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路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20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路端子,其包括:载流连接件和套设于载流连接件的绝缘套,沿绝缘套周向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闭路端子通过沿绝缘套周向设置支撑部,从而加大了载流连接件的穿透距离,绝缘套作为第一道保护层,支撑部作为第二道保护层,对载流连接件形成保护。避免了载流连接件接触到被安装的家电的外壳而发生火灾。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仅需要沿绝缘套周向设置支撑部,无需对整个绝缘套的厚度进行加厚,因此,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另外,支撑部作为闭路端子整体的支撑,不需要额外进行固定操作,减少了安装过程的工作量,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路端子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路端子。
技术介绍
闭路端子(预绝缘闭合式端接件)是家用电器中常见的一种用于内部导线连接的零部件,因其结构简单,能够承受较大电流载荷连接而被广泛使用。闭路端子外形像奶嘴的形状因此也常被俗称为“奶嘴端子”。传统的闭路端子结构为绝缘套包裹载流连接件,从而起到绝缘作用,绝缘套采用奶嘴形状的塑料罩,金属压接圆环作为载流连接件,塑料罩的厚度通常在0.5-0.8mm。这种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按照现行国标GB4706.1-2005要求,作为载流连接件的金属压接圆环,其周围距离(穿透距离)3mm内的材料都需要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由于工艺和成本的原因,家电产品外壳往往采用PP、ABS塑料等灼热丝阻燃等级550℃的材料制成,要求外壳处于闭路端子的载流连接件3mm以外的范围。在采用传统的闭路端子装配时,一旦闭路端子没有可靠的固定就会使得塑料罩直接接触外壳材料,导致外壳材料处于闭路端子的载流连接件3mm范围内,增加了起火的风险。为了规避上述阻燃风险,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如下方式:a.使用扎带等方式将闭路端子固定在距离外壳较远的位置;b.在闭路端子上增加厚度较大的阻燃护套使载流连接件与外壳距离大于3mm;c.更换高阻燃等级的外壳材料。其中,a、b措施增加了生产工艺成本而且很难保证装配的一致性,c措施是有效的方法但是材料成本大幅增加。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闭路端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闭路端子,其包括:载流连接件和套设于载流连接件的绝缘套,沿绝缘套周向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通过沿绝缘套周向设置支撑部,从而加大了载流连接件的穿透距离,绝缘套作为第一道保护层,支撑部作为第二道保护层,对载流连接件形成保护。避免了载流连接件接触到被安装的家电的外壳而发生火灾。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仅需要沿绝缘套周向设置支撑部,无需对整个绝缘套的厚度进行加厚,因此,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另外,支撑部作为闭路端子整体的支撑,不需要额外进行固定操作,减少了安装过程的工作量,操作方便。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载流连接件距离支撑部的延伸末端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由于多数载流连接件要求其周围距离3mm内的材料都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而大多数的家电产品的外壳40往往达不到该阻燃等级,当载流连接件距离支撑部的延伸末端的最小距离小于3mm时,极大的增加了起火的风险,因此,为确保安全,要求载流连接件距离支撑部的延伸末端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以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支撑部环绕绝缘套设置,更加便于生产制造。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绝缘套设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沿绝缘套轴向布置。避免了在装配闭路端子的过程中额外进行位置调整和固定,减少安装过程中的工作量,操作更为简单。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载流连接件位于相邻的支撑部之间,由于支撑部具有一定延伸长度,也相应加大了硬度,若载流连接件位于设有支撑部的位置,会对压线的过程造成不便,因此,载流连接件位于相邻的支撑部之间更利于压线。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绝缘套设有至少一组支撑部,多组支撑部沿绝缘套轴向布置,可以节省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一组支撑部包括若干沿绝缘套径向延伸的支撑板或支撑条。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多个支撑条均匀间隔设置。若支撑条的数量小于3,仅仅能保证闭路端子在设有支撑部的方向上加大载流连接件的穿透距离,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对闭路端子的方位进行调整,安装后需要时刻保证闭路端子的方位合适。因此,支撑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省安装时间,而且,即便闭路端子朝向或位置改变,也同样能够降低起燃风险。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多个支撑板均匀间隔设置。在闭路端子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绝缘套包括进线开口部和包裹着载流连接件的包裹部,进线开口部的外径大于包裹部的外径,支撑部设置于包裹部,进线开口部对载流连接件也可以形成支撑和保护,从而降低起火风险。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绘示了一实施方式中闭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实施方式中闭路端子的结构俯视图。图3绘示了一实施方式中闭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实施方式中闭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实施方式中闭路端子的结构仰视图。图6绘示了一实施方式中闭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绘示了一实施方式中闭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载流连接件,20-绝缘套,21-进线开口部,22-包裹部,30-支撑部,40-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闭路端子,其包括:载流连接件10和套设于载流连接件的绝缘套20,沿绝缘套20周向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30。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闭路端子沿绝缘套20周向设置支撑部30,从而加大了载流连接件10的穿透距离,绝缘套20作为第一道保护层,支撑部30作为第二道保护层,对载流连接件10形成保护,避免了载流连接件10接触到被安装的家电的外壳40而发生火灾。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仅需要沿绝缘套20周向设置支撑部30,无需对整个绝缘套20的厚度进行加厚,因此,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另外,支撑部30作为闭路端子整体的支撑,不需要额外进行固定操作,减少了安装过程的工作量,操作方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支撑部30环绕绝缘套20设置。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闭路端子便于生产,便于广泛推广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金属压接圆环作为载流连接件10,载流连接件10距离支撑部30的延伸末端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如图1中,载流连接件10的穿透距离L等于3mm。由于作为载流连接件10的金属压接环要求其周围距离3mm内的材料都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而大多数的家电产品的外壳40往往无法达到所要求的阻燃等级,因此,借助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闭路端子,使载流连接件10距家电外壳的距离等于3mm或者大于3mm,从而减小了起火风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绝缘套20设有两个支撑部30,两个支撑部30沿绝缘套20轴向(图中Y方向)依次布置,两个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闭路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载流连接件;和/n套设于所述载流连接件的绝缘套,沿所述绝缘套周向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路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载流连接件;和
套设于所述载流连接件的绝缘套,沿所述绝缘套周向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连接件距离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末端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绝缘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设有多个所述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绝缘套轴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连接件位于相邻的所述支撑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吴冰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