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84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收集雨水并进行合理浇灌,保证边坡植被生长,具有提高其防护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裸露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护坡(钢筋锚杆支护、挂网、格构等)相结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与防护。边坡绿化主要分为:陡峭边坡绿化和缓边坡绿化;土质边坡绿化和石质边坡绿化。现有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通常会在防护系统上种植植被,以利用植被与边坡土壤生根发芽的形式,将边坡土壤定住,并使得防护系统与边坡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但是在遇到暴雨时,雨水在土层中流动,若雨量较大,可能导致边坡土层水流过快,破坏土层结构,并且土层中渗水严重难以挥发,水量没有充分进行管控利用,可能导致植被长期浸水而腐蚀烂掉,弱化与边坡土壤结合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能够收集雨水并进行合理浇灌,保证边坡植被生长,具有提高其防护效果的优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由若干个相互交叉呈网格状分布的集水管连接形成,所述绿植种植室位于集水网的网格状内。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与绿植种植室的行数一一对应,所述滴灌管及分水管均与蓄水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管包括多个水平排布的集水管及多个竖直排布的集水管,蓄水层设于水平排布的集水管下方且蓄水层与集水管连通;所述蓄水层与集水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杂质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有位于边坡坡脚边沿处的排水槽。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远离边坡的一侧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溢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绿植种植室靠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给种植土块限位的定位网,所述绿植种植室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防止绿植种植室内凸块流失且承接雨水的透光挡板。进一步的,边坡的顶部设有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的边坡斜向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设有进水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处设有叠杂质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集水管分布集成集水网,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使得雨水多于集水网内流动,减少雨水对防护层结构以及边坡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具有提高防护效果的优点;2、通过集水网与滴灌管的设计,能够利用收集的部分雨水对绿植种植室进行滴灌,以保证绿植的有效生长,从而利用绿植巩固边坡土壤,提高边坡防护效果;3、通过分水管与滴灌通道的配合,能够利用滴灌通道给植物种子层滴灌,使得锚固杆上的植物种子层能够良好生长,从而提高锚固杆与边坡的结合性,提高边坡防护效果;4、通过蓄水层的设置,能够收集集水网内的雨水,使得集水网内的水排出后,分水管与滴灌管能够通过蓄水层进行滴灌作业,保证绿植的良好生长;5、通过透光挡板与定位网的设置,方便绿植种植,使得绿植种植的根通过定位网的网孔来与边坡土壤结合,透光挡板则避免绿植种植室内的水土流失,并且便于阳光投入,保证绿植良好生长,以提高生态边坡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生态边坡防护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生态边坡防护系统与边坡结合后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水平布置的集水管与蓄水层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防护层结构;2-锚固装置;21-锚固杆;211-滴灌通道;22-植物种子层;3-集水网;31-集水管;32-进水口;33-排水口;34-溢水孔;4-绿植种植室;5-滴灌管;6-分水管;7-蓄水层;8-第一杂质过滤网;9-排水槽;10-定位网;11-透光挡板;12-挡水堤;13-第二杂质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防护层结构由金属边框与混凝土浇筑块组成,以提高对边坡土体的防护效果;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以便于承接水进入滴灌通道211内给植物种子层进行滴灌作业,从而方便绿植种植室4种植绿植。滴灌管5与集水网3的水平集水管31连接,能够引水进滴灌管5,利用滴灌管5给绿植种植室4进行滴灌,保证绿植的生长。其中,在集水网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7,从而能够积累集水网3收集到的部分雨水,使得集水网3通过排水口33排水后,仍有部分雨水积累于蓄水层7中,将滴灌管5与蓄水层7连接,能够便于利用蓄水层7中的水给绿植种植室4进行滴灌。上述的集水网由若干个相互交叉呈网格状分布的集水管连接形成,所述绿植种植室位于集水网的网格状内;所述集水网远离边坡的一侧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溢水孔;在雨天的时候,雨水通过进水口32与溢水孔34流入集水网3内,减少雨水对边坡以及防护层结构1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与绿植种植室的行数一一对应,所述滴灌管及分水管均与蓄水层连接,以便于利用蓄水层7中的水来给植物种子层进行滴灌作业。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管包括多个水平排布的集水管及多个竖直排布的集水管,蓄水层设于水平排布的集水管下方且蓄水层与集水管连通;为了过滤杂质,所述蓄水层与集水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杂质过滤网。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网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有位于边坡坡脚边沿处的排水槽,排水口延伸至排水槽上,从而能够将集水网3内的水通过排水口33排至路面上的排水槽9中排出,提高边坡防护系统的排水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绿植种植室靠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给种植土块限位的定位网,所述绿植种植室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防止绿植种植室内凸块流失且承接雨水的透光挡板;绿植可透过定位网10的网孔将其根部与边坡土体结合,透光挡板11则避免绿植种植室4内的水土流失,并且能够便于接受阳光,保证绿植的良好生长。本实施例中,边坡的顶部设有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的边坡斜向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设有进水口。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网由若干个相互交叉呈网格状分布的集水管连接形成,所述绿植种植室位于集水网的网格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与绿植种植室的行数一一对应,所述滴灌管及分水管均与蓄水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包括多个水平排布的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喜生赵朝辉李键王爱军林勇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福州市连江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