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包括装设在单元供料传送段内侧的过渡导向板、用于承接过渡导向板一侧钢碗的横向单道输送带、将横向单道输送带上的钢碗引送至纵向单道输送带上的过渡钢丝轨道以及将纵向单道输送带上钢碗引送至成型冲床上的上料钢丝轨道,该上料钢丝轨道的出料口通过一星形转盘推送至成型冲床。本出料过渡传送装置结构设计理想,采用横向单道输送带和纵向单道输送带相结合的设计,钢碗在输送过程中更加的紧密,不易出现空料现象,使其能平稳有序地给单体冲床供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钢壳冲床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工艺以及其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电池指的是将内置的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可长时间稳定供电,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电池由电解质溶液、金属电极和壳体组成,而电池壳体作为电池外壳,需要较高的尺寸精度来确保电池生产线装配时的高速运行。电池壳体传统生产方式,一般采用单台多工位的冲床便可完成冲制(即对原料进行冲成圆片并浅拉伸成碗状、浅拉伸、深拉伸、成型整形、除废料、排出电池钢壳等一系列工序),一模一出的一体式生产方式,但该方式生产效率低,而且钢带材料为双排切料,切料的设计在冲床的第一工位,因刀口的重量较大,而后面的模具较轻,导致冲床的压板左右两边的重量不平衡,从而影响冲床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电池壳的尺寸精度,对模具的损耗也较大。双排切料模式对材料的使用率较低,造成材料浪费。本申请人之前申请中国专利名称为:一种电池钢壳冲制方法以及其自动生产线(专利号:201810337224.X,公布日:2018年08月21日),该自动生产线包括将料卷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后输送的钢碗转向提升装置、用于承接钢碗转向提升装置上钢碗的钢碗平带传送装置、将钢碗平带传送装置上钢碗牵引至成型冲床上进行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以及用于承接钢碗平带传送装置上钢碗余料并将其暂存的储料线。一台供料冲床将卷料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然后再采用多台成型冲床对钢碗进行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一台冲床托多台冲床的分体式生产模式,供料冲床能集中批量生产钢碗(半成品)供给多台成型冲床同时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传统一模一出的一体式生产方式出现的各种缺陷。该电池钢壳冲制方法以及其自动生产线能实现对电池壳体生产加工,但是还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些细节设计的把控不够理想,现有出料过渡传送装置结构设计不够理想,钢碗在输送过程中,不够紧密,容易出现空料现象,使其不能平稳有序地给单体冲床供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出料过渡传送装置结构设计不够理想,容易出现空料现象,使其不能平稳有序地给单体冲床供料等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包括装设在单元供料传送段内侧的过渡导向板、用于承接过渡导向板一侧钢碗的横向单道输送带、将横向单道输送带上的钢碗引送至纵向单道输送带上的过渡钢丝轨道以及将纵向单道输送带上钢碗引送至成型冲床上的上料钢丝轨道,该上料钢丝轨道的出料口通过一星形转盘推送至成型冲床。进一步地说,所述横向单道输送带和纵向单道输送带均包括输送带支架、装设在输送带支架上并且只能单排钢碗输送的输送带本体以及驱动输送带本体转动的输送带电机,所述输送带支架上还装设有用于放置对其上的钢碗起到防尘作用的防尘罩。进一步地说,所述过渡导向板包括从钢碗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板,并且该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板与所述单元供料传送段一侧之间形成逐步缩小的出料过渡通道,所述第一导向条为呈Z字形的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块包括第二支撑杆、活动地装设在第二支撑杆端部的倾斜档料杆,该倾斜档料杆的一端部活动地装设在第二导向块上,该倾斜档料杆的另一端部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第三导向板呈L形状,并且该第三导向板和所述单元供料传送段一侧之间形成所述单道延伸通道。进一步地说,所述过渡钢丝轨道和上料钢丝轨道均呈S形状。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出料过渡传送装置结构设计理想,采用横向单道输送带和纵向单道输送带相结合的设计,钢碗在输送过程中更加的紧密,不易出现空料现象,使其能平稳有序地给单体冲床供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单元供料传送段的数目为二条。图2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左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单元供料传送段的数目为四条。图3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展开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展开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展开机未画出。图5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展开机的示意图。图6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供料冲床和收料机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图7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提升传送带装设在提升支架上的示意图。图8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总供料传送段的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剖示。图9为图8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旋转式缓冲供料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旋转式缓冲供料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透明防尘盖未画出。图12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一条单元供料传送段和与其对应的横向单道输送带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图13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一个纵向单道输送带的示意图。图14为本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中一条单元供料传送段和与其对应的横向单道输送带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其中防尘盖子未画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图3、图7、图8和图11。一种电池钢壳冲制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展开输送、将料卷1展开通过供料冲床21对其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后输送;所述料卷1通过展开机20展开并且传送至供料冲床21的进料口,然后通过该供料冲床21对其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该钢碗从供料冲床21的出料口排出经过水平传送带22输送至提升传送带23上,该提升传送带23将钢碗进行升高输送至平带传送台3上;展开的废弃料卷4从供料冲床21的出料口排出经过收料机24对其进行收卷作业。2)钢碗传送、将钢碗输送至平带传送台3的始端上进行传送,该平带传送台3采用统一传送分段供料模式,该平带传送台3包括钢碗依次通过的总接料传送段31、旋转式缓冲供料台32、总供料传送段33、用于承接总供料传送段33上钢碗的二条单元供料传送段34,每条单元供料传送段34一侧依次间隔布置有对钢碗进行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的多个成型冲床35;所述旋转式缓冲供料台32是采用二进一出的供料方式,一进为用于承接总接料传送段31的钢碗的第一进口320,另一进为用于承接回流传送台5的钢碗的第二进口321,一出为用于将该旋转式缓冲供料台3台面钢碗输送至总供料传送段33上的出口322,该旋转式缓冲供料台3具有感应其台面钢碗是否过量的功能,倘若其台面钢碗超过预先设定的量,停止总接料传送段33给其供料,确保回流传送台5顺畅地给其供料(即回流传送台5采用优先供料方式);倘若其台面钢碗不足预先设定的量,启动总接料传送段33和回流传送台5给其供料。所述总接料传送段33是采用多段独立输送模式,它是由一段为宽输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在单元供料传送段内侧的过渡导向板、用于承接过渡导向板一侧钢碗的横向单道输送带、将横向单道输送带上的钢碗引送至纵向单道输送带上的过渡钢丝轨道以及将纵向单道输送带上钢碗引送至成型冲床上的上料钢丝轨道,该上料钢丝轨道的出料口通过一星形转盘推送至成型冲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在单元供料传送段内侧的过渡导向板、用于承接过渡导向板一侧钢碗的横向单道输送带、将横向单道输送带上的钢碗引送至纵向单道输送带上的过渡钢丝轨道以及将纵向单道输送带上钢碗引送至成型冲床上的上料钢丝轨道,该上料钢丝轨道的出料口通过一星形转盘推送至成型冲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单道输送带和纵向单道输送带均包括输送带支架、装设在输送带支架上并且只能单排钢碗输送的输送带本体以及驱动输送带本体转动的输送带电机,所述输送带支架上还装设有用于放置对其上的钢碗起到防尘作用的防尘罩。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曦,黎经鸿,孙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