抗氧剂1

2份、光稳定剂1

2份、流平剂1

2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级PET离型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涂层(5)由以下组分组成:聚氨酯丙烯酸酯10

15份,含氟丙烯酸酯5

10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单体3

5份,低官能度单体2

3份,含氟功能单体1

2份,无机填料1

2份,POSS单体1

2份,助剂3

4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卓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