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812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机构(10),包括:第一和第二离合器(E1、E2),第一离合器(E1)相对于第二离合器(E2)径向地位于外侧,第一和第二致动系统(30、40),布置成分别接合或脱离第一和第二离合器(E1、E2),每个致动系统(30、40)包括:布置成接收加压流体的压力腔(31、41),可在压力腔(31、41)内轴向移动的活塞(32、42),相对于活塞(32、42)位于压力腔(31、41)相对侧的平衡腔(33、43),所述压力腔(31、41)在所述活塞(32、42)上施加轴向相反的致动力,其中第一离合器(E1)的压力腔(31)的外径小于第二离合器(E2)的压力腔(41)的外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离合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凑的双离合器机构,例如用于机动车辆领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这种双离合器机构的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旨在设置于特别是机动车辆或所谓的工业车辆的内燃机和变速箱之间的传动系统中,工业车辆例如为重型车辆、公共运输车辆或农用车辆。
技术介绍
已知的离合器机构包括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离合器和力发生器,力发生器被布置成:通过被称为活塞的移动部件,将离合器配置成所谓的脱离配置或接合配置,使得可将力发生器中产生的力传递给所述离合器。在已知的方式中,致动系统可由液压力发生器形成,该液压力发生器包括:(i)压力腔,布置成接收加压流体,(ii)活塞,可在压力腔中轴向移动并在压力腔的外侧上径向延伸以便接合或脱离离合器,(iii)平衡腔,相对于活塞位于压力腔的相对侧,该平衡腔包括弹性回位元件,使得能够产生对抗活塞的所谓反弹力。通过所谓的低压流体管道向平衡腔供给液压流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的任何时候,该平衡腔都填充有所述流体。该平衡腔相对于压力腔的径向尺寸使得活塞受到的离心力的轴向力被抵消,导致不可能仅通过离心力来实现活塞的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离合器机构(10),包括:/n第一多盘湿式离合器和第二多盘湿式离合器(E1、E2),围绕轴线(x)旋转并且被控制以选择性地将驱动轴分别连接至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一离合器(E1)相对于所述第二离合器(E2)径向地位于外侧,/n第一致动系统和第二致动系统(30、40),布置成分别接合或脱离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E1、E2),/n每个致动系统(30、40)包括:/n压力腔(31、41),布置成接收加压流体,/n可轴向移动的活塞(32、42),/n平衡腔(33、43),相对于所述活塞(32、42)位于所述压力腔(31、41)的相对侧,/n所述压力腔(31、41)在所述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6 FR 18579871.一种双离合器机构(10),包括:
第一多盘湿式离合器和第二多盘湿式离合器(E1、E2),围绕轴线(x)旋转并且被控制以选择性地将驱动轴分别连接至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一离合器(E1)相对于所述第二离合器(E2)径向地位于外侧,
第一致动系统和第二致动系统(30、40),布置成分别接合或脱离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E1、E2),
每个致动系统(30、40)包括:
压力腔(31、41),布置成接收加压流体,
可轴向移动的活塞(32、42),
平衡腔(33、43),相对于所述活塞(32、42)位于所述压力腔(31、41)的相对侧,
所述压力腔(31、41)在所述活塞(32、42)上施加轴向相反的致动力,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E1)的压力腔(3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离合器(E2)的压力腔(41)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每个致动系统(30、40)还包括弹性回位元件(34、44),所述第一离合器(E1)的致动系统(30)的弹性回位元件(34)径向地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E1)的平衡腔(33)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E1)的致动系统(30)的弹性回位元件(34)是贝氏弹簧垫圈或由螺旋弹簧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E1)的致动系统(30)的弹性回位元件(34)轴向布置在所述离合器(E1、E2)共用的输入盘托架(8)与所述第一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德尔普拉斯O西蒙D费尼欧克斯O多雷穆斯J鲍莱特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