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69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属于芯片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集束和至少一个接插件模块,其中线缆集束由多组同轴线缆和包在同轴线缆外的管套组成,接插件模块包括弹簧针、弹簧套管,套件基座和信号转换块,套件基座为中央凸起并在凸起处设有阵列排布的通孔的台阶状构件,套件基座底部对应中央凸起有一个凹陷,信号转换块上开设有与套件基座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嵌入套件基座的凹陷处后两者对应的通孔互相联通,弹簧套管套在弹簧针外,弹簧针的尾部穿过套件基座和信号转换块的通孔后与同轴线缆一端的信号线或接地线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信号传输电缆在高频情况下的易受干扰、单端不可控的情况,能改善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属于芯片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芯片自动测试设备(ATE)通常用于在芯片制造领域中测试对制造出的芯片进行逻辑测试,确保在芯片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目前在此类设备中通常使用多组同轴电缆与弹簧针模组组成的高速电缆传输信号,其同轴电缆两端剥开分出信号线与接地线分别与弹簧针模组焊接,之后在利用模具对焊接处灌环氧树脂胶进行保护和隔离,这样的做法存在以下缺点:1.电缆与弹簧针的焊接破坏阻抗环境,极易造成该处的信号突变,并且受焊接工艺和工人水平影响较大。2.由于每一对弹簧针与同一根同轴线缆焊接,电缆芯传输的高速信号各自独立,在前端弹簧针模组处则没有将GND短接连接到一个平面。每一路信号的回路电流都只能沿与它配对的接地探针返回ATE,并非最优接地回路,信号周围也没有GND环绕进行屏蔽作用极易造成信号的不稳定和衰减,无法保证信号在单端±10%的范围内传输。3.阵列的弹簧针模组尾部与电缆焊接完成时,由于没有额外辅助结构,只靠弹簧针和同轴线的焊点支撑中容易在发生造成断路和变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集束(2)和至少一个接插件模块(1),其中线缆集束(2)由多组同轴线缆(21)和包在同轴线缆外的管套组成,接插件模块(1)包括弹簧针(112)、弹簧套管(111),套件基座(11)和信号转换块(13),套件基座(11)为中央凸起并在凸起处设有阵列排布的通孔的台阶状构件,套件基座(11)底部对应中央凸起有一个凹陷,信号转换块(13)上开设有与套件基座(11)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嵌入套件基座(11)的凹陷处后两者对应的通孔互相联通,弹簧套管(111)套在弹簧针(112)外,弹簧针(112)的尾部穿过套件基座(11)和信号转换块(13)的通孔后与同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集束(2)和至少一个接插件模块(1),其中线缆集束(2)由多组同轴线缆(21)和包在同轴线缆外的管套组成,接插件模块(1)包括弹簧针(112)、弹簧套管(111),套件基座(11)和信号转换块(13),套件基座(11)为中央凸起并在凸起处设有阵列排布的通孔的台阶状构件,套件基座(11)底部对应中央凸起有一个凹陷,信号转换块(13)上开设有与套件基座(11)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嵌入套件基座(11)的凹陷处后两者对应的通孔互相联通,弹簧套管(111)套在弹簧针(112)外,弹簧针(112)的尾部穿过套件基座(11)和信号转换块(13)的通孔后与同轴线缆(21)一端的信号线或接地线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件基座(11)的中央凸起两边各开有至少一个螺栓通孔(14),通过螺栓(12)与其他设备进行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线缆(21)内阻为50-75欧姆,套管为软质胶管,套管内部设置有多个十字型的塑料骨架,用于对同轴线缆(21)进行分隔和保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线缆(21)的两端均与接插件模块(1)连接,并使用模具在弹簧针(112)的尾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经祥魏津徐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胜达克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