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型塑料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06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加热型塑料杯,包括外杯、内杯和封盖组件;在外杯内壁底部设有支撑托板,内杯放置在外杯内并由支撑托板支撑;外杯的内壁与内杯的外壁之间有加热腔;加热组件放置在加热腔内;封盖组件将加热腔和内杯遮盖。内杯用于盛放食品,由支撑托板承载直接放置在外杯腔体内,加热组件在加热腔对内杯实现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杯盛放食品直接放置到外杯,上部用压紧环压紧并用封盖封住,扯动拉绳就能实现加热,操作简单不会失误,而且食品食用过后,内杯和外杯仍能继续使用,外杯保温层的设置就起到了保温作用,可以充当保温杯使用,实现了再利用,节约了资源。防伪凸环以及密封条的设置能够保证初次使用时获得的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加热型塑料杯
本技术属于自加热杯
,具体涉及一种自加热塑料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食品自加热容器使用不方便,一类是需要自己准备水然后倒入容器与自发热包发生化学反应发出热量,使用者需要寻找水源,使用不方便,另一类也备有水源或水袋,需要手撕或者其他复杂的开启方式,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复杂,误操作的概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描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加热塑料杯,无需备水且开启方便,并且还能再次利用并具有保温功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加热塑料杯,包括外杯、内杯和封盖组件;在外杯内壁底部设有支撑托板,内杯放置在外杯内并由支撑托板支撑;外杯的内壁与内杯的外壁之间有加热腔;加热组件放置在加热腔内;封盖组件将加热腔和内杯遮盖。内杯用于盛放食品,由支撑托板承载直接放置在外杯腔体内,加热组件在加热腔对内杯实现加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盖组件,包括压紧环和封盖;压紧环扣设在外杯上将内杯限定在外杯的腔体内,且压紧环上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与加热腔相通;封盖罩设在外杯上并将压紧环和内杯遮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紧环,包括卡接部和下沉压紧部,卡接部设有卡槽,卡槽卡设在外杯的杯体上,下沉压紧部设有让位孔,下沉压紧部遮盖加热腔的开口并压住内杯的顶部边沿。卡槽结构使得压紧环可拆卸,从而使得内外杯可单独拆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外杯外壁或压紧环外壁设有防伪凸环,防伪凸环设有防伪打开槽;防伪打开槽内设有密封条。防伪凸环相对封盖是凸出的,起到限定封盖打开的作用,只有打开密封条之后,从防伪打开槽才能打开封盖。所述防伪凸环设有挡槽,挡槽与防伪打开槽相通,封盖下边沿位于挡槽内并在防伪打开槽出显露,挡槽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不拆密封条也能打开封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外杯外壁设有保温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外杯外壁设有水波纹,防止烫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包和加热液,加热包位于加热液上方并与加热开关组件连接;所述的加热开关组件,包括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加热包连接,另一端向上穿过让位孔后固定在压紧环或封盖上。掀开封盖后,扯动拉绳将加热包浸泡到加热液里,使其产热对内杯进行加热。本技术内杯盛放食品直接放置到外杯,上部用压紧环压紧并用封盖封住,扯动拉绳就能实现加热,操作简单不会失误,而且食品食用过后,内杯和外杯仍能继续使用,外杯保温层的设置就起到了保温作用,可以充当保温杯使用,实现了再利用,节约了资源。防伪凸环以及密封条的设置能够保证初次使用时获得的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封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防伪凸环与外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压紧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自加热塑料杯,如图1所示,包括外杯1、内杯2和封盖组件;在外杯1外壁设有保温层和水波纹,防止烫伤。