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一种NMOS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设备及智能电源的发展,低电压MOS器件和低功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对于低压MOS器件更低导通电阻、更高工作频率、更低驱动损耗和开关损耗的要求,其特征尺寸也从之前的0.5um逐渐缩小到0.18um,并不断向着更小线宽前进。但是,低压MOS不同于高压MOS,没有漂移区来承受大功耗,因此使用时安全可靠性相对偏低。同时,由于低压MOS器件在尺寸缩小的同时,虽然降低了功率损耗,也带来了可靠性变差的问题。例如,5V工作的D类功放,其输出级NMOS,原先用0.5um工艺设计时,由于器件尺寸还比较大,耐受的功耗较强,可以最高工作在7~8V,安全可靠性较高。而目前采用0.18um工艺设计后,由于器件整体尺寸缩小了,因此安全工作区也相应降低了,最高只能工作在5.5~7V,使用时如果电源有纹波,将使其可靠性承受较大影响。影响NMOS安全工作区(即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NMOS器件体内寄生的NPN管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包括P型衬底,所述P型衬底上方设有P阱区,其特征在于:/nP阱区上部间隔设有多个P+注入扩散区,相邻两个P+注入扩散区之间设有多个N+注入扩散区,所述N+注入扩散区之间以及N+注入扩散区的下方通过P阱区连通;/n所述P+注入扩散区的下方设有PB层和/或ZP层,所述PB层和/或ZP层的两端和其上方的P+注入扩散区两端对齐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包括P型衬底,所述P型衬底上方设有P阱区,其特征在于:
P阱区上部间隔设有多个P+注入扩散区,相邻两个P+注入扩散区之间设有多个N+注入扩散区,所述N+注入扩散区之间以及N+注入扩散区的下方通过P阱区连通;
所述P+注入扩散区的下方设有PB层和/或ZP层,所述PB层和/或ZP层的两端和其上方的P+注入扩散区两端对齐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注入扩散区的下方设有PB层和ZP层,所述ZP层位于所述PB层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P阱区上部间隔设有3个P+注入扩散区,相邻的两个P+注入扩散区之间设有3个N+注入扩散区;所述3个N+注入扩散区间隔设置,依次为第一至第三N+注入扩散区,第一、第三N+注入扩散区作为NMOS阵列结构的源极,第二N+注入扩散区作为NMOS阵列结构的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第一与第二N+注入扩散区之间的上方以及第二与第三N+注入扩散区之间的上方均设有栅氧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氧化层上方设有多晶硅,所述多晶硅作为NMOS阵列结构的栅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NMOS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注入扩散区和N+注入扩散区的上方设有外氧化层,所述外氧化层内设有接触通孔,对应每个P+注入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晶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