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49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坡结构,其包括稳定区和非稳定区,稳定区和非稳定区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护装置,每组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转轴、钻头、手轮、连接机构以及支护机构;支护机构包括连接管,转轴上螺纹链接有驱动环,驱动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套,滑套沿竖向滑移连接于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用于对滑套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连接管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内沿连接管的径向滑移连接有插接块,滑套上铰接有多个连杆,多个连杆远离滑套的一端一一对应的铰接于多个插接块靠近滑套的一端,驱动环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环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护装置,便于对土质较软的边坡进行支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在遇到雨天或强烈震动时,往往会出现滑坡、崩塌、膨胀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放置上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进行边坡治理,其中,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或者抗滑性与预应力索的结合,属于是常用的边坡治理用支护结构。边坡按地质成分自外而内可分为滑坡体和滑床,其中滑坡体又称为非稳定区,相对的,滑床被称为稳定区,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是通过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用于支挡滑坡体的滑动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480584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锚索、锚固单元和至少一条沿边坡横向布置的格梁,锚固单元沿格梁纵向设置至少一个,锚固单元间通过锚索拉紧连接;每一锚固单元均包括锚杆、外套管和旋紧件,锚杆下端设置有向端部扩大的下部锥度胀头,外套管与下部锥度胀头对应的管段设置至少三个纵向切口形成下膨胀部;通过锚固单元与格梁共同加固,并通过锚索对锚固单元间进行紧固,增加彼此间的抗拉扯力,锚杆内套于外套管形成整体的抗滑桩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弯和抗剪力,从而提高抗滑力,另外,锚杆末端的下部锥度胀头与下膨胀部形成自锁结构,不但安装方便快捷,而且安装后具有相当好的固定效果,不易产生轴向的移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支护结构的安装,对边坡的土质要求高,当边坡的土质较软时,上述支护结构可能就不适用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护坡结构,其通过设置支护装置,便于对土质较软的边坡进行支护。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护坡结构,包括稳定区和非稳定区,所述稳定区和非稳定区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护装置,每组所述支护装置包括开设于稳定区的第一安装孔、开设于非稳定区且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置的转轴、固接于转轴处于第一安装孔内的一端的钻头、可拆卸连接于转轴另一端的手轮、安装于转轴处于第一安装孔内的一端且用于与第一安装孔侧壁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安装于转轴处于第二安装孔内的一端且用于对第二安装孔的侧壁进行支护的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固接于转轴远离钻头一端外侧壁的连接管,所述转轴上螺纹链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沿竖向滑移连接于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用于对滑套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连接管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通道,每个所述通道内沿连接管的径向滑移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滑套上铰接有多个连杆,多个所述连杆远离滑套的一端一一对应的铰接于多个插接块靠近滑套的一端,所述驱动环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环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时,先通过扩孔机分别在稳定区和非稳定区开设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随后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转轴,此时转轴通过钻头钻入稳定区内,然后通过连接机构使转轴与稳定区牢固连接;接下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环向下移动,驱动环向下移动带动滑套向下移动,此时滑套在连杆的作用下驱动插接块与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插接,从而便可使连接管与第二安装孔的侧壁连接,因而便于对边坡进行支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插接块的顶部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远离驱动环的一端贯穿插接块远离驱动环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开设有与浇筑槽连通的浇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浇筑孔以及浇筑槽,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从而能够使插接块与第二安装孔的侧壁连接地更加牢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浇筑孔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管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管接头,便于使浇筑孔与混凝土喷枪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驱动环外侧壁的驱动杆以及套接于驱动杆的Z形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Z形管驱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驱动驱动环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驱动环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接于转轴外侧壁的套筒以及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套筒内壁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固接于滑套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对导向杆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滑套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接于转轴靠近第一安装孔一端的套管以及套设于套管外