在外杯1内壁底部设有支撑托板11,内杯2放置在外杯1内并由支撑托板11支撑;外杯1的内壁与内杯2的外壁之间有加热腔3;加热组件放置在加热腔内;封盖组件将加热腔和内杯遮盖。所述的封盖组件,如图1和2所示,包括压紧环4和封盖5;压紧环4扣设在外杯1上将内杯2限定在外杯1的腔体内,且压紧环4上设有让位孔421,让位孔421与加热腔3相通;封盖5罩设在外杯上并将压紧环4和内杯2遮盖。所述压紧环4,如图3所示,包括卡接部41和下沉压紧部42,卡接部41设有卡槽411,如2所示,卡槽411卡设在外杯1的杯体上,下沉压紧部42设有让位孔421,下沉压紧部42遮盖加热腔3的开口并压住内杯2的顶部边沿。卡槽结构使得压紧环可拆卸,从而使得内外杯可单独拆下。在压紧环4外壁设有防伪凸环6,防伪凸环6设有防伪打开槽7;防伪打开槽7内设有密封条8。防伪凸环相对封盖是凸出的,起到限定封盖打开的作用,只有打开密封条之后,从防伪打开槽才能打开封盖。为了防止不拆密封条也能打开封盖,所述防伪凸环6设有挡槽9,挡槽9与防伪打开槽7相通,封盖5下边沿位于挡槽9内并在防伪打开槽7出显露。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包和加热液,加热包位于加热液上方并与加热开关组件连接;所述的加热开关组件,包括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加热包连接,另一端向上穿过让位孔后固定在压紧环或封盖上。掀开封盖后,扯动拉绳将加热包浸泡到加热液里,使其产热对内杯进行加热。实施例2:一种自加热塑料杯,如图4所示,包括外杯1、内杯2和封盖组件;在外杯1外壁设有保温层和水波纹,防止烫伤。在外杯1内壁底部设有支撑托板11,内杯2放置在外杯1内并由支撑托板11支撑;外杯1的内壁与内杯2的外壁之间有加热腔3;加热组件放置在加热腔内;封盖组件将加热腔和内杯遮盖。所述的封盖组件,如图4和5所示,包括压紧环4和封盖5;压紧环4扣设在外杯1上将内杯2限定在外杯1的腔体内,且压紧环4上设有让位孔421,让位孔421与加热腔3相通;封盖5罩设在外杯上并将压紧环4和内杯2遮盖。所述压紧环4,如图4和6所示,包括卡接部41和下沉压紧部42,卡接部41设有卡槽411,如2所示,卡槽411卡设在外杯1的杯体上,下沉压紧部42设有让位孔421,下沉压紧部42遮盖加热腔3的开口并压住内杯2的顶部边沿。卡槽结构使得压紧环可拆卸,从而使得内外杯可单独拆下。在外杯1外壁设有防伪凸环6,防伪凸环6设有防伪打开槽7;防伪打开槽7内设有密封条8。防伪凸环相对封盖是凸出的,起到限定封盖打开的作用,只有打开密封条之后,从防伪打开槽才能打开封盖。为了防止不拆密封条也能打开封盖,所述防伪凸环6设有挡槽9,挡槽9与防伪打开槽7相通,封盖5下边沿位于挡槽9内并在防伪打开槽7出显露。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包和加热液,加热包位于加热液上方并与加热开关组件连接;所述的加热开关组件,包括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加热包连接,另一端向上穿过让位孔后固定在压紧环或封盖上。掀开封盖后,扯动拉绳将加热包浸泡到加热液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加热型塑料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1)、内杯(2)和封盖组件;在外杯(1)内壁底部设有支撑托板(11),内杯(2)放置在外杯(1)内并由支撑托板(11)支撑;外杯(1)的内壁与内杯(2)的外壁之间有加热腔(3);加热组件放置在加热腔内;封盖组件将加热腔和内杯遮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加热型塑料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1)、内杯(2)和封盖组件;在外杯(1)内壁底部设有支撑托板(11),内杯(2)放置在外杯(1)内并由支撑托板(11)支撑;外杯(1)的内壁与内杯(2)的外壁之间有加热腔(3);加热组件放置在加热腔内;封盖组件将加热腔和内杯遮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型塑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组件,包括压紧环(4)和封盖(5);压紧环(4)扣设在外杯(1)上将内杯(2)限定在外杯(1)的腔体内,且压紧环(4)上设有让位孔(421),让位孔(421)与加热腔(3)相通;封盖(5)罩设在外杯上并将压紧环(4)和内杯(2)遮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型塑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环(4),包括卡接部(41)和下沉压紧部(42),卡接部(41)设有卡槽(411),卡槽(411)卡设在外杯(1)的杯体上,下沉压紧部(42)设有让位孔(421),下沉压紧部(42)遮盖加热腔(3)的开口并压住内杯(2)的顶部边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益群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