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74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5
一种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100),包括:胎体结构(101);交叉带束结构(106),其相对于胎体结构(101)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106c),其相对于交叉带束结构(106)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和胎面带(10),其相对于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106c)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交叉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106a)和相对于第一带束层(106a)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带束层(106b)。带束层(106a,106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混合增强帘线(10),每个混合增强帘线具有由高模量织物材料制成并沿着预定纵向方向(A)延伸的芯(11)和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以预定缠绕节距(P)螺旋地缠绕在芯(11)上的多条金属线(12)。金属线(12)围绕芯(11)布置,使得在混合增强帘线(10)的任何横截面中,它们位于外接芯(11)的理想圆周(C)的仅一个角部分处。零度增强层(106c)包括多个非混合增强帘线(10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轮胎是用于运动汽车、特别是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汽车的车轮的轮胎。用于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汽车的轮胎(通常被定义为“HP”或“UHP”轮胎)特别是那些允许达到超过200km/h、高达300km/h的速度的轮胎。这样的轮胎的示例是根据E.T.R.T.O.标准(EuropeanTyreandRimTechnicalOrganisation)属于“T”、“U”、“H”、“V”、“Z”、“W”、“Y”类的轮胎以及赛车轮胎,特别是用于高活塞排量四轮车辆的轮胎。典型地,属于这些类的轮胎的截面宽度等于或大于185mm,优选地在195mm到385mm之间,更优选地在195mm到355mm之间。这样的轮胎优选安装在具有等于或大于13英寸、优选不大于24英寸、更优选在16英寸到23英寸之间的配合直径的轮辋上。但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也可以用于不同于上述汽车的车辆中,例如高性能运动摩托车。
技术介绍
JPH6-297905描述了一种子午线轮胎,该子午线轮胎包括附加的径向外部零度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100),包括:/n﹣胎体结构(101);/n﹣交叉带束结构(106),所述交叉带束结构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101)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并且包括第一带束层(106a)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06a)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带束层(106b);/n﹣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106c),所述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相对于所述交叉带束结构(106)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并且包括多个非混合增强帘线(10c);/n﹣胎面带(10),所述胎面带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106c)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n其中,所述第一带束层(106a)和所述第二带束层(106b)中的至少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3 IT 1020180000078501.一种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100),包括:
﹣胎体结构(101);
﹣交叉带束结构(106),所述交叉带束结构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101)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并且包括第一带束层(106a)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06a)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带束层(106b);
﹣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106c),所述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相对于所述交叉带束结构(106)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并且包括多个非混合增强帘线(10c);
﹣胎面带(10),所述胎面带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零度增强层(106c)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
其中,所述第一带束层(106a)和所述第二带束层(106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混合增强帘线(10),每个混合增强帘线具有沿着预定纵向方向(A)延伸的由具有高模量的织物材料制成的芯(11)和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以预定缠绕节距(P)螺旋地缠绕在所述芯(11)上的多条金属线(12),所述多条金属线(12)围绕所述芯(11)布置,使得在所述混合增强帘线(10)的任何横截面中,所述多条金属线位于外接所述芯(11)的理想圆周(C)的仅一个角部分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00),其中,所述芯(11)包括选自包括芳纶纤维、莱赛尔纤维、玻璃纤维、或包含至少30%的芳纶纤维、莱赛尔纤维或玻璃纤维和不超过70%的尼龙、人造丝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纤维组合物的组中的织物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100),其中,所述织物纤维彼此相互连结,以限定以预定加捻节距自身加捻的单个细长元件或者以预定加捻节距(T)加捻在一起的多个细长元件(11a,1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100),其中,所述加捻节距(T)小于所述缠绕节距(P)。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0),其中,所述缠绕节距(P)小于约6mm。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多条金属线(12)的数量在3到5之间。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0),其中,每个混合增强帘线(10)在其沿所述预定纵向方向(A)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阿格雷斯蒂G·L·达吉尼B·拉姆帕纳A·蒙多洛
申请(专利权)人: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