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叠片
,具体涉及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方法。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加工制造工艺包括卷绕工艺和叠片工艺。叠片工艺生产的电芯的品质普遍高于卷绕工艺生产的电芯的品质。然而,相较于卷绕工艺较高的卷绕效率,叠片工艺由于过程较为繁琐,其叠片效率普遍较低,有待提高。例如,叠片工艺目前普遍采用的是Z型叠片方法,其基本是将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自下而上逐片Z型堆叠而成。在这种Z型叠片方法中,由于负极片和正极片需要分先后顺序上料至叠片平台,因此叠片的速度慢,进而影响电芯的叠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方法,其叠片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叠片装置用于锂离子电池叠片,所述叠片装置包括叠片平台、放料机构、送料机构和第一叠片机构。所述放料机构用于提供多个复合极片,每个所述复合极片包括两个隔膜和位于所述两个隔膜之间的第一极片,所述多个复合极片包括连接的第一复合极片、第二复合极片和第三复合极片,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复合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之间,所述第一复合极片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所述第一复合极片上设置有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位于所述叠片平台的一侧。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两个第三极片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三复合极片的上方和下方,每个所述第三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叠片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能够活动的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用于同时夹住两个所述第三极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片装置,用于锂离子电池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叠片平台,在所述叠片平台上进行叠片操作;/n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用于提供多个复合极片,每个所述复合极片包括两个隔膜和位于所述两个隔膜之间的第一极片,所述多个复合极片包括连接的第一复合极片、第二复合极片和第三复合极片,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复合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之间,所述第一复合极片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所述第一复合极片上设置有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位于所述叠片平台的一侧;/n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两个第三极片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三复合极片的上方和下方,每个所述第三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n第一叠片机构,所述第一叠片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能够活动的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用于同时夹住两个所述第三极片,以夹紧两个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紧件运动,以将所述第二复合极片折叠于所述第二极片上,并将夹紧的两个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转移至所述叠片平台上以折叠于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装置,用于锂离子电池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叠片平台,在所述叠片平台上进行叠片操作;
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用于提供多个复合极片,每个所述复合极片包括两个隔膜和位于所述两个隔膜之间的第一极片,所述多个复合极片包括连接的第一复合极片、第二复合极片和第三复合极片,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复合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之间,所述第一复合极片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所述第一复合极片上设置有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位于所述叠片平台的一侧;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两个第三极片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三复合极片的上方和下方,每个所述第三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
第一叠片机构,所述第一叠片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能够活动的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用于同时夹住两个所述第三极片,以夹紧两个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紧件运动,以将所述第二复合极片折叠于所述第二极片上,并将夹紧的两个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转移至所述叠片平台上以折叠于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件和第二送料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送料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送料件;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料件运动以将两个所述第三极片中的一个所述第三极片输送至所述第三复合极片的上方的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料件运动以将两个所述第三极片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极片输送至所述第三复合极片的下方的第二预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叠片机构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将所述第二复合极片折叠于所述第二极片上,并将夹紧的两个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转移至所述叠片平台上以折叠于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叠片机构包括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同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的两侧,转动的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同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进行圆周运动;
转动的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转动180度以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将所述第二复合极片折叠于所述第二极片上且并将夹紧的两个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转移至所述叠片平台上以折叠于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上,并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转动180度以由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第一夹紧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夹紧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条件下,转动的所述第一转轴也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转动180度以由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并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转动180度以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复合极片包括连接的第四复合极片和第五复合极片,所述第四复合极片位于所述第五复合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之间,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两个第四极片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五复合极片的上方和下方,每个所述第四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
在所述第一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180度且所述第二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180度以将所述第二复合极片折叠于所述第二极片上且并将夹紧的两个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三复合极片转移至所述叠片平台上以折叠于所述第二复合极片上后,所述第二夹紧件能够同时夹住两个所述第四极片,以夹紧两个所述第四极片和所述第五复合极片;
在所述第二夹紧件同时夹住两个所述第四极片的条件下,转动的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180度,并带动所述第二夹紧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180度,以将所述第四复合极片折叠于所述第三极片上,并将夹紧的两个所述第四极片和所述第五复合极片转移并折叠于所述第四复合极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叠片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第五驱动件、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四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树立,王庆祎,张进,罗扬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