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49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组支护板,两组所述支护板之间安装有连接轴,所述支护板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支护板的一端安装有前臂,贯穿所述前臂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一,且支护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后臂,贯穿所述后臂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二,所述支护板的内部靠一端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安装有金属网,且支护板的底端安装有若干个卡齿,所述支护板的内部靠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转轴,贯穿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旋钮,且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支护的抓地力,且提高了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也增加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边坡支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锚喷支护、坡率法。现有的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往往结构较为简单,支护的抓地力较弱容易造成支护的脱离,且防止水土流失能力一般;现有的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抗变形能力较弱,导致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往往结构较为简单,支护的抓地力较弱容易造成支护的脱离,且防止水土流失能力一般;现有的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抗变形能力较弱,导致使用寿命减少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组支护板,两组所述支护板之间安装有连接轴,所述支护板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支护板的一端安装有前臂,贯穿所述前臂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一,且支护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后臂,贯穿所述后臂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二,所述支护板的内部靠一端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安装有金属网,且支护板的底端安装有若干个卡齿,所述支护板的内部靠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转轴,贯穿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旋钮,且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固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的外侧连接安装有螺栓,两组支护板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金属网与转轮固定连接,金属网的一端安装有金属球,金属球与金属网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杆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若干个所述卡齿呈水平且等距设置,卡齿呈内扣三棱柱状设置,若干个卡齿的顶端与支护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上杆与下杆,上杆与下杆滑动连接,旋钮的底端安装有螺纹杆,旋钮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上杆远离下杆的一端呈三棱柱状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护板的内侧开设有存放槽,伸缩杆通过转轴与支护板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组金属网,将若干组支护板铺设之后,对支护板斜向下按压,配合支护板底端的若干组卡齿将边坡的地基抓牢,之后增添装置将两组支护板的前臂与后臂对接,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将两组支护板固定连接,重复上述操作将两组支护结构全部对接,之后根据边坡的大小与长度继续铺设新的支护结构,完成之后拉动金属网前端的金属球将金属网从转轮中抽出,之后对接活动块的位置,将金属球通过活动块按压入支护板中,配合弹簧杆的作用将金属球与金属网固定,增加了支护板对土地的吸附力且增加了金属网进一步提高了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通过设置伸缩杆,将伸缩杆通过转轴从存放槽中旋转出,沿着支护板的对角线位置拉升上杆,将上杆的顶端与支护板的拐角处结合,之后按压旋钮将旋钮按压入固定孔中,旋转旋钮将旋钮底端的螺纹杆固定到固定孔中,通过伸缩杆将支护板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增加了支护板的抗变形能力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护板的纵向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护板的横向剖视图。图中:1、支护板;2、连接轴;3、伸缩杆;4、前臂;5、螺纹孔一;6、后臂;7、螺纹孔二;8、弹簧杆;9、卡齿;10、转轮;11、金属网;12、转轴;13、旋钮;14、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组支护板1,两组支护板1之间安装有连接轴2,支护板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3;支护板1的一端安装有前臂4,贯穿前臂4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一5,且支护板1的另一端安装有后臂6,贯穿后臂6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二7,支护板1的内部靠一端安装有转轮10,转轮10的外侧安装有金属网11,且支护板1的底端安装有若干个卡齿9,支护板1的内部靠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杆8,伸缩杆3的一端安装有转轴12,贯穿伸缩杆3的一侧安装有旋钮13,且伸缩杆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固定孔14。螺纹孔一5与螺纹孔二7的外侧连接安装有螺栓,两组支护板1通过连接轴2活动连接。金属网11与转轮10固定连接,金属网11的一端安装有金属球,金属球与金属网11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杆8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块。若干个卡齿9呈水平且等距设置,卡齿9呈内扣三棱柱状设置,若干个卡齿9的顶端与支护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齿9增加了支护板1对地面的连接。伸缩杆3包括上杆与下杆,上杆与下杆滑动连接,旋钮13的底端安装有螺纹杆,旋钮13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上杆远离下杆的一端呈三棱柱状设置,通过上杆一端的三棱柱状设置可以更好的固定支护板1。支护板1的内侧开设有存放槽,伸缩杆3通过转轴12与支护板1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存放槽可以将伸缩杆3收入存放槽中。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在使用时将若干组支护板1铺设在边坡上,将支护板1向下按压固定了土质,就可以防止边坡的水土流失,通过设置若干组金属网11,将若干组支护板1铺设之后,对支护板1斜向下按压,配合支护板1底端的若干组卡齿9将边坡的地基抓牢,之后增添装置将两组支护板1的前臂4与后臂6对接,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5与螺纹孔二7将两组支护板1固定连接,重复上述操作将两组支护结构全部对接,之后根据边坡的大小与长度继续铺设新的支护结构,完成之后拉动金属网11前端的金属球将金属网11从转轮10中抽出,之后对接活动块的位置,将金属球通过活动块按压入支护板1中,配合弹簧杆8的作用将金属球与金属网11固定,增加了支护板1对土地的吸附力且增加了金属网11进一步提高了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通过设置伸缩杆3,将伸缩杆3通过转轴12从存放槽中旋转出,沿着支护板1的对角线位置拉升上杆,将上杆的顶端与支护板1的拐角处结合,之后按压旋钮13将旋钮13按压入固定孔14中,旋转旋钮13将旋钮13底端的螺纹杆固定到固定孔14中,通过伸缩杆3将支护板1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组金属网11,将若干组支护板1铺设之后,对支护板1斜向下按压,配合支护板1底端的若干组卡齿9将边坡的地基抓牢,之后增添装置将两组支护板1的前臂4与后臂6对接,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5与螺纹孔二7将两组支护板1固定连接,重复上述操作将两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支护板(1),两组所述支护板(1)之间安装有连接轴(2),所述支护板(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3);/n所述支护板(1)的一端安装有前臂(4),贯穿所述前臂(4)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一(5),且支护板(1)的另一端安装有后臂(6),贯穿所述后臂(6)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二(7),所述支护板(1)的内部靠一端安装有转轮(10),所述转轮(10)的外侧安装有金属网(11),且支护板(1)的底端安装有若干个卡齿(9),所述支护板(1)的内部靠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杆(8),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安装有转轴(12),贯穿所述伸缩杆(3)的一侧安装有旋钮(13),且伸缩杆(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固定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支护板(1),两组所述支护板(1)之间安装有连接轴(2),所述支护板(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3);
所述支护板(1)的一端安装有前臂(4),贯穿所述前臂(4)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一(5),且支护板(1)的另一端安装有后臂(6),贯穿所述后臂(6)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二(7),所述支护板(1)的内部靠一端安装有转轮(10),所述转轮(10)的外侧安装有金属网(11),且支护板(1)的底端安装有若干个卡齿(9),所述支护板(1)的内部靠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杆(8),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安装有转轴(12),贯穿所述伸缩杆(3)的一侧安装有旋钮(13),且伸缩杆(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固定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一(5)与螺纹孔二(7)的外侧连接安装有螺栓,两组支护板(1)通过连接轴(2)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龙王邦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九巨龙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