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包括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并且第一输送台与第二输送台垂直,还包括控制器、底架和升降平移机构,所述控制器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的外壁上,所述底架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上,所述升降平移机构设在底架上以用来输送铝板,升降平移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平移组件,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底架的底部中心,所述平移组件设在底架的顶部,并且平移组件的高度小于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的高度,所述顶升组件和平移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代替人工,省时省力,同时有利于降低输送成本,并且占地空间少,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
技术介绍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现有技术中,铝板在输送时,由于板材通常为矩形块体结构,在输送过程中,遇到需要将其摆放位置水平直角转向时,十分不方便,现有的输送带通常包括直线和转弯两种,此两种行装的输送带均部方便输送,需要人工手动调节或者通过夹爪夹取,利用人工,费时费力,利用夹爪,也不利于节约成本,同时夹爪的数量和高度等都需要具体设定,并且在场地空间局促的情况下,上述两种方式也不适用。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代替人工,省时省力,同时有利于降低输送成本,并且占地空间少,方便快捷的倍速链升降平移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包括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所述第一输送台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台贴合设置在第一输送台的旁侧,并且第一输送台与第二输送台垂直,还包括控制器、底架和升降平移机构,所述控制器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的外壁上,所述底架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上,所述升降平移机构设在底架上以用来输送铝板,升降平移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平移组件,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底架的底部中心,所述平移组件设在底架的顶部,并且平移组件的高度小于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的高度,所述顶升组件和平移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架包括底框、底板和两个卡条,两个卡条呈对称卡接设置在第一输送台的内壁上,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两个卡条之间,并且底板的四角插设有四个直线轴承,每个直线轴承的内部均插设有导杆,所述底框固定设在四个导杆的底部。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顶板,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设在底板的底部中心,并且顶升气缸的输出端穿过底板,所述顶板固定设在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上,每个导杆的顶部均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顶板的底部,所述第一链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顶板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旋转轴,每个旋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第二链轮套设在其中一个靠近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台的顶部两端呈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滚轮,第一输送台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步进电机,若干个滚轮均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并且第一输送台的顶部安装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步进电机和位置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台的顶部设有输送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进行铝板的水平直角转向工作时,首先将铝板放到若干个滚轮的顶部,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步进电机,由于若干个滚轮均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从而带动铝板于第一输送台的顶部向靠近顶板的一端输送,当铝板输送至与顶板的边缘平齐时,即满足转向条件时,位置传感器检测到铝板的到来,并将这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进而通过控制器断电步进电机,使得第一输送台停止运作,即铝板停止。当铝板于第一输送台上停止输送时,通过控制器启动顶升气缸,从而使其输出端向上伸出,由于顶板与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因而带动顶板上升,直至铝板的底部高于第一输送台的顶部,四个导杆起到导向作用,保证顶板平稳上升。当铝板上升至其底部高于第一输送台的顶部时,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从而带动第一链轮旋转,由于第二链轮与其中一个靠近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套接,因而带动两个旋转轴旋转,又因为每个的旋转轴两端均套接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套接有传送带,进而带动传送带向靠近第二输送台的一端旋转,将其顶部的铝板向靠近第二输送台的一端输送。当传送带将铝板输送至靠近第二输送台的一端时,第二输送台上的输送带与铝板的底部接触,然后将其由第一输送台传送至第二输送台上,即实现了铝板的水平直角转向。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底架、控制器、顶升组件和平移组件,并通过四者相互配合,能在铝板于第一输送台的顶部输送至指定位置时,快速将其由第一输送台输送至第二输送台的顶部,同时能快速实现铝板的水平直角转向,无需人工调节,省时省力,相较于夹取方式,能快速有效调节铝板的摆放位置,并且有利于降低铝板的输送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底板、底框和两个卡条,能利用两个卡条将本升降平移机安装在第一输送台的内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节约了占地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底架和升降平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图4中的C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底架和升降平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带轮和传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输送台1,第二输送台2,控制器3,底架4,升降平移机构5,顶升组件6,平移组件7,底框8,底板9,卡条10,顶升气缸11,顶板12,驱动电机13,第一链轮14,第二链轮15,旋转轴16,带轮17,传送带18,链条19,滚轮20,步进电机21,位置传感器22,输送带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包括第一输送台1和第二输送台2,所述第一输送台1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台2贴合设置在第一输送台1的旁侧,并且第一输送台1与第二输送台2垂直,还包括控制器3、底架4和升降平移机构5,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1的外壁上,所述底架4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1上,所述升降平移机构5设在底架4上以用来输送铝板,升降平移机构5包括顶升组件6和平移组件7,所述顶升组件6设置底架4的底部中心,所述平移组件7设在底架4的顶部,并且平移组件7的高度小于第一输送台1和第二输送台2的高度,所述顶升组件6和平移组件7与控制器3均为电性连接。所述底架4包括底框8、底板9和两个卡条10,两个卡条10呈对称卡接设置在第一输送台1的内壁上,所述底板9固定连接在两个卡条10之间,并且底板9的四角插设有四个直线轴承,每个直线轴承的内部均插设有导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包括第一输送台(1)和第二输送台(2),所述第一输送台(1)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台(2)贴合设置在第一输送台(1)的旁侧,并且第一输送台(1)与第二输送台(2)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底架(4)和升降平移机构(5),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1)的外壁上,所述底架(4)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1)上,所述升降平移机构(5)设在底架(4)上以用来输送铝板,升降平移机构(5)包括顶升组件(6)和平移组件(7),所述顶升组件(6)设置底架(4)的底部中心,所述平移组件(7)设在底架(4)的顶部,并且平移组件(7)的高度小于第一输送台(1)和第二输送台(2)的高度,所述顶升组件(6)和平移组件(7)与控制器(3)均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包括第一输送台(1)和第二输送台(2),所述第一输送台(1)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台(2)贴合设置在第一输送台(1)的旁侧,并且第一输送台(1)与第二输送台(2)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底架(4)和升降平移机构(5),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1)的外壁上,所述底架(4)固定设在第一输送台(1)上,所述升降平移机构(5)设在底架(4)上以用来输送铝板,升降平移机构(5)包括顶升组件(6)和平移组件(7),所述顶升组件(6)设置底架(4)的底部中心,所述平移组件(7)设在底架(4)的顶部,并且平移组件(7)的高度小于第一输送台(1)和第二输送台(2)的高度,所述顶升组件(6)和平移组件(7)与控制器(3)均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4)包括底框(8)、底板(9)和两个卡条(10),两个卡条(10)呈对称卡接设置在第一输送台(1)的内壁上,所述底板(9)固定连接在两个卡条(10)之间,并且底板(9)的四角插设有四个直线轴承,每个直线轴承的内部均插设有导杆,所述底框(8)固定设在四个导杆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倍速链升降平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6)包括顶升气缸(11)和顶板(12),所述顶升气缸(11)固定设在底板(9)的底部中心,并且顶升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林,殷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