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03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包括一底板,一转动板,与底板转动连接,一壳体,安装于底板上端面,所述壳体两侧面加工有滑槽A以及滑槽B,所述滑槽A以及滑槽B平行,一旋钮A,设置于壳体侧面,与壳体转动连接,一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与壳体滑动连接,拧动旋钮A,第一夹持机构在滑槽A以及滑槽B内位移,一第二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壳体内,与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相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拧动旋钮,使第一夹持机构横向位移,从而调整两夹持机构之间的间距,便于将教案纸固定住,避免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
技术介绍
教育即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它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目前,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资料材料繁多,教师通常会把教案放在教案组装器中,但是传统的教案组装器在使用过程中,要么通过打孔的方式将教案纸通过绳子穿过教案组装器封面、背面和教案纸的通孔将教案纸固定于教案组装器内,这样要更换教案纸时非常的不方便,同样要加入新的教案纸,要先打孔,在装入教案组装器,使用起来非常的麻烦;要么将教案纸夹入教案组装器的夹子内,由于夹子的位置是固定的,只能夹持一定规格的教案纸,不然的话,会存在夹不住教案纸,导致教案纸的掉落及遗失,给教学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可调节夹子间距,便于更换教案纸的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包括一底板,一转动板,与底板转动连接,一壳体,安装于底板上端面,所述壳体两侧面加工有滑槽A以及滑槽B,所述滑槽A以及滑槽B平行,一旋钮A,设置于壳体侧面,与壳体转动连接,一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与壳体滑动连接,拧动旋钮A,第一夹持机构在滑槽A以及滑槽B内位移,一第二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壳体内,与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端面,一丝杠设置于壳体内,所述丝杠两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第一端部与旋钮A连接,一滑动板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滑动板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滑动板上端面,拧动旋钮A,丝杠转动,带动滑动板横向位移,第一夹持机构随滑动板位移。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上端面还固定安装一对滑轨,所述滑动板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对滑动板运动进行导向,提高滑动板运动精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一固定安装于滑动板上端面的架体、与设置于架体侧面的旋钮B以及设置于壳体外侧面的压板,转动旋钮B,压板竖直方向位移,对教案纸进行夹紧或者放松。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一与架体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与架体铰接的连接件,所述螺杆第一端部与旋钮B连接,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连接件呈7字状,第一端部与架体铰接,拐角处与螺杆铰接,第二端部与所述压板铰接,拧动旋钮B,螺杆转动,推动连接件绕其第一端部与架体铰接处轴线转动,带动压板竖直方向位移。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拧动旋钮,使第一夹持机构横向位移,从而调整两夹持机构之间的间距,便于将教案纸固定住,避免掉落。通过合理的设计丝杠传动机构,丝杠转动,带动滑动板横向位移,第一夹持机构随滑动板位移,便于主动调节。合理的设计导轨,对滑动板运动进行导向,提高滑动板运动精度。合理的设计夹持机构,拧动旋钮B,螺杆转动,推动连接件绕其第一端部与架体交界处轴线转动,带动压板竖直方向位移,避免因长期使用导致对教案夹持松弛,导致教案纸脱落。附图说明图1~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A-A剖视图;图7是图3中B-B剖视图;图8是图7中C-C剖视图;图中:1、底板;2、转动板;3、旋钮A;4、壳体;4.01、滑槽A;4.02、滑槽B;5、旋钮B;6、螺杆;7、安装架;8、导轨;9、滑动板;10、架体;11、连接件;12、压板;13、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8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包括一底板1,一转动板2,与底板1转动连接,一壳体4,安装于底板1上端面,所述壳体4两侧面加工有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所述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平行,一旋钮A3,设置于壳体4侧面,与壳体4转动连接,一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壳体4内,与壳体4滑动连接,拧动旋钮A3,第一夹持机构在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内位移,一第二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壳体4内,与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内设置一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端面,一丝杠13设置于壳体4内,所述丝杠13两端与安装架7转动连接,所述丝杠13第一端部与旋钮A3连接,一滑动板9设置于壳体4内,所述滑动板9与丝杠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滑动板9上端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7上端面还固定安装一对滑轨8,所述滑动板9通过滑块与滑轨8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一固定安装于滑动板9上端面的架体10、与设置于架体10侧面的旋钮B5以及设置于壳体4外侧面的压板12,转动旋钮B5,压板12竖直方向位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一与架体10螺纹连接的螺杆6以及与架体10铰接的连接件11,所述螺杆6第一端部与旋钮B5连接,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件11铰接,所述连接件11呈7字状,第一端部与架体10铰接,拐角处与螺杆6铰接,第二端部与所述压板12铰接。本技术实施时,转动转动板2,将组装器打开,拧动旋钮B5,螺杆6转动,推动连接件11绕其第一端部与架体10铰接处轴线转动,带动压板12向上抬起,将教案纸放置于底板1上端面,相邻两边与底板1内侧面以及壳体4侧面对齐,拧动旋钮A3,丝杠13转动,带动滑动板9横向位移,第一夹持机构随滑动板9位移,调节两夹持机构间距,然后在反向拧动旋钮B5,螺杆6转动,推动连接件11绕其第一端部与架体10铰接处轴线转动,带动压板12将教案纸压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底板(1);/n一转动板(2),与底板(1)转动连接;/n一壳体(4),安装于底板(1)上端面;/n所述壳体(4)两侧面加工有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n所述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平行;/n一旋钮A(3),设置于壳体(4)侧面,与壳体(4)转动连接;/n一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壳体(4)内,与壳体(4)滑动连接;/n拧动旋钮A(3),第一夹持机构在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内位移;/n一第二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壳体(4)内,与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1);
一转动板(2),与底板(1)转动连接;
一壳体(4),安装于底板(1)上端面;
所述壳体(4)两侧面加工有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
所述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平行;
一旋钮A(3),设置于壳体(4)侧面,与壳体(4)转动连接;
一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壳体(4)内,与壳体(4)滑动连接;
拧动旋钮A(3),第一夹持机构在滑槽A(4.01)以及滑槽B(4.02)内位移;
一第二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壳体(4)内,与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活页式教案组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设置一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端面,一丝杠(13)设置于壳体(4)内,所述丝杠(13)两端与安装架(7)转动连接,所述丝杠(13)第一端部与旋钮A(3)连接,一滑动板(9)设置于壳体(4)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斌洪光英杨丽娟张艺凡石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