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37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围绕显示区设置的第一有机挡墙和第一有机禁空区,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一金属层为第二电极提供第一电源,第一金属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有机禁空区和至少部分第一有机挡墙,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覆盖第一金属层的边缘的侧壁的有机保护层,第一金属层的第一边缘部与第一有机禁空区交叠,第一边缘部的长度大于第一有机禁空区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其中,第一方向为显示区指向第一有机禁空区的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窄边框以及无边框设计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话题,由于采用窄边框设计的显示屏,其体积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同时可视面积也更为开阔,因此,这种窄边框设计是未来显示屏的发展潮流与发展方向。然而随着显示屏的边框越来越窄,往往会影响显示屏的密封质量,从而导致显示屏阻挡水汽性能的变差,外界的水汽很容易通过边框到达显示区,从而出现显示不良问题,降低了显示屏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改善水汽入侵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第一有机挡墙和第一有机禁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所述第二电极提供第一电源;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有机禁空区和至少部分第一有机挡墙;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保护层,所述有机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的侧壁,且所述有机保护层与所述第一有机挡墙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交叠;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的方向。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有机禁空区和至少部分第一有机挡墙,增大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接触面积,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大屏占比的同时,降低第一电源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传输过程中电阻的影响,从而提高第二电极上电流的均匀性,避免Mura出现的情况。通过设置有机保护层至少覆盖第一金属层的边缘的侧壁,避免第一金属层的边缘截面裸露,从而避免第一金属层的边缘氧化形成暗斑,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通过设置与第一有机禁空区交叠的第一边缘部的长度大于第一有机禁空区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延长有机保护层形成的水汽传输路径,从而使水汽不容易沿有机保护层进入显示区,提高封装品质,并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围绕显示区10设置的第一有机挡墙11和第一有机禁空区12,显示区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20,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30和位于衬底30一侧的第一金属层31和第二金属层32,第一金属层31与第一电极201同层设置,且第一金属层31位于第二金属层32远离衬底30的一侧。第二电极202与第一金属层31连接,第一金属层31与第二金属层32连接,第二金属层32用于通过第一金属层31为第二电极202提供第一电源,第一金属层31覆盖至少部分第一有机禁空区12和至少第一有机挡墙11。该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保护层33,有机保护层33至少覆盖第一金属层31的边缘的侧壁,且有机保护层33与第一有机挡墙11连接。第一金属层31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部311,沿垂直于衬底30的方向,第一边缘部311与第一有机禁空区12交叠,第一边缘部311的长度大于第一有机禁空区1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其中,第一方向X为显示区10指向第一有机禁空区12的方向。具体的,如图1-5所示,显示区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20,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电极201、第二电极202以及位于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的有发光功能层203,其中,第一电极201可以为阳极,第二电极202可以为阴极,发光功能层203可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的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而发光,从而实现显示功能。继续参考图1-5,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30和位于衬底30一侧的第一金属层31和第二金属层32,第一金属层31位于第二金属层32远离衬底30的一侧。第二电极202与第一金属层31连接,第一金属层31与第二金属层32连接,从而使得第二金属层32通过第一金属层31为第二电极202提供第一电源,与第二金属层32直接与第二电极202电连接相比,本实施例可避免打较深的通孔来使第二金属层32直接与第二电极202连接,从而可解决较深的通孔所导致的第二金属层32与第二电极202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其中,第二金属层32可与驱动芯片40连接,第一电源可以为驱动芯片40提供的PVEE电源,P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第一有机挡墙和第一有机禁空区;/n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n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n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所述第二电极提供第一电源;/n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有机禁空区和至少部分第一有机挡墙;/n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保护层,所述有机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的侧壁,且所述有机保护层与所述第一有机挡墙连接;/n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交叠;/n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第一有机挡墙和第一有机禁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所述第二电极提供第一电源;
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有机禁空区和至少部分第一有机挡墙;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保护层,所述有机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的侧壁,且所述有机保护层与所述第一有机挡墙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交叠;
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为直线,且所述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为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部至少包括第一边缘分部和第二边缘分部,所述第一边缘分部和所述第二边缘分部连接;
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一边缘分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边缘分部的延伸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部包括第三边缘分部和第四边缘分部;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三边缘分部和所述第四边缘分部的距离为D,其中,D>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岛,至少一个所述有机岛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有机岛与所述第一有机挡墙间隔设置;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有机岛与所述第三边缘分部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平坦化层,所述有机平坦化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有机岛与所述有机平坦化层同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金属层和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靠近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之间;
所述有机岛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岛包括第一有机分部和第二有机分部,所述第二有机分部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分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金属层和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靠近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机分部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同层设置;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平坦化层,所述有机平坦化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有机分部与所述有机平坦化层同层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一有机层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岛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有机岛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有机岛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机层,所述无机层位于所述衬底靠近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所述无机层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有机禁空区,且所述凹槽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四边缘分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靠近所述无机层的一侧;
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1,所述无机层的厚度为H2,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H3,其中,0<H1<H2+H3。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包括底部和顶部,所述底部位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顶部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