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海洋和环境的重视,现有无人机与无人船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监测、勘探以及海上搜救的任务需求,无人机虽然效率很高,但只能提供侦察和监视工作,不能完成海上搜救任务;无人船虽然可以提供大量物资,但视野狭窄,无法充分了解和定位事件区域,巡航和救援的效率低下。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近海海域航行,具备海洋环境观测、海洋区域内巡航以及具有海上救援功能的设备,而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同时具备的空中飞行、水中航行的特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思路。控制系统是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核心,是决定无人航行器能顺利进行水空模式过渡转化的关键。现有两栖无人飞机的控制系统适用对象单一,不能保证水空两种模式稳定的切换,同时缺少对周围环境的分析,从而导致作业过程效率低,灵活性差。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使得倾转类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在水、空环境中过渡平稳,同时能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所述航行器包括船体(14)、可倾转旋翼(15)、固定旋翼(16),旋翼电机(17)和舵机(18),所述可倾转旋翼(15)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14)的前部,所述固定旋翼(16)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14)的后部,所述可倾转旋翼(15)和所述固定旋翼(16)均由单独的所述旋翼单机(17)驱动,所述舵机(18)与所述倾转旋翼(15)传动连接,控制所述可倾转旋翼(15)的倾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1)和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连接的超声波模块(2)、GPS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4)、电源模块(5)、WiFi模块(6)、十轴姿态解析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所述航行器包括船体(14)、可倾转旋翼(15)、固定旋翼(16),旋翼电机(17)和舵机(18),所述可倾转旋翼(15)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14)的前部,所述固定旋翼(16)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14)的后部,所述可倾转旋翼(15)和所述固定旋翼(16)均由单独的所述旋翼单机(17)驱动,所述舵机(18)与所述倾转旋翼(15)传动连接,控制所述可倾转旋翼(15)的倾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1)和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连接的超声波模块(2)、GPS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4)、电源模块(5)、WiFi模块(6)、十轴姿态解析模块(7)、毫米波雷达模块(8)、水空环境感应模块(9)、旋翼电机驱动模块(10)、舵机驱动模块(11)和遥控模块(12),所述中央控制器(1)处理各个模块所采集到的数据,根据设定和指令计算并控制相应的模块,所述超声波模块(2)用于获得航行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GPS模块(3)用于获取航行器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用于航行器与上位机和所述遥控模块(12)之间无线通讯,所述电源模块(5)为所述旋翼电机(17)和所述舵机(18)供电,并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器(1)为各个模块供电,所述WiFi模块(6)用于航行器接收调参控制指令,所述十轴姿态解析模块(7)包括三轴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三轴磁力计和气压计,用于采集航行器的姿态角和位置信息,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8)用于识别航行器当前所处环境,所述水空环境感应模块(9)用于判定当前航行器所处的水空状态,所述旋翼电机驱动模块(10)与所述旋翼电机(17)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翼电机(17),所述舵机驱动模块(11)与所述舵机(18)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舵机(18)转动,所述遥控模块(12)用于远程遥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空环境感应模块(9)采用液位传感器,两个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船体(14)前部和尾部的水线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空环境感应模块(9)采用雨滴传感器,所述雨滴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船体(14)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18)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可倾转旋翼(15)实现倾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1)采用STM32主控芯片,输出PWM控制信号给所述旋翼电机驱动模块(10)从而控制所述旋翼电机(17)的转速,输出PWM控制信号或脉冲信号给所述舵机驱动模块(11)从而控制所述舵机(18)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模块(2)采用HC-SR04超声波模块;所述GPS模块(3)采用ubloxM8N双模GPS模块,同时支持GPS和北斗定位导航;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采用NRF24L01无线数传模块,具有130us快速切换和唤醒时间,同时提供6个接收机的功能;所述电源模块(5)采用大容量锂电池给所述旋翼电机(17)和所述舵机(18)供电,同时通过稳压模块给所述中央控制器(1)供电;所述WiFi模块(6)采用ESP8266WiFi模块,支持AP、ST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涛,朱雷,叶辉,杨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