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胎面部内结构加强材料的非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充气轮胎,更详细地,涉及具有胎面部内结构加强材料的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根据结构,当代通常使用的轮胎可分为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及实心轮胎,其中,轿车及除特殊目的之外的汽车大部分使用子午线轮胎、即,充气(或气压)轮胎。但是,这种充气轮胎的结构复杂,且制造工序为8步骤等的众多步骤,基于此,有害物质排出量也相当多,不仅如此,一直存在如下的安全性问题,即,需要随时检验对充气轮胎的性能发挥及安全性绝对重要的充气,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外部物质的刺入和冲击,轮胎有可能受损。但是,与这种充气轮胎相比,非充气轮胎为通过材料和工序的简化大幅度降低生产费用,不仅如此,可以显著节俭能量使用量及有害物质产生量的由新概念的工序和结构制成的轮胎,具有如下的优点,即,可以摆脱因气压的不足等而有可能引起的问题。不仅如此,可以防止在充气轮胎中发生的驻波(standingwave)形状,可以大幅度改善旋转阻抗。只是,在现有技术的非充气轮胎中,因结构的限制,存在对于制动性能,当高速行驶时的耐疲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胎面部内结构加强材料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n包括:/n轮圈部,与车轴相连接;/n胎面部,呈沿着圆周方向包围轮胎的外侧的形状,与地面相接触;/n辐条部,形成于上述轮圈部与上述胎面部之间,设置有拱形的上部拱形体和下部拱形体,用于吸收从地面向胎面部传递的冲击;以及/n结构加强部,向上述胎面部的内部插入,设置有由多个金属线形成的帘布体,执行上述辐条部的负荷支撑及应力分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4 KR 10-2019-01173971.一种具有胎面部内结构加强材料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包括:
轮圈部,与车轴相连接;
胎面部,呈沿着圆周方向包围轮胎的外侧的形状,与地面相接触;
辐条部,形成于上述轮圈部与上述胎面部之间,设置有拱形的上部拱形体和下部拱形体,用于吸收从地面向胎面部传递的冲击;以及
结构加强部,向上述胎面部的内部插入,设置有由多个金属线形成的帘布体,执行上述辐条部的负荷支撑及应力分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胎面部内结构加强材料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结构加强部还包括沿着上述胎面部的圆周方向形成的中心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胎面部内结构加强材料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晟泰,崔锡柱,金正宪,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