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36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本结构包括沿着由里到外依次分布的内衬层、钢丝子口、胎体、三角体、钢丝圈、耐磨胶体和排气线;排气线为高密度网格状结构,其包括径向线和周向线,其中径向线沿着圆周方向32等分排列,多条周向线同心间隔排布,径向线与周向线之间交叉设置。“网格状”结构充分考虑到散热因素,四方排气更有利于轮胎硫化时胶料的均匀过渡,胎圈部位材料更饱满,胎圈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运输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带来的轮胎损耗也越来越多,轮胎有两个硬性接触点,分别是胎面与地面接触、胎圈与轮辋接触,随着轮胎使用的复杂性,如长距离的行驶,超承载的使用会导致轮胎变形量的增大,而轮胎变形量的增大会导致生热过大,进而引起轮胎的肩空、子口空等现象。正常轮胎的胎圈部位结构在胎圈与轮辋接触处会设置有排气线,主要起到轮胎硫化时排气的效果,让胶料过渡更好。而重载轮胎的胎圈部位,由于重载时轮胎的变形,主要是周向部位的重力下移以及胎圈与轮辋间的位移,那如何才能解决胎圈与轮辋间的位移呢。其实这是轮胎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轮胎企业普遍做法:减小胎圈直径,增大过盈配合量,这样缺点同样明显,位移少了,但是周向部位下移反而增大,生热没有减少;会容易引起抽丝、断丝爆等现象。而如何才能考虑周向部位的下移及胎圈部位的位移处于一个平衡点,这对轮胎胎圈部位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n本结构包括由里到外依次分布的内衬层(1)、钢丝子口(2)、胎体(3)、三角体(4)、钢丝圈(5)、耐磨胶体(6)和排气线(7);/n所述排气线(7)为高密度网格状结构,其包括径向线(7.1)和周向线(7.2),其中径向线沿着圆周方向32-48等分排列,多条周向线同心间隔排布,径向线与周向线之间交叉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本结构包括由里到外依次分布的内衬层(1)、钢丝子口(2)、胎体(3)、三角体(4)、钢丝圈(5)、耐磨胶体(6)和排气线(7);
所述排气线(7)为高密度网格状结构,其包括径向线(7.1)和周向线(7.2),其中径向线沿着圆周方向32-48等分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炯赵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