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42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及其加工工艺,涉及柔性盖板生产技术领域。该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包括盖板基层、导热硅胶层、抗弯曲层和防蓝光表层,所述盖板基层的厚度为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盖板生产
,具体为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并依赖电子产品,而现有的电子产品屏幕中都带有蓝光,蓝光对视力危害极大,有害蓝光具有极高的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而且由于蓝光的波长短,聚焦点不落在视网膜中心位置,而是离视网膜更靠前一点的位置,想要看清楚,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视疲劳。
[0003]现如今显示终端产品形态正进入全新变革期,柔性成为各厂商发力的方向。手机、电视机屏幕可弯曲折叠不再是梦,而为它们解锁这一功能的正是AMOLED屏幕。未来,更多柔性形态终端产品将不断推陈出新,而赋予产品这种特性就需要引入新材料,让屏幕“软下来”。在众多柔性材料中,除了柔性基板外,最终能够决定产品柔性形态是否可以实现的关键是一层薄薄的盖板,但是现有的柔性盖板不具备防蓝光效果,不利于消费者的视力健康,而且目前市场上的柔性盖板绝大多数为玻璃材料,这类玻璃盖板的硬度基本上可以满足柔性显示外表面耐压性能的需求,然而其并无法满足柔性器件的可弯折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及其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的柔性盖板不具备防蓝光效果,不利于消费者的视力健康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包括盖板基层、导热硅胶层、抗弯曲层和防蓝光表层,所述盖板基层的厚度为50

150μm,所述抗弯曲层的厚度为5

20μm,所述导热硅胶层的厚度为0

20μm,所述防蓝光表层的厚度为0

15μm。
[0008]优选的,所述防蓝光柔性盖板的抗弯折次数内折:R=1.5mm,达20万次,外折:R=3mm,达20万次。
[0009]优选的,按照质量组分计,所述盖板基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5

65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5

45份、环烯烃聚合物5

25份、聚酰胺2

16份、聚酰亚胺0

8份。
[0010]优选的,按照质量组分计,所述抗弯曲层包括硅氧烷树脂45

68份、聚硅氮烷树脂18

35份、环氧树脂8

15份、亚克力树脂13

2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10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0.5

1.5份、聚酰亚胺0.5

5份以及氧化物粉料1

4份。
[0011]优选的,所述氧化物粉料采用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镁、氧化铈、氧化锆、氧化钛、氧
化铯、氧化钡、氧化锶、氧化铌、氧化锌中一种或几种。
[0012]优选的,所述防蓝光表层采用丙烯酸树脂30

6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10

35份、氨基甲氧聚合物1

10份、光吸收剂0.1

1份、紫外线吸收剂0.1

1份、光稳定剂0.1

1份、光引发剂0.1

1份和蓝光吸收剂0.1

1份。
[0013]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苯并三氮唑类或取代丙烯酮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优选的,所述蓝光吸收剂为苯基芳香族基团的改性二茂铁。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6]S1:按量称取适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环烯烃聚合物、聚酰胺以及聚酰亚胺,将各原料依次加入搅拌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加热熔融后挤出压延成板,按照加工尺寸切割成盖板基层;
[0017]S2:按量称取适量的硅氧烷树脂、聚硅氮烷树脂、环氧树脂、亚克力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以及氧化物粉料,将各原料依次加入搅拌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加热熔融后挤出压延成板,按照加工尺寸切割成抗弯曲层;
[0018]S3:在S1)中得到的盖板基层表面均匀涂覆导热硅胶材料,形成导热硅胶层,然后将S2)中得到的抗弯曲层覆盖在导热硅胶层上方,常温加压使其固化;
[0019]S4:按量称取适量的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氨基甲氧聚合物,混合均匀后加热至融化,融化状态时继续加入适量的光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光引发剂和蓝光吸收剂,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均匀涂覆在S3)中的抗弯曲层表面,在紫外线灯照射下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的防蓝光柔性盖板。
[0020]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的波长为365nm,光基量为6000
±
500mJ/cm2,温度<80℃。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通过设置防蓝光表层,可以有效阻挡蓝光和紫外线,还具有高透光率、高粘接强度、低收缩率等良好的理化性能,同时通过设置抗弯曲层,增强了柔性盖板整体的柔性性能,让屏幕整体更软,其抗弯曲性能更好,同时通过导热硅胶层整合多个功能层,增强了柔性盖板散热性能,能够降低柔性盖板的形变程度,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屏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美观性。
[0023]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5的光吸收谱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艺流程图。
[0027]图中:1、盖板基层;2、导热硅胶层;3、抗弯曲层;4、防蓝光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依次包括盖板基层(1)、导热硅胶层(2)、抗弯曲层(3)和防蓝光表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基层(1)的厚度为50

150μm,所述抗弯曲层(3)的厚度为5

20μm,所述导热硅胶层(2)的厚度为0

20μm,所述防蓝光表层(4)的厚度为0

1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柔性盖板的抗弯折次数内折:R=1.5mm,达20万次,外折:R=3mm,达20万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组分计,所述盖板基层(1)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5

65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5

45份、环烯烃聚合物5

25份、聚酰胺2

16份、聚酰亚胺0

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组分计,所述抗弯曲层(3)包括硅氧烷树脂45

68份、聚硅氮烷树脂18

35份、环氧树脂8

15份、亚克力树脂13

2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10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0.5

1.5份、聚酰亚胺0.5

5份以及氧化物粉料1

4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粉料采用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镁、氧化铈、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铯、氧化钡、氧化锶、氧化铌、氧化锌中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曲性良好的防蓝光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表层(4)采用丙烯酸树脂30

6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竹竹郭秋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澄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