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隔音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87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隔音材料,其能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针对汽车中产生的500Hz至6400Hz的噪音发挥充分的隔音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用隔音材料,其具备具有呈多列配置的筒状单元(20)的芯层(10)、在芯层的一表面设置的不透气树脂膜层(40)及其外侧设置的去耦层(30);芯层的一表面的单元端部以隔着一列的方式具有封闭面(21)及开放端(22),芯层的另一表面的单元端部在所述一表面的单元端部有封闭面的列上有开放端,在所述一个表面的单元端部有开放端的列上有封闭面,并且单元的内部空间通过开放端与外部连通;以芯层上设置的不透气树脂膜层的与芯层相反的表面处的声压P、声质点速度v以及去耦层的声阻抗Za来表示的(P/v)/Za的平均值在500Hz至6400Hz之间为2.8至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用隔音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隔音材料,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吸音性能的汽车用隔音材料。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的结构,一般是在前方有发动机室、在后方有后备箱室且在其中间设置车厢的结构。在车厢中设置有诸如驾驶员座椅、副驾驶座椅以及后排座椅之类的座椅。另外,在车厢中,以覆盖汽车内装部件的外侧的方式设置有前隔板绝缘体、地毡、地垫、后备箱饰板以及后备箱地板,这些部件成形为与车身的形状或部件的设计相对应的凹凸状的形状。另外,在车身下的外装部件设置有前挡板内衬、后挡板内衬以及成形为控制空气流动的凹凸形状的底罩。这些部件的材料大多使用热塑性树脂,通过加热该材料利用该部件的形状的模具进行冲压成形,精加工成具有厚度不同的多个部分的凹凸形状的部件。作为汽车开发的最近的动向,车内的安静性备受重视。作为传导到汽车内部的噪音,有来自车窗的噪音、来自轮胎的噪音、来自车身下方的噪音、来自发动机声音的噪音、来自电机声音的噪音等。噪音中特别是500Hz~4000Hz的频率被认为对驾驶员及同乘者来说是刺耳的。另外,在电动汽车方面,针对以往未曾感到刺耳的4000Hz~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隔音材料,其为多层结构的汽车用隔音材料并且具备芯层、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以及去耦层,所述芯层具有呈多列配置的筒状单元,所述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设置于所述芯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且所述去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的与所述芯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其中,以所述芯层上设置的所述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的与所述芯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处的声压P和声质点速度v以及所述去耦层的声阻抗Za来表示的声阻抗比的平均值在500Hz至6400Hz之间为2.8<(P/v)/Za<1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汽车用隔音材料,其为多层结构的汽车用隔音材料并且具备芯层、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以及去耦层,所述芯层具有呈多列配置的筒状单元,所述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设置于所述芯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且所述去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的与所述芯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其中,以所述芯层上设置的所述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的与所述芯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处的声压P和声质点速度v以及所述去耦层的声阻抗Za来表示的声阻抗比的平均值在500Hz至6400Hz之间为2.8<(P/v)/Za<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隔音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不透气树脂膜层的厚度为50μm至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隔音材料,其还具备具有多个开孔的树脂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井一贵
申请(专利权)人:MTTec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