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06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包括透明罩和底座,透明罩罩在底座的上部,底座内安装有灯座,灯座上安装有黑光灯,底座为倒锥形状,且底座的内侧壁为反光面,透明罩为软塑透明罩,底座为不透明底座,底座的高度高于蛙类个体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黑光灯发出的紫外光线不会直接照射蛙的眼睛和皮肤,从而不会对蛙类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避免了养殖损失,既有效保护了蛙的健康,又达到了传统灯光引诱昆虫供蛙类捕食产出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了生态养蛙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蛙用诱虫装置,特别是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生态养蛙使用黑光灯(诱虫灯)进行诱虫以供蛙类捕食,是直接采用的黑光灯离地半米以下悬挂方式,灯光直接照射四周引诱昆虫飞来灯处,蛙类围绕灯光捕食。因昆虫多半围绕着灯光飞舞,灯光很多时候将直接照射蛙眼睛,因紫外线辐射较大,时间稍长对蛙类的眼睛和皮肤健康等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批量造成蛙类的失明,引起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包括透明罩和底座,透明罩罩在底座的上部,底座内安装有灯座,灯座上安装有黑光灯,底座为倒锥形状,且底座的内侧壁为反光面。优选的,透明罩为软塑透明罩,底座为不透明底座。优选的,底座的高度高于蛙类个体高度。优选的,黑光灯的顶部低于底座的上边沿。优选的,透明罩呈锥形状,且与地面的夹角a为60°。优选的,灯座还连接有一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控制所述灯座与电源接通。优选的,底座的上边沿设置有凸环,且凸环与底座的顶部之间形成台阶面,透明罩的底部设置有环形锁口,环形锁口配合在凸环内。优选的,凸环上设置有内螺纹,环形锁口上设置有外螺纹,环形锁口与凸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优选的,环形锁口和台阶面之间安装有环形密封圈。优选的,环形锁口的底部和台阶面上均开设有凹槽,环形密封圈安装在凹槽内。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既节约能源,又有效保护了蛙的健康,消灭昆虫以产出经济效益,达到了生态养蛙效益最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I处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透明罩,2-底座,3-灯座,4-黑光灯,5-反光面,6-凸环,7-环形锁口,8-台阶面,9-环形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包括透明罩1和底座2,透明罩1罩在底座2的上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为不透明底座,因此底座2不透光,而透明罩1为软塑透明罩1,即透明罩1是由一定软度的塑料透明材质制成,因此透明罩1具有缓冲作用,可以避免蛙类在捕食昆虫时与透明罩1碰撞而受伤,透明罩1呈锥形状,其斜面保持60°左右,优选的,透明罩1与地面的夹角a为60°,从而使得蛙类无法攀爬,因此蛙类只能在底座2的周围活动,从而避免了因蛙类攀爬而导致底座2倾倒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内安装有灯座3,灯座3上安装有黑光灯4,底座2为倒锥形状,且底座2的内侧壁为反光面5,黑光灯4主要是以辐射紫外线为主的低气压汞蒸气荧光灯,黑光灯4发出紫外灯光,通过昆虫的趋光性引诱昆虫,从而使得昆虫围绕着透明罩1飞舞,因此,蛙类可以围绕灯光捕食,从而降低蛙类养殖的投食量,降低养殖成本;而反光面5则可以将黑光灯4照射到底座2内侧壁和底部的紫外光线进行反射,且将紫外光线反射向四周的空气中,加强紫外光线对本装置四周昆虫的引诱。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高度高于蛙类个体高度,优选的,底座2的高度为8~15厘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要根据蛙类的个体进行决定,一般的,成年蛙类,则底座2的高度为15厘米,小个体的蛙类则为8厘米,由于底座2的高度高于蛙类个体高度,黑光灯4的顶部低于底座2的上边沿,并且底座2又不透光,因此黑光灯4发出的紫外光线不会直接照射蛙的眼睛和皮肤,从而不会对蛙类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避免了经济损失,保证了蛙类捕食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灯座3还连接有一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控制所述灯座3与电源接通,蛙类捕捉昆虫的高峰期在2个小时左右,因此根据蛙类的习性,和昆虫出没的规律,设置时间段以自动点亮和关闭黑光灯4,既节约了电力成本,又满足了蛙类对天然昆虫蛋白的补充,为蛙类养殖提供了便利。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2的上边沿设置有凸环6,且凸环6与底座2的顶部之间形成台阶面8,透明罩1的底部设置有环形锁口7,环形锁口7配合在凸环6内,进一步的,凸环6上设置有内螺纹,环形锁口7上设置有外螺纹,环形锁口7与凸环6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可以增加透明罩1与底座2连接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因蛙类碰撞透明罩1而导致透明罩1与底座2分离。在本实施例中,环形锁口7和台阶面8之间安装有环形密封圈9,优选的,环形锁口7的底部和台阶面8上均开设有凹槽,环形密封圈9安装在凹槽内,环形密封圈9具有防水效果,从而避免下雨天水渍进入到底座2内部,从而保证黑光灯4工作的可靠性。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罩和底座,所述透明罩罩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黑光灯,所述底座为倒锥形状,且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为反光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罩和底座,所述透明罩罩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黑光灯,所述底座为倒锥形状,且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为反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为软塑透明罩,所述底座为不透明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高度高于蛙类个体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光灯的顶部低于所述底座的上边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呈锥形状,且与地面的夹角a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蛙用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亮莫云富胡洪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峪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