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474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两侧面和顶面密封遮光;所述盒体的底板为透水结构;所述盒体的两端敞口且一端敞口为幼蛙入口;所述盒体的另一端敞口为幼蛙出口;所述幼蛙入口较幼蛙出口大;所述幼蛙入口上活动安装有封板;所述幼蛙出口铰接连接有活动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人工捕捉的幼蛙收集方法存在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的问题且收集过程中幼蛙死亡率较高的问题。

Collection device of young frogs in stone frog culture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蛙养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石蛙幼蛙收集,一般采用人工捕捉,养殖工人进入养殖池,翻开幼蛙躲藏板后用手一只一只地捕捉;幼蛙是从蝌蚪状态刚变态上岸不久,其体质脆弱;同时从蝌蚪状态的腮呼吸变成幼蛙态的肺呼吸,器官也还未发育完全,受到惊吓后四处逃散极易受伤、溺水、呛水而死亡;因此传统人工捕捉的幼蛙收集方法不仅存在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的问题,而且存在收集过程中幼蛙死亡率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解决传统人工捕捉的幼蛙收集方法存在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的问题且收集过程中幼蛙死亡率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两侧面和顶面密封遮光;所述盒体的底板为透水结构;所述盒体的两端敞口且一端敞口为幼蛙入口;所述盒体的另一端敞口为幼蛙出口;所述幼蛙入口较幼蛙出口大;所述幼蛙入口上活动安装有封板;所述幼蛙出口铰接连接有活动挡板;封板与幼蛙入口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种,封板可以不与幼蛙入口连接,也可以通过插销、卡槽或者采用扣合的方式与幼蛙入口连接;活动挡板与幼蛙出口铰接连接后,其余部分可以不连接,直接搭合在幼蛙出口边缘处,也可以通过卡槽、插销等方式将活动挡板的另一侧边缘与幼蛙出口边缘活动连接起来;盒体底板采用的透水结构可以选择使用尼龙网、透水纱布等结构实现盒体底板透水保湿的作用;盒体的两侧面和顶面密封遮光可以采用不透光薄膜、木板、塑料板等各种遮光密封性能好的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幼蛙入口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幼蛙出口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幼蛙入口的长为0.4m-0.5m;所述幼蛙入口的高为4cm-5cm;所述幼蛙出口的长为0.1m-0.2m;所述幼蛙出口的高度与幼蛙入口的高度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总长度为0.4m-0.5m;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挡板面积与幼蛙出口面积相适配;所述封板的面积不小于幼蛙入口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幼蛙入口和幼蛙出口可以为三角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封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一圈橡胶凸棱条;所述橡胶凸棱条形状与幼蛙入口相同且橡胶凸棱条边缘与幼蛙入口边缘内壁相抵;进一步的,所述封板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橡胶凸棱条相适配的卡槽;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封板上向外延伸有拉条;所述拉条的两侧表面上均设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槽底上粘接有防滑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收集装置的盒体两侧面和顶面为密封遮光结构,满足幼蛙刚变态上岸需要寻找躲藏处的习性;2、收集装置的盒体底面为透水机构,把盒体倾斜放置在养殖池边,使得盒体的底面略与水面相接触,使得水能够浸入盒体内,保持盒体内的湿度,满足幼蛙对湿润环境的需求,同时,透水结构能够保持盒体内不积水,便于养殖工人快速将盒体收起;3、收集时,将幼蛙入口处的封板拆下,并将幼蛙出口用活动挡板堵住,将幼蛙入口贴着水面放置后,幼蛙则从幼蛙入口进入盒体内部,进行躲藏,当需要取出收集装置时,用封板将幼蛙入口封住,轻轻拿起收集装置,然后将幼蛙出口处对准转运收集桶,随之打开移动挡板,使得盒体内的幼蛙从幼蛙出口落出,从而完成一片区域的幼蛙收集工作;4、采用幼蛙收集装置,极大的提高了幼蛙收集效率,减少了养殖工人的工作强度,保障了幼蛙收集过程中的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四边形封板一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四边形封板另一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三角形封板一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三角形封板另一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椭圆形封板一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椭圆形封板另一侧表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盒体;2.