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39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该司机室骨架结构包括:地板构件,前端连接前端板,后端连接后端梁;一对基础梁,间隔设置于地板构件两侧的上方,并且每组基础梁分别连接于前端板和后端梁之间;一对主支撑梁,间隔设置于一对基础梁的上方,并且每个主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端板和后端梁。该司机室骨架结构能够将地板构件纳入至骨架结构中,并以地板构件整体结构与通长结构的主支撑梁共同作为司机室承重的重要部件之一,从而司机室骨架结构的整体承重能力以及耐撞击能力都得到了可靠提升,进而使得司机室能够实现既满足司机室轻量化要求并兼顾司机室耐碰撞能力,又能弥补复合材料不耐碰撞冲击的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轨道车辆行驶逐步提速,行驶时速已能达到300公里及以上。基于空气动力学,高速运行对于轨道车辆的车体特别是司机室的结构强度、轻量化、耐撞击、耐腐蚀和气密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而传统客车中,如碳钢和不锈钢型材的车体及司机室很难达到上述标准。而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司机室,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型材制成的司机室,虽然可以达到司机室轻量化要求,但是复合材料具有不耐碰撞冲击的属性,从而导致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大大不足,特别是司机室骨架结构的耐撞击能力明显不足。可见,现有的司机室骨架结构及司机室很难实现既满足司机室轻量化要求并兼顾司机室耐碰撞能力,又能弥补复合材料不耐碰撞冲击的属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司机室骨架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司机室骨架结构及司机室很难实现既满足司机室轻量化要求并兼顾司机室耐碰撞能力,又能弥补复合材料不耐碰撞冲击的属性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司机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司机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板构件,前端连接前端板,后端连接后端梁;/n一对基础梁,间隔设置于所述地板构件两侧的上方,并且每组所述基础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梁之间;/n一对主支撑梁,间隔设置于一对所述基础梁的上方,并且每个所述主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司机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构件,前端连接前端板,后端连接后端梁;
一对基础梁,间隔设置于所述地板构件两侧的上方,并且每组所述基础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梁之间;
一对主支撑梁,间隔设置于一对所述基础梁的上方,并且每个所述主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梁,所述保持梁分别成间隔的排列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梁之间,所述保持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地板构件的中部的两侧,所述保持梁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弧形梁体结构;一对所述主支撑梁和一对所述基础梁分别插装于所述保持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司机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梁包括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所述第一基础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前端板,所述第一基础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基础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基础梁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端梁;所述第一基础梁部分插装于所述保持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司机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梁,所述辅助梁包括第一辅助梁和第二辅助梁,所述第一辅助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持梁,所述第一辅助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梁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端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司机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叁叁高玉龙宋显刚郑凯田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