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13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箱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连接座,所述上箱体底部与下箱体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耳,所述夹持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夹持耳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带,所述下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槽,所述弹簧固定槽内与下箱体下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基座,所述弹簧基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上箱体中部内壁上套接有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壁上套接有滚珠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箱体、弹簧固定槽、弹簧基座和缓冲弹簧相配合,解决了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同心导致轴承箱振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
本技术涉及轴承箱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
技术介绍
轴承箱又称绞箱,是一种起支撑和润滑轴承作用的箱体零件,同时,承受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和径向力,在有旋转轴的设备中,轴一般是由轴承支撑起来旋转的,轴承则安装在轴承箱中,轴承箱中注有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使用轴承得到润滑,同时,轴在工作时所受到的各种力也会传递到轴承箱上,由轴承箱承载,轴承箱的材质一般为铸铁和铸钢,多用于车轮组。现有轴承箱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时,可能会因为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同心产生振动,导致内部轴承受到损伤变形,导致无发正常使用,同时发生形变的轴承会产生噪音,污染工作环境,也会影响传动效率,导致电机轴磨损,使得生产成本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解决了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同心导致轴承箱振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连接座,所述上箱体底部与下箱体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耳,所述夹持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夹持耳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带,所述下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槽,所述弹簧固定槽内与下箱体下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基座,所述弹簧基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上箱体中部内壁上套接有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壁上套接有滚珠架,所述滚珠架内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转连接有合金滚珠,所述滚珠架内套接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左右两端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夹片,所述夹片与限位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架体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固定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体的中部顶端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螺纹连接有机油塞,所述机油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漏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内部设置有吸油海绵,所述吸油海绵套接在轴承内圈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侧面盖板。(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通过下箱体、弹簧固定槽、弹簧基座和缓冲弹簧相配合,在使用时,一但出现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同心产生振动,可以通过下箱体和缓冲弹簧将振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继而减小振动对轴承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一;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二。图中:1、上箱体;2、侧面盖板;3、下箱体;4、防漏垫;5、机油塞;6、夹片;7、限位环;8、固定盘;9、密封垫;10、架体;11、合金滚珠;12、吸油海绵;13、固定耳;14、连接座;15、弹簧固定槽;16、滚珠架;17、轴承内圈;18、弹簧基座;19、缓冲弹簧;20、轴承外圈;21、夹持耳;22、密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3和连接座14,上箱体1底部与下箱体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耳21,夹持耳21通过螺栓连接,夹持耳2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带22,下箱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架体10,架体10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槽15,弹簧固定槽15内与下箱体3下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基座18,弹簧基座18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9,上箱体1中部内壁上套接有轴承外圈20,轴承外圈20的内壁上套接有滚珠架16,滚珠架16内设置通孔,通孔内转连接有合金滚珠11,滚珠架16内套接有轴承内圈17,轴承内圈1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上箱体1与下箱体3左右两端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盘8,固定盘8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夹片6,夹片6与限位环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9,连接座14固定在架体10的底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轴承外圈20上设置有卡块,与上箱体1与下箱体3内部槽口相对应,防止轴承外圈20外圈滑动,无法对合金滚珠11进行注油,通过固定盘8与夹片6对限位环7进行固定,再配合密封垫9,达到密封防止机油泄露的问题。具体的,连接座14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固定耳13。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耳13上设置有通孔,便于将轴承箱固定到地面上。具体的,上箱体1的中部顶端设置有注油孔,注油孔内螺纹连接有机油塞5,机油塞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漏垫4。本实施例中,通过机油塞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方便注入机油,防漏垫4防止工作时机油外泄。具体的,上箱体1与下箱体3内部设置有吸油海绵12,吸油海绵12套接在轴承内圈17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吸油海绵12减少机油渗出,减轻密封垫9压力。具体的,上箱体1与下箱体3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侧面盖板2。本实施例中,通过侧面盖板2与上箱体1与下箱体3的连接,防止上箱体1与下箱体3两端松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先将吸油海绵12套在轴承内圈17,再通过螺栓将固定盘8和夹片6将限位环7夹住,再通过螺栓安装上箱体1与下箱体3,再通过螺栓将侧面盖板2固定到上箱体1与下箱体3两端的固定盘8上,在将整个轴承箱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母将等作用将固定耳13固定到工位上,顺时针旋转机油塞5,将其打开,注入机油后,逆时针旋转机油塞5,将机油塞5固定到上箱体1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3)和连接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底部与下箱体(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耳(21),所述夹持耳(2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夹持耳(2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带(22),所述下箱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架体(10),所述架体(10)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槽(15),所述弹簧固定槽(15)内与下箱体(3)下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基座(18),所述弹簧基座(18)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9),所述上箱体(1)中部内壁上套接有轴承外圈(20),所述轴承外圈(20)的内壁上套接有滚珠架(16),所述滚珠架(16)内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转连接有合金滚珠(11),所述滚珠架(16)内套接有轴承内圈(17),所述轴承内圈(1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3)左右两端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夹片(6),所述夹片(6)与限位环(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9),所述连接座(14)固定在架体(10)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防漏油端盖的轴承箱,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3)和连接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底部与下箱体(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耳(21),所述夹持耳(2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夹持耳(2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带(22),所述下箱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架体(10),所述架体(10)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槽(15),所述弹簧固定槽(15)内与下箱体(3)下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基座(18),所述弹簧基座(18)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9),所述上箱体(1)中部内壁上套接有轴承外圈(20),所述轴承外圈(20)的内壁上套接有滚珠架(16),所述滚珠架(16)内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转连接有合金滚珠(11),所述滚珠架(16)内套接有轴承内圈(17),所述轴承内圈(1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3)左右两端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上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加年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常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