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鹏专利>正文

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16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涉及低聚肽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大豆分离蛋白中加入纯水搅拌至溶解,配得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步骤二: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输送至酶解罐中持续搅拌,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后得到酶解液;步骤三:调节酶解液PH值至等电点,未酶解的大豆分离蛋白过滤分离得到浊液和清液;步骤四:将清液脱盐浓缩,脱苦脱色、澄清后得到浓缩肽液;步骤五:将浓缩肽液进行压力喷雾后获得大豆低聚肽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陶瓷管式膜和纳滤设备对大豆低聚肽粉末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缩短工艺步骤,提高生产过程稳定性,通过多种酶的相互补充,提升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效果,使产品更容易被吸收。使产品更容易被吸收。使产品更容易被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低聚肽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低聚肽是指氨基酸数量为2-10个的肽,由于其分子质量较小,因此便于被人体吸收,大豆则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植物蛋白质。
[0003]目前,大豆低聚肽在生产中,大多选用低温脱脂豆粕,经两次以上的酸提取,固液分离,碱液调节等复杂的工艺处理后方能得到酶解所用的浆液,其法对所选原料的要求较高,处理复杂而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多以自来水或生活饮用水作为工艺用水,硬度较高,影响后续工段的处理,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且对蛋白质水解的蛋白酶单一,酶解时间长,蛋白质的水解程度低,产品口感差、出产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解决现有的大豆低聚肽产品工艺复杂难控制,且产品品质统一性难以得到保证、产品口感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在精选的大豆分离蛋白中加入纯水搅拌至溶解,配得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0008]步骤二:将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输送至酶解罐中持续搅拌,高温灭菌后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再高温灭活后得到酶解液;
[0009]步骤三:将所述酶解液降温至70℃,调节酶解液PH值至等电点,使未酶解的大豆分离蛋白酸沉,过滤分离得到浊液和清液,将浊液干燥筛分得到饲料蛋白;
[0010]步骤四:将所述清液脱盐浓缩,经过高温灭菌后,再脱苦脱色、澄清后得到浓缩肽液;
[0011]步骤五:将所述浓缩肽液进行压力喷雾后获得大豆低聚肽粉末。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大豆分离蛋白与纯水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25;所述步骤一的纯水为一级RO产水,电导率指标≤20μs/cm,通过膜分离,降低自来水中的硬度和电导率,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质量,从而提高生产中产品的稳定性。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第一次高温灭活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30min;第二次高温灭活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30min;
[0014]其中,所述蛋白酶包括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经过高温灭菌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降低至55℃并保持,调节溶液PH值至9.0,加入碱性蛋白酶,初步反应60min后,调节PH值至7.0,加入中性蛋白酶,初步反应10min后,加入风味酶,保持溶液温度55℃,持续搅拌5h,其中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与所需要反应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比例按重量计为:2:1:1:4000,通过三种蛋白酶的相互配合补充,进一步提高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酶解速率和酶解率,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口感。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通过添加盐酸调节酶解液PH值;将酸沉后的酶解液通过陶瓷管式膜过滤分离,陶瓷管式膜的孔径尺寸为50nm,通过陶瓷管式膜对产品进行过滤,陶瓷管式膜能够重复利用,且在生产中无需加入助滤剂,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质。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通过纳滤将清液脱盐浓缩,高温灭菌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60min,加入活性炭粉后搅拌、过滤,将脱盐浓缩后的清液脱苦脱色,其中,活性炭的加入量与脱盐浓缩后的清液的不饱和程度按照1:100的比例添加,通过纳滤设备进行脱盐浓缩,减少生产工艺步骤,避免过多的工艺带来的污染问题,提升产品生产的稳定性。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五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六:将所述大豆低聚肽粉末进行指标检测,将检测合格的大豆低聚肽粉末称重、包装、入库。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陶瓷管式膜和纳滤设备对大豆低聚肽粉末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缩短工艺步骤,提高生产过程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多种酶的相互补充,提升大豆蛋白酶解的效果,使产品更容易被吸收,且改善产品口感。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在精选的大豆分离蛋白中加入纯水搅拌至溶解,配得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0026]步骤二: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输送至酶解罐中持续搅拌,高温灭菌后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再高温灭活后得到酶解液;
[0027]步骤三:将酶解液降温至70℃,调节酶解液PH值至等电点,使未酶解的大豆分离蛋白酸沉,过滤分离得到浊液和清液,将浊液干燥筛分得到饲料蛋白;
[0028]步骤四:将清液脱盐浓缩,经过高温灭菌后,再脱苦脱色、澄清后得到浓缩肽液;
[0029]步骤五:将浓缩肽液进行压力喷雾后获得大豆低聚肽粉末。
[0030]优选地,步骤一中,大豆分离蛋白与纯水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25;步骤一的纯水为一级RO水,电导率指标≤20μs/cm,通过膜分离,降低自来水中的硬度和电导率,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质量,从而提高生产中产品的稳定性。
[0031]优选地,步骤二中,第一次高温灭活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30min;第二次高温
灭活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30min;
[0032]其中,蛋白酶包括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经过高温灭菌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降低至55℃并保持,调节溶液PH值至9.0,加入碱性蛋白酶,初步反应60min后,调节PH值至7.0,加入中性蛋白酶,初步反应10min后,加入风味酶,保持溶液温度55℃,持续搅拌5h,其中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与所需要反应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比例按重量计为:2:1:1:4000,通过三种蛋白酶的相互配合补充,进一步提高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酶解速率和酶解率,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口感。
[0033]优选地,步骤三中,通过添加盐酸调节酶解液PH值;将酸沉后的酶解液通过陶瓷管式膜过滤分离,陶瓷管式膜的孔径尺寸为50nm,通过陶瓷管式膜对产品进行过滤,陶瓷管式膜能够重复利用,且在生产中无需加入助滤剂,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质。
[0034]优选地,步骤四中,通过纳滤将清液脱盐浓缩,高温灭菌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60min,加入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大豆分离蛋白中加入纯水搅拌至溶解,配得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步骤二:将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输送至酶解罐中持续搅拌,高温灭菌后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再高温灭活后得到酶解液;步骤三:将所述酶解液降温至70℃,调节酶解液PH值至等电点,使未酶解的大豆分离蛋白酸沉,过滤分离得到浊液和清液,将浊液干燥筛分得到饲料蛋白;步骤四:将所述清液脱盐浓缩,经过高温灭菌后,再脱苦脱色、澄清后得到浓缩肽液;步骤五:将所述浓缩肽液进行压力喷雾后获得大豆低聚肽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大豆分离蛋白与纯水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25;所述步骤一的纯水为一级RO产水,电导率指标≤20μs/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低聚肽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第一次高温灭活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30min;第二次高温灭活的温度为90℃,持续时间为30min;其中,所述蛋白酶包括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经过高温灭菌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鹏陈雷匙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邹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