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139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列管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包括引流板主体、碳化硅管出入孔和减震垫;碳化硅管出入孔开设于引流板主体上;减震垫设置于碳化硅管出入孔内;减震垫伸出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外翻部分为翻边部,翻边部与引流板主体的板面紧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设置减震垫,减震垫在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壁面和换热管的外周面之间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从而延长了引流板和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震垫的翻边部使得减震垫与引流板主体间的定位连接更为可靠,进一步提高了引流板的工作可靠性;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折流板折流作用的前提下,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换热管和引流板之间起到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
本技术涉及列管式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利用设备,它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能源和环保等各个工业领域,其中列管式换热器因其加工制造简单、耐高温高压、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之一。列管式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流体在壳程横向冲刷管束,由于工况的变化以及流动状态的复杂性,换热管总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振动,尤其对于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而言,由于碳化硅自身的脆性特点,一旦遇到较为恶劣的工况时,碳化硅管极其容易发生抖动现象,从而造成折断导致换热器报废的结果,且现有技术中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通常都只设置了四氟折流板或碳钢折流板,并不能对碳化硅管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通常都只设置四氟折流板或碳钢折流板,并不能对碳化硅管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的问题,避免了碳化硅管遇到较为恶劣的工况时极其容易发生抖动而折断的情况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包括引流板主体、多个用于插设换热管的碳化硅管出入孔和多个减震垫;多个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均匀开设于所述引流板主体上,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贯穿所述引流板主体的两个板面,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心线与所述引流板主体的板面垂直设置;所述减震垫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减震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内,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壁紧密连接,所述减震垫的孔心线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心线共线设置;所述减震垫呈外翻结构,所述减震垫伸出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外翻部分为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引流板主体的板面紧贴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优选地,所述翻边部包括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一端伸出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部分为第一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部分为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翻边部的伸出长度。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部的内部一周边缘处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翻边部的内部一周边缘处设有第二倒角。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优选地,所述减震垫由耐腐蚀橡胶制成。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优选地,所述引流板主体由碳钢制成。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引流孔;所述引流孔开设于两个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之间所在的所述引流板主体的中心处,所述引流孔贯穿所述引流板主体的两个板面,所述引流孔的孔心线与所述引流板主体的板面垂直设置,所述引流孔的孔边缘与所述减震垫留有间距。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优选地,所述引流板主体的一周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引流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包括引流板主体、碳化硅管出入孔和减震垫;碳化硅管出入孔均匀开设于引流板主体上;减震垫可拆卸地设置于碳化硅管出入孔内,减震垫与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壁紧密连接;减震垫伸出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外翻部分为翻边部,翻边部与引流板主体的板面紧贴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一方面通过在碳化硅管出入孔内设置减震垫,当换热器的工况较为复杂恶劣导致换热管极其容易产生震动时,减震垫在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壁面和换热管的外周面之间起到缓冲减震作用,进一步延长了引流板和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震垫的翻边部以及翻边部与引流板主体的板面紧贴的设计,使得减震垫与引流板主体间的定位连接更为可靠,进一步提高了引流板的工作可靠性;从而本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在满足折流板折流作用的前提下,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换热管和引流板之间起到减震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通常都只设置四氟折流板或碳钢折流板,并不能对碳化硅管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的问题,保证了列管式换热器的使用的同时,还提高了列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延长了换热管和引流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减震垫的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列管式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流体在壳程横向冲刷管束,由于工况的变化以及流动状态的复杂性,换热管总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振动,尤其对于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而言,由于碳化硅自身的脆性特点,一旦遇到较为恶劣的工况时,碳化硅管极其容易发生抖动现象,从而造成折断导致换热器报废的结果,且现有技术中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通常都只设置了四氟折流板或碳钢折流板,并不能对碳化硅管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通常都只设置四氟折流板或碳钢折流板,并不能对碳化硅管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的问题,避免了碳化硅管遇到较为恶劣的工况时极其容易发生抖动而折断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引流板主体1、多个用于插设换热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板主体、多个用于插设换热管的碳化硅管出入孔和多个减震垫;/n多个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均匀开设于所述引流板主体上,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贯穿所述引流板主体的两个板面,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心线与所述引流板主体的板面垂直设置;/n所述减震垫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减震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内,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壁紧密连接,所述减震垫的孔心线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心线共线设置;/n所述减震垫呈外翻结构,所述减震垫伸出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外翻部分为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引流板主体的板面紧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板主体、多个用于插设换热管的碳化硅管出入孔和多个减震垫;
多个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均匀开设于所述引流板主体上,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贯穿所述引流板主体的两个板面,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心线与所述引流板主体的板面垂直设置;
所述减震垫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减震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内,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壁紧密连接,所述减震垫的孔心线与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孔心线共线设置;
所述减震垫呈外翻结构,所述减震垫伸出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外翻部分为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引流板主体的板面紧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包括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
所述翻边部的一端伸出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部分为第一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碳化硅管出入孔的部分为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的伸出长度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伟业化工防腐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