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且磨合后胎侧变形深度改善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75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10),所述轮胎(10)具有包括胎面(20)和胎冠增强件(14)的胎冠(12),两个胎侧(22)和两个胎圈(24),其中每个胎侧(22)将每个胎圈(24)连接至胎冠(12),胎冠增强件(14)在胎冠(12)中延伸。所述轮胎(10)包括锚固在每个胎圈(24)中并在胎侧(22)中延伸的径向胎体增强件(32),所述胎冠增强件(14)在径向上插置在胎体增强件(32)和胎面(20)之间。所述轮胎(10)的胎侧高度大于或等于110nm,且负荷指数大于或等于94。所述胎体增强件(32)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34),所述单个胎体帘布层(34)具有至少一个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包括由以下形成的组件:·由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制成的多丝线股;和·由聚酯制成的多丝线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且磨合后胎侧变形深度改善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其包括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胎体帘布层包括增强元件,所述增强元件包括组装在一起的至少一根由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制成的多丝线股和至少一根由聚酯制成的多丝线股。
技术介绍
尽管不限于这种类型的应用,但是将参照旨在装配至“SUV”(“运动型多用途车”)类型车辆或“轻型卡车”类型车辆(如例如,旨在承载重型负荷的卡车或货车)上的轮胎来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轮胎,该轮胎旨在装配至SUV类型的车辆上,由米其林销售并属于LatitudeTourHP系列,并具有255/50R19107WXLTL尺寸特征。这种轮胎具有包括胎面和胎冠增强件的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其中每个胎侧将每个胎圈连接至胎冠。胎冠增强件沿轮胎的周向方向伸长至胎冠中。轮胎包括锚固在每个胎圈中并伸长至胎侧和胎冠中的径向胎体增强件。胎冠增强件在径向上插入在胎体增强件和胎面之间。为了承受与轮胎旨在安装的车辆的空载重量相关的相对重的负荷,一方面,轮胎具有的胎侧高度大于或等于110mm(在此情况下等于128mm),且负荷指数大于或等于94(在此情况下等于107),另一方面,胎体增强件包括两个胎体帘布层,每个胎体帘布层包括多个增强元件。每个增强元件都包括平衡组件,该平衡组件由聚酯制成的两根多丝线股组装在一起并以290转/米的缠距彼此螺旋缠绕而形成。每根多丝线股的支数等于144tex。现有技术的这种轮胎,由于其具有两个胎体帘布层,因此相对较重且具有滞后性,这赋予轮胎相对较高的滚动阻力,不利于其所安装的车辆的燃料消耗。此外,通常,在用于制造轮胎方法的过程中,将每个胎体帘布层在成型鼓上面和周围进行缠绕,则每个胎体帘布层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然后通过以下方式将每个帘布层的两个自由端部融合:两个自由端部在约一厘米的长度上一个覆盖(而不是通过两个自由端部的对接)在另一个顶部上,以形成覆盖区域Z1。如图1所示,在每个覆盖区域Z1中,每个胎体帘布层具有双重厚度,因此增强元件RE的密度2de比相邻区域Z2的密度高两倍,在相邻区域Z2中,每个胎体帘布层具有单个厚度,因此增强元件RE的密度为de。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轮胎的胎体增强件的增强元件的力-伸长曲线。在给定应力的情况下,每个相邻区域的每个增强元件吸收张力2T,从而每个增强元件在该相邻区域Z2内产生伸长ε2,然而,在每个覆盖区域Z1中,由于增强元件的密度为2d,每个覆盖区域Z1的每个增强元件吸收张力T,从而每个增强元件在该覆盖区域Z1内产生伸长ε1,而伸长ε1小于ε2。如图2所示,ε1和ε2之间这种称为Δε的差异,导致一旦轮胎充气至压力PI且增强元件拉伸,则从轮胎的外部看,在外部压力OP下,这些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增强元件之间的伸长差异相对较大,从而在轮胎的每个胎侧中形成凹陷,该凹陷形成不美观的变形。当标称充气压力较高时(这种压力对于承载重型负荷是必需的),则这种变形会更大。当胎侧高度较高时,则这种变形甚至更高。因此,大于或等于110mm的胎侧高度特别容易出现这些变形。即使这些变形仅是不美观的,但它们仍会导致大量的客户退货,因为变形超过了人眼的感知阈值。尽管该问题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轮胎上不存在(由于该轮胎包括两个胎体帘布层的事实),但重要的是,不能由于这些变形而让客户退还所有制成的轮胎(即使这些制成的轮胎对轮胎的性能和安全性没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所述轮胎特别旨在装配在SUV类型或轻型卡车类型的车辆上,具有减小的质量并且不具有客户不可接受的不美观的缺陷。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包括胎面和胎冠增强件的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其中每个胎侧将每个胎圈连接至胎冠,所述胎冠增强件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延伸至胎冠中,所述轮胎包括锚固在每个胎圈中并延伸至胎侧中的径向胎体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在径向上插入在胎体增强件和胎面之间,所述轮胎的胎侧高度大于或等于110mm,且负荷指数大于或等于94,其中,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所述单个胎体帘布层包括至少一个增强元件,所述增强元件包括由多根多丝线股形成的组件,所述多丝线股包括:·至少一根由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制成的多丝线股;和·至少一根由聚酯制成的多丝线股。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胎体增强件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因此,除了胎体帘布层之外,胎体增强件不具有任何由丝线增强元件增强的帘布层。从轮胎的胎体增强件中排除的这种增强帘布层的丝线增强元件包括金属丝线增强元件和织物丝线增强元件。以非常优选的方式,胎体增强件由胎体帘布层形成。换言之,胎体增强件由单个胎体帘布层形成。包括由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制成的单丝和由聚酯制成的单丝的组件的混合增强元件的使用允许获得具有机械阻力性能的胎体帘布层,特别是足够高的断裂强度和耐久性以允许轮胎设计者将胎体增强件中胎体帘布层的数量限制为单个(而不是多个)胎体帘布层。因此,使用如上所述的混合增强元件允许获得如下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的帘布层断裂强度足以承载重型负荷,无论该重型负荷来源于车辆的高空载重量还是来源于车辆的总的高满载重量。