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套管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套管的外周面,另一端固接于连接筒的内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转轴与稳定区固定连接时,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转轴,转轴转动带动连接筒向第一安装孔内运动,当连接筒完全进入到第一安装孔内后,向第一安装孔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可使连接筒与第一安装孔内壁的土体固定连接,因而可使转轴与稳定区固定连接;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连接机构,能够使转轴与稳定区固定连接,因而便于转轴对支护机构起到较佳的支撑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筒的外周面设置有波浪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波浪边,可使连接筒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实现预固定,因而便于后期向第一安装孔内浇筑混凝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的顶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手轮的一端固接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插接于方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方形槽和方形块,便于对手轮进行拆装,从而能够节省生产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时,先通过扩孔机分别在稳定区和非稳定区开设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随后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转轴,此时转轴通过钻头钻入稳定区内,然后通过连接机构使转轴与稳定区牢固连接;接下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环向下移动,驱动环向下移动带动滑套向下移动,此时滑套在连杆的作用下驱动插接块与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插接,从而便可使连接管与第二安装孔的侧壁连接,因而便于对边坡进行支护;2.通过Z形管驱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驱动驱动环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驱动环转动;3.通过设置方形槽和方形块,便于对手轮进行拆装,从而能够节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凸显支护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支护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方形块和方形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稳定区;11、第一安装孔;2、非稳定区;21、第二安装孔;3、支护装置;31、转轴;311、方形槽;32、钻头;33、手轮;331、方形块;4、支护机构;41、连接管;411、通道;412、浇筑孔;42、驱动环;43、滑套;44、插接块;441、浇筑槽;45、连杆;46、管接头;5、驱动组件;51、驱动杆;52、Z形管;6、导向组件;61、套筒;62、导向杆;7、连接机构;71、套管;72、连接筒;721、波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坡结构,包括稳定区(1)和非稳定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区(1)和非稳定区(2)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护装置(3),每组所述支护装置(3)包括开设于稳定区(1)的第一安装孔(11)、开设于非稳定区(2)且与第一安装孔(11)连通的第二安装孔(21)、贯穿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设置的转轴(31)、固接于转轴(31)处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一端的钻头(32)、可拆卸连接于转轴(31)另一端的手轮(33)、安装于转轴(31)处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一端且用于与第一安装孔(11)侧壁连接的连接机构(7)以及安装于转轴(31)处于第二安装孔(21)内的一端且用于对第二安装孔(21)的侧壁进行支护的支护机构(4);所述支护机构(4)包括固接于转轴(31)远离钻头(32)一端外侧壁的连接管(41),所述转轴(31)上螺纹链接有驱动环(42),所述驱动环(4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套(43),所述滑套(43)沿竖向滑移连接于转轴(31),所述转轴(31)上安装有用于对滑套(43)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6),所述连接管(41)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通道(411),每个所述通道(411)内沿连接管(41)的径向滑移连接有插接块(44),所述滑套(43)上铰接有多个连杆(45),多个所述连杆(45)远离滑套(43)的一端一一对应的铰接于多个插接块(44)靠近滑套(43)的一端,所述驱动环(4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环(42)转动的驱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坡结构,包括稳定区(1)和非稳定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区(1)和非稳定区(2)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护装置(3),每组所述支护装置(3)包括开设于稳定区(1)的第一安装孔(11)、开设于非稳定区(2)且与第一安装孔(11)连通的第二安装孔(21)、贯穿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设置的转轴(31)、固接于转轴(31)处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一端的钻头(32)、可拆卸连接于转轴(31)另一端的手轮(33)、安装于转轴(31)处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一端且用于与第一安装孔(11)侧壁连接的连接机构(7)以及安装于转轴(31)处于第二安装孔(21)内的一端且用于对第二安装孔(21)的侧壁进行支护的支护机构(4);所述支护机构(4)包括固接于转轴(31)远离钻头(32)一端外侧壁的连接管(41),所述转轴(31)上螺纹链接有驱动环(42),所述驱动环(4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套(43),所述滑套(43)沿竖向滑移连接于转轴(31),所述转轴(31)上安装有用于对滑套(43)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6),所述连接管(41)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通道(411),每个所述通道(411)内沿连接管(41)的径向滑移连接有插接块(44),所述滑套(43)上铰接有多个连杆(45),多个所述连杆(45)远离滑套(43)的一端一一对应的铰接于多个插接块(44)靠近滑套(43)的一端,所述驱动环(4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环(42)转动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接块(44)的顶部开设有浇筑槽(441),所述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劼苏克非魏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