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90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包括旋转台面以及装设在旋转台面侧边上用于承接总接料传送段的钢碗的第一进口、用于承接回流传送台的钢碗的第二进口以及用于将该旋转台面上钢碗输出至总供料传送段上的出口。在平带传送台上增设本缓冲供料台的设计,使得钢碗在传送过程中更加有序地供料,余料回流较为顺畅,平带传送台的供料拐角处不容易造成拥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
本技术涉及电池钢壳冲床领域,尤其是指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
技术介绍
电池指的是将内置的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可长时间稳定供电,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电池由电解质溶液、金属电极和壳体组成,而电池壳体作为电池外壳,需要较高的尺寸精度来确保电池生产线装配时的高速运行。电池壳体传统生产方式,一般采用单台多工位的冲床便可完成冲制(即对原料进行冲成圆片并浅拉伸成碗状、浅拉伸、深拉伸、成型整形、除废料、排出电池钢壳等一系列工序),一模一出的一体式生产方式,但该方式生产效率低,而且钢带材料为双排切料,切料的设计在冲床的第一工位,因刀口的重量较大,而后面的模具较轻,导致冲床的压板左右两边的重量不平衡,从而影响冲床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电池壳的尺寸精度,对模具的损耗也较大。双排切料模式对材料的使用率较低,造成材料浪费。本申请人之前申请中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台面以及装设在旋转台面侧边上用于承接总接料传送段的钢碗的第一进口、用于承接回流传送台的钢碗的第二进口以及用于将该旋转台面上钢碗输出至总供料传送段上的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台面以及装设在旋转台面侧边上用于承接总接料传送段的钢碗的第一进口、用于承接回流传送台的钢碗的第二进口以及用于将该旋转台面上钢碗输出至总供料传送段上的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顶面开口的支撑底座,装设在支撑底座内的旋转盘、驱动旋转盘转动供料的动力源以及盖设在顶面开口上的防尘盖,所述旋转盘的盘面为所述旋转台面,所述出口、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分别位于支撑底座的不同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旋转盘的盘面上钢碗进行探测是否过量并且位于所述旋转盘盘面上方的探测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为方形底座,所述旋转台面的上方设有对钢碗进行阻挡导向传送的挡料块,该挡料块包括位于方形底座的四角处的第一角块、第二角块、第三角块和第四角块,该第一角块和第二角块之间形成位于所述第一进口向所述旋转台面内一侧的第一引导进口,该第二角块和第三角块之间形成位于所述出口向所述旋转台面内一侧的引导出口,该第三角块和第四角块之间形成位于第二进口向所述旋转台面内一侧的第二引导进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曦黎经鸿孙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