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绳循环式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81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绳循环式窗帘,它包括有一根固定在上端的上固定横梁(1)和一根活动横梁(2),在上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之间串接有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其特征是:还有一根固定在下端的下固定横梁(3),活动横梁(2)和上、下固定横梁(1、3)均为空心结构,活动横梁两侧的上、下壁上有贯通的穿绳孔(C1-C4),下固定横梁两侧的上壁上也有穿绳孔(C5、C6); 该拉绳循环式窗帘有至少两根吊绳,第一根吊绳(D1)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左侧,另一端先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的左侧,再穿过活动横梁(2)左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1)进入活动横梁内腔,再横向穿过活动横梁内腔后由活动横梁右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4)穿出,再由下固定横梁(3)右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6)穿入下固定横梁的内腔,并连接在一根横向安置的拉簧(5)右端;第二根吊绳(D2)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右侧,另一端先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的右侧,再穿过活动横梁(2)右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2)进入活动横梁内腔,再横向穿过活动横梁内腔后由活动横梁左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3)穿出,再由下固定横梁左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5)穿入下固定横梁的内腔,并连接在上述拉簧(5)的左端; 该拉绳循环式窗帘还有四根拉绳:第一根拉绳(L1)一端固定在一个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上固定横梁(1)左侧正面的一个穿绳孔(C8)穿入上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上固定横梁左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9)穿出,再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后,固定在活动横梁(2)左侧;第二根拉绳(L2)一端固定在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上述穿绳孔(C8)穿入上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上固定横梁右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10)穿出,再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后,固定在活动横梁(2)右侧;第三根拉绳(L3)一端固定在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下固定横梁左侧正面的穿绳孔(C11)穿入下固定横梁内腔,再由穿绳孔(C5)穿出,固定在活动横梁(2)左侧;第四根拉绳(L4)一端固定在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上述穿绳孔(C11)穿入下固定横梁内腔,再由穿绳孔(C6)穿出,固定在活动横梁(2)右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特别是一种装有折叠窗帘布或窗帘叶片的拉绳循环式窗帘
技术介绍
现有叶片式百叶窗帘或折叠拉绳式窗帘,一般包括一个上固定横梁和一个活动横梁,在上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之间串接有叶片或折叠窗帘布,此类产品主要有如下缺陷(1)当以拉绳拉动窗帘升至任一高度时,必须采用滑轮夹持机构锁定拉绳,其位置才固定,但由于夹持机构的可靠性较差,易出现故障而使窗帘无法灵活地升降和固定,此外当窗帘收起时拉绳自由下垂的长度较长,也影响使用和美观;(2)现有的此类窗帘下端自由下垂悬空,会随风任意摆动,或安装在门玻璃处随着门的开关而摆动,使用中多有不便;(3)现有的此类窗帘仅能正向安装,由下向上收合,在太阳上升较高的场合,无法将窗帘由上向下收合,以遮挡窗户下半部的阳光,而若将窗帘全部放下以影响通风和采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拉绳循环式窗帘,使其窗帘的升降和固定灵活可靠、拉绳的长度和位置固定而不下垂、窗帘整体固定不摆动、并可反向安装,由上向下收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拉绳循环式窗帘包括有一根固定在上端的上固定横梁和一根活动横梁,在上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之间串接有叶片或折叠窗帘布,其特征是,还有一根固定在下端的下固定横梁,活动横梁和上、下固定横梁均为空心结构,活动横梁两侧的上、下壁上有贯通的穿绳孔,下固定横梁两侧的上壁上也有穿绳孔。该拉绳循环式窗帘有至少两根吊绳,第一根吊绳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左侧,另一端先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的左侧,再穿过活动横梁左侧上壁上的穿绳孔进入活动横梁内腔,再横向穿过活动横梁内腔后由活动横梁右侧下壁上的穿绳孔穿出,再由下固定横梁右侧上壁上的穿绳孔穿入下固定横梁的内腔,并连接在一根横向安置的拉簧右端;第二根吊绳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右侧,另一端先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的右侧,再穿过活动横梁右侧上壁上的穿绳孔进入活动横梁内腔,再横向穿过活动横梁内腔后由活动横梁左侧下壁上的穿绳孔穿出,再由下固定横梁左侧上壁上的穿绳孔穿入下固定横梁的内腔,并连接在上述拉簧的左端。在窗帘的两侧还可以各有一根吊绳,它们的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两侧,另一端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及活动横梁,并连接在下固定横梁内的拉簧两端,起到导向的作用。