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叠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91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芯叠片装置,包括安装座、设置于该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叠片平台以及压持片;第一驱动单元与叠片平台连接以驱动该叠片平台沿上下方向运动,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三驱动单元连接,第三驱动单元与压持片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三驱动单元以及压持片沿长度方向运动,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压持片沿上下方向运动;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齿轮以及沿长度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安装座的齿条,齿条与第三驱动单元连接,第二电机用于驱动齿轮转动,以驱动齿条带动第三驱动单元及压持片沿长度方向运动。该电芯叠片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电芯极片进行压持,并能够提高叠片的效率及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叠片装置
本公开涉及叠片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电芯在完成叠片过程中,是基于Z型叠片的一种叠片方式。基本原理为:正、负极片中间利用隔膜隔开,利用吸盘或者抓手依次将负极片、正极片折叠放置在叠片平台上,依次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一定厚度,高精度要求的电芯。在具体的叠片过程中,利用压片装置将电极片压住,放置在叠片过程中,压板装置上的压持片不停的实现伸出、下压、抬起,缩回的动作。目前的压片装置驱动压持片伸出、缩回的驱动结构,驱动行程短、行程固定,无法调节,难以兼容多种尺寸的电芯;另外,在快速动作下,压持片动作驱动结构的驱动下会产生震荡,影响叠片的效率及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叠片装置,该电芯叠片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电芯极片进行压持,并能够提高叠片的效率及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芯叠片装置,所述电芯叠片装置包括安装座、设置于该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用于放置电芯极片的叠片平台以及用于压持该电芯极片的压持片;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与所述叠片平台连接以驱动该叠片平台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压持片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以及所述压持片沿所述叠片平台的长度方向运动,以用于靠近或远离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的所述电芯极片,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压持片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齿轮以及齿条,所述齿条用于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驱动与该齿轮啮合的所述齿条带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及所述压持片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可选地,所述压持片包括沿所述叠片平台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压持片组和第二压持片组,所述第一压持片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一压持片,所述第二压持片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二压持片,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四个分别用于驱动四个压持片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模块;所述第二电机及所述齿轮均为两个,所述齿条包括第一齿条组和第二齿条组,所述第一齿条组包括两个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组包括两个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分别用于和与两个所述第一压持片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驱动模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分别用于和与两个所述第二压持片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驱动模块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长度方向同步相向或相离运动,另一个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另一个齿轮转动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长度方向同步相向或相离运动。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第一齿条组和所述第二齿条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板沿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上,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均沿所述长度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其中一个第一侧面上,且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并在上下方向至少部分地投影重叠;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均沿所述长度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另一个第一侧面上,且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并在上下方向至少部分地投影重叠。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齿条运动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以及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向槽内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另外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齿条。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同步带以及丝杠螺母组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同步轮连接,所述同步带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及所述第二同步轮,所述丝杠螺母组件的丝杠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同步轮用于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丝杠螺母组件的螺母用于连接所述叠片平台。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支撑板以及多个支撑杆,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沿上下方向可运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方的端部用于与所述叠片平台连接,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下方的端部用于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丝杠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螺母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可选地,所述叠片平台包括相互独立的主托板以及两个端部托板,两个所述端部托板分别位于所述主托板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其中一部分用于连接所述主托板,另一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端部托板。可选地,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气缸座、气缸、连接臂以及转动臂,所述气缸座用于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座且该气缸的气缸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臂连接所述压持片;所述转动臂的第一端通过沿所述叠片平台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气缸座,所述转动臂的第二端通过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通过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转轴与所述气缸杆铰接。可选地,所述气缸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缸杆远离缸体一端的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包括中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两端的端板,所述中间板用于与所述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驱动单元设置为第二电机、齿轮以及齿条配合的驱动方式,第二电机在工作状态下时,能够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以该齿轮啮合的齿条带动压持片沿长度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在该种驱动方式,通过将第二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齿条在长度方向的直线运动,控制该第二电机的旋转角度便可以控制齿条在长度方向运动的距离,进而也就能够调整与该齿条连接的压持片靠近或远离放置于叠片平台上的电芯极片的距离。当不同长度的电芯极片放置于该叠片平台上时,都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机的旋转角度来调节齿条在长度方向运动的距离,也即调节压持片在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设置于叠片平台上的电芯极片的距离,以满足对放置于叠片平台上的不同长度的电芯极片的压持需求。提高该电芯叠片装置对电芯极片尺寸的兼容范围;并且该种第二电机通过齿轮驱动齿条作直线运动的方式,驱动精度更高、动作响应迅速,能够有效地提高叠片的效率。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芯叠片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沿宽度方向的侧视图;图3是图1沿长度方向的侧视图;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芯叠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示出了第一驱动单元、叠片平台以及安装座;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芯叠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示出了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压持片以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叠片装置包括安装座(10)、设置于该安装座(10)上的第一驱动单元(1)、第二驱动单元(2)、第三驱动单元(3)、用于放置电芯极片(100)的叠片平台(4)以及用于压持该电芯极片(100)的压持片(5);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用于与所述叠片平台(4)连接以驱动该叠片平台(4)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与所述压持片(5)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以及所述压持片(5)沿所述叠片平台(4)的长度方向运动,以用于靠近或远离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4)上的所述电芯极片(100),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所述压持片(5)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包括第二电机(21)、齿轮(22)以及的齿条(23),所述齿条(23)用于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1)用于驱动所述齿轮(22)转动,以驱动与该齿轮(22)啮合的所述齿条(23)带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及所述压持片(5)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叠片装置包括安装座(10)、设置于该安装座(10)上的第一驱动单元(1)、第二驱动单元(2)、第三驱动单元(3)、用于放置电芯极片(100)的叠片平台(4)以及用于压持该电芯极片(100)的压持片(5);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用于与所述叠片平台(4)连接以驱动该叠片平台(4)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与所述压持片(5)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以及所述压持片(5)沿所述叠片平台(4)的长度方向运动,以用于靠近或远离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4)上的所述电芯极片(100),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所述压持片(5)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包括第二电机(21)、齿轮(22)以及的齿条(23),所述齿条(23)用于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1)用于驱动所述齿轮(22)转动,以驱动与该齿轮(22)啮合的所述齿条(23)带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及所述压持片(5)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片(5)包括沿所述叠片平台(4)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压持片组和第二压持片组,所述第一压持片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4)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一压持片(51),所述第二压持片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4)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二压持片(52),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包括四个分别用于驱动四个压持片(5)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模块(30);所述第二电机(21)及所述齿轮(22)均为两个,所述齿条(23)包括第一齿条组和第二齿条组,所述第一齿条组包括两个第一齿条(231),所述第二齿条组包括两个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31)分别用于和与两个所述第一压持片(51)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驱动模块(30)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分别用于和与两个所述第二压持片(52)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驱动模块(30)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机(21)用于驱动其中一个齿轮(22)转动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31)沿所述长度方向同步相向或相离运动,另一个所述第二电机(21)用于驱动另一个齿轮(22)转动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长度方向同步相向或相离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01),所述第一安装板(101)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第一齿条组和所述第二齿条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板(101)沿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1011)上,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31)均沿所述长度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的其中一个第一侧面(1011)上,且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3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并在上下方向至少部分地投影重叠;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均沿所述长度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另一个第一侧面(1011)上,且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并在上下方向至少部分地投影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齿条(23)运动的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洁王轩陈锡春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