底板;3.幼蛙入口;4.幼蛙出口;5.封板;6.活动挡板;7.橡胶凸棱条;8.卡槽;9.拉条;10.斜槽;11.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一种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两侧面和顶面密封遮光;所述盒体的底板2为透水结构;所述盒体1的两端敞口且一端敞口为幼蛙入口3;所述盒体1的另一端敞口为幼蛙出口4;所述幼蛙入口3较幼蛙出口4大;所述幼蛙入口3上活动安装有封板5;所述幼蛙出口4边缘处铰接连接有活动挡板6;收集装置的盒体1两侧面和顶面为密封遮光结构,满足幼蛙刚变态上岸需要寻找躲藏处的习性;收集装置的盒体1底面为透水结构,把盒体1倾斜放置在养殖池边,使得盒体1的底面略与水面相接触,使得水能够浸入盒体1内,保持盒体1内的湿度,满足幼蛙对湿润环境的需求,同时,透水结构能够保持盒体1内不积水,便于养殖工人快速将盒体1收起;收集时,将幼蛙入口出的封板5拆下,并将幼蛙出口4用活动挡板6堵住,将幼蛙入口3贴着水面放置后,幼蛙则从幼蛙入口3进入盒体1内部,进行躲藏,当需要取出收集装置时,用封板5将幼蛙入口3封住,轻轻拿起收集装置,然后将幼蛙出口4处对准转运收集桶,随之打开活动挡板6,使得盒体1内的幼蛙从幼蛙出口4落出,从而完成一片区域的幼蛙收集工作;采用幼蛙收集装置,极大的提高了幼蛙收集效率,减少了养殖工人的工作强度,保障了幼蛙收集过程中的存活率;封板5与幼蛙入口3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种,封板5可以不与幼蛙入口3连接,也可以通过插销、卡槽或者采用扣合的方式与幼蛙入口3连接;活动挡板6与幼蛙出口4处铰接连接后,其余部分可以不连接,直接搭合在幼蛙出口4边缘处,也可以通过卡槽、插销等方式将活动挡板6的另一侧边缘与幼蛙出口4边缘活动连接起来;盒体1底板采用的透水结构可以选择使用尼龙网、透水纱布等结构实现盒体1底板透水保湿的作用;盒体1的两侧面和顶面密封遮光可以采用不透光薄膜、木板、塑料板等各种遮光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实施例2:如图1至3所示,所述幼蛙入口3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幼蛙出口4为四边形结构;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所述幼蛙入口3的长为0.4m-0.5m;所述幼蛙入口3的高为4cm-5cm;所述幼蛙出口4的长为0.1m-0.2m;所述幼蛙出口4的高度与幼蛙入口3的高度相适配。实施例4:如图1至3所示,所述盒体1的总长度为0.4m-0.5m。实施例5:如图1至3所示,所述活动挡板6面积与幼蛙出口4面积相适配;所述封板5的面积不小于幼蛙入口3的面积;活动挡板6面积与幼蛙出口4面积相适配,能够在收集幼蛙时,将幼蛙出口4封堵住,避免幼蛙逃逸;封板5的面积不小于幼蛙入口3的面积,在取出幼蛙收集装置时,能够将幼蛙入口3封住,避免取出收集装置时幼蛙从幼蛙入口3处掉落。实施例6:如图4和5所示,所述幼蛙入口3和幼蛙出口4可以为三角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如图4所示的一种盒体,幼蛙入口3和幼蛙出口4均为三角形,且幼蛙入口3面积比幼蛙出口4面积大,盒体1的任意侧面选择透水结构作为底面,盒体1的另外两个侧面为密封遮光结构;如图5所述的一种盒体,幼蛙入口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两侧面和顶面密封遮光;所述盒体的底板(2)为透水结构;所述盒体(1)的两端敞口且一端敞口为幼蛙入口(3);所述盒体(1)的另一端敞口为幼蛙出口(4);所述幼蛙入口(3)较幼蛙出口(4)大;所述幼蛙入口(3)上活动安装有封板(5);所述幼蛙出口(4)铰接连接有活动挡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两侧面和顶面密封遮光;所述盒体的底板(2)为透水结构;所述盒体(1)的两端敞口且一端敞口为幼蛙入口(3);所述盒体(1)的另一端敞口为幼蛙出口(4);所述幼蛙入口(3)较幼蛙出口(4)大;所述幼蛙入口(3)上活动安装有封板(5);所述幼蛙出口(4)铰接连接有活动挡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蛙入口(3)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幼蛙出口(4)为四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蛙入口(3)的长为0.4m-0.5m;所述幼蛙入口(3)的高为4cm-5cm;所述幼蛙出口(4)的长为0.1m-0.2m;所述幼蛙出口(4)的高度与幼蛙入口(3)的高度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总长度为0.4m-0.5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蛙养殖池幼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亮胡洪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峪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