在活动横梁中段的上壁上的不同位置还可开有一个或多个穿绳孔,与之相对应,在窗帘的中段还可以增加一根或多根吊绳,该吊绳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上,另一端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中段,由活动横梁中段的穿绳孔进入活动横梁内腔,再由一侧下壁上的穿绳孔穿出,并由该侧下固定横梁上的穿绳孔进入下固定横梁内腔,并连接在上述拉簧一端,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该拉绳循环式窗帘还有四根拉绳第一根拉绳一端固定在一个联结块上,另一端由上固定横梁左侧正面的一个穿绳孔穿入上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上固定横梁左侧下壁上的穿绳孔穿出,再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后,固定在活动横梁左侧;第二根拉绳一端固定在上述联结块上,另一端由上固定横梁左侧正面的上述穿绳孔穿入上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上固定横梁右侧下壁上的穿绳孔穿出,再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后,固定在活动横梁右侧;第三根拉绳一端固定在上述联结块上,另一端由下固定横梁左侧正面的穿绳孔穿入下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下固定横梁左侧上壁上的穿绳孔穿出,固定在活动横梁左侧;第四根拉绳一端固定在上述联结块上,另一端由下固定横梁左侧正面的上述穿绳孔穿入下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下固定横梁右侧上壁上的穿绳孔穿出,固定在活动横梁右侧。本技术有以下优点 (1)窗帘上、下端均固定,而不摆动,避免了一些使用中的不便;(2)由于吊绳相互交叉产生的张力,使活动横梁可以停在任意高度,而不需复杂的锁紧装置,提高了可靠性;(3)由于拉绳形成封闭环,无论是打开或是关闭窗帘,拉绳位置均相对固定,而不下垂;(4)上、下固定横梁可以反向安装,从而可实现窗帘由上向下收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吊绳的穿绳结构示意图;图2是吊绳的另一种穿绳结构示意图;图3是吊绳的再一种穿绳结构示意图;图4是拉绳的穿绳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拉绳循环式窗帘包括有上固定横梁1、活动横梁2、下固定横梁3及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活动横梁两侧的上、下壁上有贯通的穿绳孔C1-C4,下固定横梁两侧的上壁上也有穿绳孔C5和C6。该拉绳循环式窗帘有两根吊绳,第一根吊绳D1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左侧,另一端依次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穿绳孔C1、穿绳孔C4、穿绳孔C6进入下固定横梁3的内腔,并连接在一根横向安置的拉簧5右端;第二根吊绳D2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右侧,另一端依次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穿绳孔C2、穿绳孔C3、穿绳孔C5进入下固定横梁3的内腔,并连接在上述拉簧5的左端。由于两根吊绳相互交叉产生的张力使活动横梁可以停在任意高度,而无需复杂的锁紧机构。如图2所示,在窗帘的两侧还可以各有一根吊绳D3和D4,它们的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两侧,另一端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及活动横梁2,并穿过穿绳孔C5和C6连接在下固定横梁内的拉簧两端,起到导向的作用。如图3所示,在活动横梁中段的上壁上还开有穿绳孔C7,与之相对应,在窗帘的中段也增加一根吊绳D5,该吊绳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穿绳孔C7、穿绳孔C4和穿绳孔C6连接在拉簧5一端,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如图4所示,该拉绳循环式窗帘还有四根拉绳第一根拉绳L1一端固定在一个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上固定横梁左侧正面的一个穿绳孔C8穿入上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上固定横梁左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9穿出,再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后,固定在活动横梁2左侧;第二根拉绳L2一端固定在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上述穿绳孔C8穿入上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上固定横梁右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10穿出,再向下垂直贯穿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后,固定在活动横梁2右侧;第三根拉绳L3一端固定在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下固定横梁左侧正面的穿绳孔C11穿入下固定横梁内腔,再由穿绳孔C5穿出,固定在活动横梁2左侧;第四根拉绳L4一端固定在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上述穿绳孔C11穿入下固定横梁内腔,再由穿绳孔C6穿出,固定在活动横梁2右侧。这样,拉绳L1和L3形成一个封闭环,拉绳L2和L4形成一个封闭环,上、下拉动拉绳可使活动横梁向下或向上移动,关闭或打开窗帘。此外,如将上固定横梁1安装在下方,而将下固定横梁3安装在上方,可使窗帘的开、闭方向相反,可实现由上向下收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绳循环式窗帘,它包括有一根固定在上端的上固定横梁(1)和一根活动横梁(2),在上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之间串接有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其特征是还有一根固定在下端的下固定横梁(3),活动横梁(2)和上、下固定横梁(1、3)均为空心结构,活动横梁两侧的上、下壁上有贯通的穿绳孔(C1-C4),下固定横梁两侧的上壁上也有穿绳孔(C5、C6);该拉绳循环式窗帘有至少两根吊绳,第一根吊绳(D1)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左侧,另一端先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的左侧,再穿过活动横梁(2)左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1)进入活动横梁内腔,再横向穿过活动横梁内腔后由活动横梁右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4)穿出,再由下固定横梁(3)右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6)穿入下固定横梁的内腔,并连接在一根横向安置的拉簧(5)右端;第二根吊绳(D2)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右侧,另一端先穿过叶片或折叠窗帘布(4)的右侧,再穿过活动横梁(2)右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2)进入活动横梁内腔,再横向穿过活动横梁内腔后由活动横梁左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3)穿出,再由下固定横梁左侧上壁上的穿绳孔(C5)穿入下固定横梁的内腔,并连接在上述拉簧(5)的左端;该拉绳循环式窗帘还有四根拉绳第一根拉绳(L1)一端固定在一个联结块(6)上,另一端由上固定横梁(1)左侧正面的一个穿绳孔(C8)穿入上固定横梁内腔,再由上固定横梁左侧下壁上的穿绳孔(C9)穿出,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培勋
申请(专利权)人:元鼎饰材实业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