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10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支撑底座、试验箱框架、电动伸缩杆和振动电机,所述支撑底座的上部连接有弹簧导杆,所述弹簧导杆上部连接有试验箱框架,所述试验箱框架的内部设有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的后端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下部通过第一U型连接块与可滑动块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调节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的倾斜角度,并且通过模型不同的高度能够更加准确地试验岩土滑坡的数据,同时提高了试验箱的试验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滑坡
,具体是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
技术介绍
滑坡是山区频发的地质灾害,并且在雨季或地震中都会发生高频率岩土滑坡事件,由于岩土滑坡具有一定的破坏能力,因此对滑坡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岩土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高度、滑移速度及其滑坡的位置有关,并且对于滑坡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和移动距离则越远,则滑坡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传统的试验箱不能进行调节滑坡模型的倾斜角度,使试验箱的功能比较单一,并且无法保证滑坡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对试验箱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以解决传统试验箱不能进行调节滑坡模型的倾斜角度,使试验箱的功能比较单一,并且无法保证滑坡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对试验箱的使用率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支撑底座、试验箱框架、滑动轨道、电动伸缩杆和振动电机,所述支撑底座的上部连接有弹簧导杆,所述弹簧导杆的上部连接有试验箱框架,所述试验箱框架的内部设有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的后端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块,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的下部通过第一U型连接块与可滑动块相连接,所述可滑动块的下部与滑动轨道连接,所述试验箱框架的侧面设有固定挡板,所述试验箱框架的下部设有振动电机。优选的,所述试验箱框架的上部连接有照明灯和摄像机,且试验箱框架的高度大于岩土滑坡模型的高度,利用摄像机可以实时记录岩土滑坡的状态,并且便于对不同的岩土滑坡数据进行对比。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上部设有计时器和蓄电池,所述计时器通过电机控制器与振动电机电性连接,利用计时器可以控制振动电机的运行时间。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连接块和第二U型连接块通过内嵌式连接轴与岩土滑坡模型相连接,可以使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能够沿着第一U型连接块和第二U型连接块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弹簧导杆通过螺钉与支撑底座和试验箱框架相连接,其弹簧导杆的高度大于振动电机的高度,可以将弹簧导杆安装固定在支撑底座和试验箱框架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调节第一岩土滑坡模型、第二岩土滑坡模型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试验不同倾斜高度对滑坡的影响,并且通过模型不同的高度能够更加准确地试验岩土滑坡的数据,同时提高了试验箱的试验范围,采用振动电机可以对模型能够产生一定的振动,从而达到对岩土工程滑坡进行试验的目的,利用摄像机可以将不同高度的滑坡数据进行记录,便于对岩土滑坡数据进行对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试验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U型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试验箱框架、3-第一岩土滑坡模型、4-第二岩土滑坡模型、5-第三岩土滑坡模型、6-弹簧导杆、7-滑动轨道、8-振动电机、9-计时器、10-摄像机、11-照明灯、12-可滑动块、13-第二U型连接块、14-电动伸缩杆、15-固定挡板、16-第一U型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支撑底座1、试验箱框架2、滑动轨道7、电动伸缩杆14和振动电机8,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部连接有弹簧导杆6,弹簧导杆6可以使试验箱框架2产生一定的振动幅度,所述弹簧导杆6的上部连接有试验箱框架2,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内部设有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利用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可以进行不同高度的滑坡试验,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后端设有电动伸缩杆14,电动伸缩杆14可调节岩土滑坡模型的倾斜角度,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块13,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下部通过第一U型连接块16与可滑动块12相连接,所述可滑动块12的下部与滑动轨道7连接,使可滑动块12能够沿着滑动轨道7进行移动,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侧面设有固定挡板15,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下部设有振动电机8,利用振动电机8可以使试验箱框架2产生一定的振动。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上部连接有照明灯11和摄像机10,且试验箱框架2的高度大于岩土滑坡模型的高度,利用摄像机10可以实时记录岩土滑坡的状态,并且便于对不同的岩土滑坡数据进行对比。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部设有计时器9和蓄电池,所述计时器9通过电机控制器与振动电机8电性连接,利用计时器9可以控制振动电机8的运行时间。所述第一U型连接块16和第二U型连接块13通过内嵌式连接轴与岩土滑坡模型相连接,可以使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能够沿着第一U型连接块16和第二U型连接块13进行转动。所述弹簧导杆6通过螺钉与支撑底座1和试验箱框架2相连接,其弹簧导杆6的高度大于振动电机8的高度,可以将弹簧导杆6安装固定在支撑底座1和试验箱框架2的中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试验箱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改变电动伸缩杆14的高度进行调节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倾斜角度,电动伸缩杆14进行上升时,利用内嵌式连接轴可以使岩土滑坡模型能够沿着第二U型连接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岩土滑坡模型能够随着电动伸缩杆14的高度进行变化,同时利用内嵌式连接轴可以使岩土滑坡模型能够沿着第一U型连接块16进行转动,并且通过第一U型连接块16可以带动可滑动块12能够在滑动轨道7的上部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改变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倾斜角度,利用振动电机8可以使试验箱框架2产生一定的振动,利用弹簧导杆6可以减小试验箱框架2底部的作用力,通过摄像机10可以实时记录岩土滑坡的状态,并且便于后期对滑坡数据进行对比,提高了滑坡试验的准确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支撑底座(1)、试验箱框架(2)、滑动轨道(7)、电动伸缩杆(14)和振动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部连接有弹簧导杆(6),所述弹簧导杆(6)的上部连接有试验箱框架(2),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内部设有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后端设有电动伸缩杆(14),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块(13),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下部通过第一U型连接块(16)与可滑动块(12)相连接,所述可滑动块(12)的下部与滑动轨道(7)连接,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侧面设有固定挡板(15),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下部设有振动电机(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支撑底座(1)、试验箱框架(2)、滑动轨道(7)、电动伸缩杆(14)和振动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部连接有弹簧导杆(6),所述弹簧导杆(6)的上部连接有试验箱框架(2),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内部设有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后端设有电动伸缩杆(14),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块(13),所述第一岩土滑坡模型(3)、第二岩土滑坡模型(4)和第三岩土滑坡模型(5)的下部通过第一U型连接块(16)与可滑动块(12)相连接,所述可滑动块(12)的下部与滑动轨道(7)连接,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侧面设有固定挡板(15),所述试验箱框架(2)的下部设有振动电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