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1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基层和转轴:所述路面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路缘石,由于雨水从地砖渗入至过滤层再进入存水室,待存水室的雨水到达一定高度后,从通水孔排向排水室,随着雨水的增多,排水室的水位逐渐升高,从利用排水管和散水管将雨水运输至土壤中给植被供水,一部分的雨水通过排水口排至花园等需要水资源的地方,使得雨水可以回收利用,不会浪费水资源,由于在过滤层的下端设置有防回流机构,在雨水存至一定高度后,浮块根据浮力将两块隔板并合,使基层里的水无法回流至路面,雨水不够高度时,两块隔板因重力下落,可以进行雨水收集,使得雨水不会回流,且不影响雨水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特别涉及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雨水渗入地下,地下的雨水无法有效回收进行利用,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且经常行人踩踏在路面上会因为地砖与雨水的挤压导致雨水回流迸发至身上,导致行人心情不舒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解决雨水无法回收利用和雨水回流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基层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本体、基层和转轴:所述路面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路缘石,所述路面本体的顶部铺设有地砖,所述路面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路缘石的内侧下半部固定连接有防回流机构,且防回流机构位于过滤层的下端,所述路缘石的内侧上半部均开设有流水口,所述基层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室,所述基层的内部开设有存水室,所述存水室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水孔,且通水孔与排水室相连通,所述排水室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底部贯穿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本体、基层和转轴:所述路面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路缘石,所述路面本体的顶部铺设有地砖,所述路面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路缘石的内侧下半部固定连接有防回流机构,且防回流机构位于过滤层的下端,所述路缘石的内侧上半部均开设有流水口,所述基层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室,所述基层的内部开设有存水室,所述存水室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水孔,且通水孔与排水室相连通,所述排水室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底部贯穿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雨水收集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分别与路缘石内部两侧固定连接的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均开设有转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转孔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东杨婉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