此外,通过减少胎体帘布层的数量,降低了成本、质量以及滞后性,并因此降低了轮胎的滚动阻力。减少胎体帘布层数量的一种效果是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在完成其制造方法时对胎侧中变形的存在更加敏感。因此,专利技术人已经注意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在完成其制造方法后,在其上观察到的胎侧变形的深度当它不超过人眼的感知阈值(大约等于600μm)时相对较高。然而,完全出乎意料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变形的深度在相对较短的磨合时间后减小,并且其在完成该磨合时低于人眼的感知阈值,这限制并且甚至避免了任何客户退货。专利技术人假设磨合之后,每个增强元件的力-伸长曲线的模量增加,使得ε2和ε1之间的差异减小,因此变形深度减小。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单个胎体帘布层和混合增强元件结合,从而使轮胎变轻,同时在磨合期之后使胎侧的变形对于客户不可见。最后,单个胎体帘布层的存在允许获得如下轮胎:所述轮胎的胎体增强件比具有包括多个胎体帘布层的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更柔软。因此,轮胎的垂直刚度受到限制,并因此安装轮胎的车辆的舒适性也受到限制。由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制成的长丝是众所周知的线性大分子长丝,其由芳族基团通过酰胺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其中至少有85%的芳族基团直接键合在两个芳核上,更具体地是长期以来由光学各向异性纺丝组合物制得的聚(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或PPTA)纤维。从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中可以列举以下:聚芳基酰胺(或PAA,特别已知的是Solvay公司的商品名Ixef)、聚(间二甲苯己二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或PPA,特别已知的是Solvay公司的商品名Amodel)、无定形半芳族聚酰胺(或PA6-3T,特别已知的是Evonik公司的商品名Trogamid)、间位芳族聚酰胺(或聚(间亚苯基)、异邻苯二甲酰亚胺或PAMPD-I,特别已知的是DuP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轮胎(10;10’),所述轮胎(10;10’)具有包括胎面(20)和胎冠增强件(14)的胎冠(12)、两个胎侧(22)、两个胎圈(24),其中每个胎侧(22)将每个胎圈(24)连接至胎冠(12),所述胎冠增强件(14)沿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延伸至胎冠(12)中,所述轮胎(10)包括锚固在每个胎圈(24)中并延伸至胎侧(22)中的径向胎体增强件(32),所述胎冠增强件(14)在径向上插入在胎体增强件(32;33)和胎面(20)之间,所述轮胎(10;10’)的胎侧高度大于或等于110mm,且负荷指数大于或等于94,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32;33)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34;35),所述单个胎体帘布层(34;35)包括至少一个增强元件(44;45),所述增强元件(44;45)包括由多个多丝线股形成的组件,所述多丝线股包括:/n·至少一根由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制成的多丝线股(46);和/n·至少一根由聚酯制成的多丝线股(48)。/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0 FR 18523681.轮胎(10;10’),所述轮胎(10;10’)具有包括胎面(20)和胎冠增强件(14)的胎冠(12)、两个胎侧(22)、两个胎圈(24),其中每个胎侧(22)将每个胎圈(24)连接至胎冠(12),所述胎冠增强件(14)沿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延伸至胎冠(12)中,所述轮胎(10)包括锚固在每个胎圈(24)中并延伸至胎侧(22)中的径向胎体增强件(32),所述胎冠增强件(14)在径向上插入在胎体增强件(32;33)和胎面(20)之间,所述轮胎(10;10’)的胎侧高度大于或等于110mm,且负荷指数大于或等于94,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32;33)包括单个胎体帘布层(34;35),所述单个胎体帘布层(34;35)包括至少一个增强元件(44;45),所述增强元件(44;45)包括由多个多丝线股形成的组件,所述多丝线股包括:
·至少一根由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制成的多丝线股(46);和
·至少一根由聚酯制成的多丝线股(48)。


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10;10’),其中,胎侧高度大于或等于120mm,优选大于或等于130mm,甚至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40mm。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10’),其中,胎侧高度小于或等于220mm,优选小于或等于210mm,甚至更优选小于或等于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0),其中,胎侧高度的范围为139mm至223mm,优选为139mm至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0’),其中,胎侧高度小于或等于141mm。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10’),其中,负荷指数大于或等于95,优选大于或等于97,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00。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10’),其中,负荷指数小于或等于130,优选小于或等于125,更优选小于或等于1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负荷指数的范围为100至125,优选为102至1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负荷指数的范围为100至115,优选为100至105。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10’),其中,公称充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00kPa,优选大于或等于220kPa,更优选大于或等于250kPa。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10’),其中,公称充气压力小于或等于600kPa,优选小于或等于585kPa,更优选小于或等于575kPa。


1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迪舍曼N·迪达内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